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边互动”中寻求家庭教育的新发展_家庭教育论文

在“三边互动”中寻求家庭教育的新发展_家庭教育论文

在“三边互动”中寻求家庭教育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家庭教育论文,新发展论文,三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李岚清副总理语)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体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升华。十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特点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常抓常新。因而成效显著。我们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是以下五点:

一是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与实际相结合的家教教材,我们编写了从中预到高三共七个年级的家教系列教案,向学生家长分期讲授;

二是确立家教的两个目标:即确保90%以上家长接受系列指导,确保不同类型家庭接受分类指导;

三是坚持三句话方针:即强化管理,常年坚持,注重实效;

四是由校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组成的四级管理考核网络;

五是严格落实家教指导的签到、测试、发证(发结业证书)、评选(评优秀学员)、建立家长委员会等五项制度。仅1996年以来,我校就有6000人次家长接受过指导,举办讲座300多次,家长签到率达95%以上,98%以上的家长获结业证书。98年4月,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言介绍;由刘霞、梁成就、张美琴三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家庭教育指导”的公开课在大会期间作了汇报展示。这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市周慕尧、夏秀蓉等市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学校在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家长学校”的基础上,2001年9月,学校被评为“上海市示范性优秀家长学校。”

但时代在前进,在当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时代,怎样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层次,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特别是学习已经成为21世纪家庭生活的主题。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终身学习得有一个载体。家庭作为人生最重要、最经常的生活场所,是人人都须臾不可丧失的“根据地”;家庭也是各成员关系最密切、接触机会最多的生活环境。因此,家庭必然会成为人们接受终身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首选场所。于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家庭成员共同学习,便成了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所追求的一个新目的、新高度。学校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常抓常新,富有创意,使家庭指导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力争在老师和学生、父母与子女、家长与教师的指导与合作的互动中,寻求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新举措。

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教育活动项目的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与作用,实现自己的宗旨,必须要有区域联动的理念,具备横向联合的能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产生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推进过程中,首先必须牢牢扎根于家庭教育中,把握学校指导作用的主轴线,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老师、家长间的“三边互动”,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保持家庭内、校园内积极向上的精神思想基调,为学习型家庭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所以,在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实践中,我们努力创新探索,以推进家庭教育的新进程为目标,积极开辟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新航向。

一、以机制为依托,掌好舵。

在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实践中,我们倡导了“三边互动”的原则。即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家长与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与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必须明确,在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中,家长应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之一,不仅要带头学习,为孩子作学习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特别在网络时代,父母与孩子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父母已失去了“知识权威”的优势,如果不继续学习,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相反应放下父母的架子,老老实实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因为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在真诚的互动交流中进行的。所以,在“三边互动”原则的指导下,学校首先应组建“创建”班子,即由校长室、教研室、政教处、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组成创建的领导班子;聘请社区内教育专家、校教研室主任组成的研究班子;学校家长学校的辅导员们成立了创建活动的指导班子。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网络,增强创建工作指导的整体效应。在这样的机制依托中,才能更有效地为创建学习型家庭这艘“大船”掌好舵。

二、以活动为载体,把好关。

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是家庭成员成长的过程,也是亲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家长是主体,在家庭成员中,既要发挥“大手”对“小手”的帮带作用,也不能忽视“小手”对“大手”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每个家庭才能实现全程、全员的终身学习。

1.倡导“亲子共学”分享乐趣活动。在这样的家庭学习中家长已不再是学习的陪衬,而成了与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的伙伴。所以,在“三边互动”中,学校应利用一切机会,为“亲子共学”创设良好的氛围。学校每年的艺术节、体育节、校班主题日活动,我们都盛情邀请家长来参加,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及与同龄人的差距;通过共同娱乐、同台表演等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在每年的“十四岁生日”、“十八岁成人仪式”活动中,我们都发函邀请家长参与,为自己的子女写一封贺信,在活动中捎来对孩子的祝福。一年一度的“小手牵大手”共享读书乐活动更是办得红红火火。例如,在参加第三届沪港澳、新加坡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涌现了许多“我与父母同阅览、共欣赏”的感人事例,中预年级的杨璇同学和父母多次同去上海图书馆,一呆就是一整天;初二年级的徐希同学与父母一同挑选了《相约星期二》一书,共同阅读,多次探讨,在深深感悟中她写下了《解读人生》一文,获得了上海赛区的优胜奖;又例,我们在暑假中开设的“孩子,我想对你说……”亲子征文活动,全校45个班级有90%以上的家长都参与了此项活动。

2.开展“特色家庭”自荐互评活动。在互动活动中,家长参与孩子的在校活动对自己也是极为有利的,因为他们对担当教育子女的角色感到满意,也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改善社会关系,甚至产生继续受教育的愿望。为了鼓励大部分学习积极的家庭,我校把树立典型,推荐“特色家庭”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来抓。今年4月份,我们要求各班推荐2-3户优秀家庭参加评选,并通过民主的家长会进行了交流、协商和评选,涌现了一部分特色家庭。特别是朱霖彦同学,他是校昆曲社的台柱,近期他将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比赛。他的父亲经常与他一起练功、练唱,交流体会,在这种互动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比赛好名次。

3.尝试“研究性学习”探究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尝试了“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家庭”的新路子。“研究性学习”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以问题为线索,重实践、重体验、重感悟、重获得、重发展,强调学习的过程。“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家庭”意在为家庭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们高二年级沈琳娜、张佳文等同学的研究课题《老闵行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关于江川地区学生与家长沟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等,受到了闵行区王洪泉区长的高度评价,亲自复信赞扬。该课题获得闵行区探究性研究成果一等奖,通过媒体介绍,在全区传为美谈。在课题组开展的活动中,有近200名家长认真参与了调查与被调查,子女与父母间的积极沟通、民主交流,更加发挥了家庭成员的个性特长和才能,也更关注了家庭成员对生活实际问题的主动体验和探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习型家庭所蕴涵的重理论学习、更重社会实践的本质意义。

可见,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过程,是家庭成员确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过程,是“催化”家庭学习环境和成员发展空间的过程,是家庭成员亲密合作、相互沟通的过程,是亲子之间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分享成功喜悦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更是以家庭的健康融洽促进社会进步和美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开拓,争创家庭教育的新成果。

三、以提高为目标,定好位。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提高每个参与学习者的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整体素质。

1.提高了家长的素质。通过创建活动,原来的亲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两代人之间“代沟”难以跨越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为父母们愈加明白:要转变孩子首先要转变自己,要敦促孩子学习自己首先要学习,家长只有在学习中才能达到自我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可以这么讲,父母在学习中与孩子一起进步。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共同学习中,民主的气氛与坦诚的沟通,使学生们自觉养成了“拜父(母)学技”的习惯,在学生与家长们的双向互动中,父母们的点点滴滴感染着孩子。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逐渐产生了“父母行我也行,我比父母更行”的上进愿望和积极行动,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更高,进步更快。

S.提高了家校配合教育的新效果。通过创建活动,父母爱护子女,子女敬爱父母的意识增强了。和睦的家庭学习氖围,不仅家长、孩子之间易沟通,家长与老师也更易沟通。有的家庭增订了报刊杂志,有的家庭改善了学习环境,有的家庭制订了共同学习计划,有的家长增加了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这一系列可喜现象或大或小地拓展了家庭教育的空间,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正确的家庭教育又能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促进,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享有一致的教育,从而实实在在地取得家校同步教育的新效果。

总之,每个家庭都是蕴涵着有多元智慧和超常潜能的发源地,我们要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期和方法,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孩子和父母都得到最佳发展。作为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推进和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的实践已经初步证明,“三边互动”是我们经过探索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是我们寻求的家庭教育的航向。学校有责任掌好舵,把好关,使“创建学习型家庭”之船乘风破浪,入好港,驶向美好理想的港湾。

标签:;  ;  

在“三边互动”中寻求家庭教育的新发展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