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水和防水增强层的施工论文_王晓丹

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水和防水增强层的施工论文_王晓丹

身份证号码:23010319820204****

摘要:地下防水与防水增强层的施工都是高层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关系下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防渗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掌握施工技巧,还要处理好阴阳角、板端缝以及管道预埋件的防水处理工作,避免建筑地下工程出现渗漏问题。当前建筑行业,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呈现出了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所以,地下室工程的防水施工越来越重要,施工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施工单位一定要选择防渗效果较强的材料,从而保证地下防水施工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增强层;施工技术

在地下防水工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把施工材料的质量关,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地下防水工程有刚性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两种类型,其采用了不同的防水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都发挥出了良好的防水效果。施工人员如果后期没有做好养护工作,会导致地下室出现漏水问题,这会威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也会增加地下室渗漏的隐患,必须通过地下防水施工与防水增强层的施工,改善这一问题。

1、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水层施工

1.1刚性防水层

在建筑地下室工程中,常用的防水施工主要是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迎水保护层厚度控制在50mm以内,还需要在混凝土内部设置钢筋,避免其与模板直接接触。在对模板进行固定时,采用的螺栓应穿过混凝土结构,在固定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专业的工具,固定完成后还要加焊方形止水环。在对防水混凝土进行运输时,其可能会出现离析现象,在运输到施工场地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搅拌,如果发现坍落度损失问题,则需要加入同水灰比的泥浆或者减水剂,不能直接加水。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还要预留施工缝,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在配制过程中延长初凝时间,还要降低水化热反应,在快速浇筑时,应避免冷缝出现。

1.2卷材防水层的施工

卷材防水层也是地下防水常见的施工工序,在对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进行防水施工时,应采用空铺法或者点粘法,在底板垫层与混凝土结构连接的位置,应采用满粘法。在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需要注意防止卷材出现下滑现象。卷材的接缝一定要保证严密性,可以采用与接缝口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时,施工人员在铺贴卷材时,首先应铺平面,然后再铺立面,在平面立面交接的位置,应采用交叉搭接的方式。在地下防水施工时,有时需要建立临时性保护墙,施工人员在砌筑时采用的是石灰砂浆,如果施工单位采用的是模板临时代替,则需要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

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其作为保护层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顶板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不宜小于70mm,采用单层卷材,需要在防水层与保护层间设置隔离层;其次,底板卷材防水层保护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最后,在对侧墙卷材防水层进行施工层,施工单位应采用软保护的方式,在铺抹水泥砂浆时,厚度为20mm,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3。

2、施工的技巧

2.1在混凝土防水导墙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在导墙上设置止水带或者止水条,在混凝土初凝前其内部应设置50mm的钢钉,钉帽一般是向下外露25mm,间距控制在700mm左右,然后将止水条固定在导墙上。

2.2止水钢板如果是在底板后浇带上施工,一般采用的是倒扣安装的方法,需要在后浇混凝土钢板下流出气泡空间,这不利于保证防水的效果,所以,为了避免渗漏等问题的发生,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反向安装的方式。

2.3在底板SBS防水施工过程中,按规定底边的阴角部位要求做成八字角或用圆弧过度,施工圆弧角可采用光滑的酒瓶底进行刮抹平顺比较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防水增强层的施工

增强层一般是对建筑地下室防水薄弱环节进行防水增强处理,增强层有卷材增强层、涂膜增强层与密封增强层等类型,在地下室工程中,需要增强的部位包括阴阳角、板端缝、屋面天沟、檐口、穿过防水层的管道以及预埋件等。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建筑工程地下防水增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施工单位提供一定帮助。

3.1阴阳角

阴阳角位于屋面平面与立面的交角处、天沟与檐口的交接处以及两个立面的转角处等位置,由于位置比较特殊,在防水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其防水性。阴阳角的增强层可采用卷材条,即在交角处铺贴1层100~150mm宽的卷材条予以加强。但由于卷材较硬挺,在交角处难以铺平、铺实,往往采用涂料加增强胎体布作为增强层,即在交角处涂150~200mm宽、厚1~2mm的加胎体的涂层。胎体铺贴时切忌拉紧,应松弛不皱。在3面交角处采用涂料增强,效果就更好了。

3.2板端缝

屋面、楼板支承端的板缝称板端缝。不管是现浇还是装配结构板,由于荷载作用产生板端负弯矩,板面下挠而板端上部裂开,再加上混凝土、砂浆的干缩和温差变形的影响,会使板端产生较大的板端裂缝。装配式板的板端裂缝更为明显,根据推算,6m大型屋面板的板端将产生12mm左右的裂缝,实地调查中5~8mm的预制大型屋面板的板端裂缝是常见的。现浇结构板由于钢筋连续,裂缝要小得多,但一般二三年后都能发现可见的板端裂缝。因此,板端缝的增强层应有较强的适应基层变形的能力,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3.2.1卷材增强层

采用卷材作增强层应采取空铺的方法。可采用200~300mm宽,1.2mm厚的高分子卷材或3mm厚改性沥青卷材单边点粘在板端处,或用压敏型粘结剂,然后铺贴大面积防水层。

3.2.2涂膜增强层

采用加胎体的防水涂料作增强层,涂料可采用与大面积防水层相容的高分子涂料或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其作法是,在板端缝处200~300mm宽范围先涂刷隔离层150~250mm(如石灰水、石蜡或压敏型抗裂胶),干燥后逐层涂刷防水涂料,铺设胎体,一般一布三涂或二布四涂,然后再施工大面积防水层。

3.3屋面天沟、檐口

天沟、檐沟和檐口处不但容易变形,而且受雨水严重冲刷,沟中也常常因长期积水、干湿交替而对防水造成严重破坏。很多工程的防水层,首先是沟中或沟沿防水层提早失效而发生渗漏,因此应在这些部位作增强层。由于天沟平面多变,施工工作面小,采用卷材是很不利的,当今许多设计以涂膜防水予以配套,这完全是正确的。对于天沟、檐沟和水落口处一般都作涂膜增强,有一布三涂和二布四涂作法,即在天沟交角处或者整个天沟和檐口先涂涂料,再铺增强胎体,再涂涂料1~2mm厚;在檐日处,构件断面形状复杂,可采取增强空铺层处理,或先涂隔离剂或压敏型抗裂胶后再作增强层。

3.4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和预埋件

由于管道或预埋件和周围混凝土胀缩系数的不同,在管道和预埋件周围就会开裂发生渗水。因此抹找平层时管道根部应高出屋面并增设二布五涂的涂膜附加层。地下室及水池穿过防水层的管道周围应留槽并用密封胶密封,管子中部加1圈遇水膨胀橡胶条。

4、结语

总之,防水施工是地下室工程中施工的重点,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工程监理人员需要对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在防水剂防水增强层施工时,应选择防水性能较高的材料,还要掌握施工的技巧,对个别节点的施工进行检查与控制,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涛.如何搞好防水工程施工中的管理[J].科技信息.2011(29)

[2] 程勇军.浅谈地下工程防水的施工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9)

[3] 罗方明.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1(03)

[4] 璩继立,杨欢,李陈财,刘宝石.国内外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新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06)

[5] 汤维.地下工程防水所面临的问题及措施[J].灾害与防治工程.2010(01)

论文作者:王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地下防水和防水增强层的施工论文_王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