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案例——论英语阅读课堂之引导论文_尚静

生成性教学案例——论英语阅读课堂之引导论文_尚静

湖北省当阳二高 444100

纵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对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很有必要。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模式,即:课前导入约五分钟,引出课文主题,进入教学内容;第二步是进入阅读训练步骤:快读(扫读、跳读)—细读—精读—泛读;最后是五分钟的总结。不管选择哪一种读法,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希望学生们能认真读文章,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能力。

不管是运用哪一种阅读法,首要条件就是学生要自愿读课文。但这对于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在英语课堂上,我最常听到的就是“我不会!读不懂!”仿佛这句万能的话可以解决老师的任何质疑。实际上老师们都知道,多下一些功夫,总会读懂些,总会学有所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节课也不例外,教学内容是选修七 unit4 reading (第四单元阅读)。学习目标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及大意。学习重点是:学生能够通过查找关键词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学习难点是怎样将所学的关键词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了尽量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我收集了不少有关图片展示在PPT上面,果然,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讨论着。五分钟的导入很快过去了,接着进入了阅读环节,情况开始不妙起来。几个基础好的同学边读边做记号。大多数同学亮晶晶的眼神黯淡下来,有的始终停留在第一段,有的胡乱地瞄几眼,有的甚至都没有把书翻到应该阅读的那一面。

我也很无奈,总不能老师代替他们阅读吧!课按部就班地继续下去,有几个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也给予肯定,为他们鼓掌。但是,不能丢下大多数孩子不管吧,这节课过去了,又几节像这样的课过去了,他们的未来的高考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们埋下头,生怕被我叫到了名字。“孔民,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尚老师,我不会,您帮我如何?”看着他一脸得逞般的笑容,我怒极而笑。“好啊!那你们问问题,我来答如何!”学生们的头如闪电般的速度抬起来了,有几个调皮学生时而相互交换怀疑的眼神,时而又和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快,快,快!找问题给老师答。”我一看这场面,有戏!那就这么办吧!不管怎样学生从被动学习到发挥积极主动性总是更有效一些!我的课代表不敢肯定地问我,“尚老师,真的?”“真的,要是你们提的阅读问题我答不出,我就给你们买棒棒糖吃。”“好啊!”这时,教室如炸开锅一般,翻书的翻书、讨论的讨论,一副不把老师难倒不罢休的状态。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终于有机会向老师“报仇”了啊!

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同学们,咱们开始吧!”调皮的学生率先试探着站了起来,我认真地回答了他们。接着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甚至连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小姑娘也举起了手。中文夹着英文,问题中有一些知识性错误,又或者发音不标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他们在主动地阅读、认着地思考,难道这不就是教学的目的吗?各小组不甘示弱,纷纷提出或简单或难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感觉比平时按教案准备上的课难度要大一些,人也累多了,可效果确实明显!

这节课超越了教案设置的一些阅读内容。我也感觉到,总是分析这篇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段大意是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之类的问题,连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们提到了常规阅读问题,也提到了几个难题,让我一时也无法回答。比如“为什么他们的房子不安装窗户?”老师,为什么在图片当中只看到男生在教室里面上课,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不是也有性别歧视呀! ”“为什么当地村民要用锡做的盘子和杯子呢?这样人会不会中毒?”我尴尬地笑了笑,问题涉及面太广,不好回答啊!忽然,我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班有六个组,来个分组竞赛怎么样?一个组问一个组答,比一比哪个组最强、得分最高。有难度的咱们就一起讨论。”同学们思索片刻,说道:“也行!”我擦擦汗,松了一口气,老师不好当啊!

一节课很快就在问答和讨论中过去了,我也没有一种衡量标准来判断这种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或是学生自问自答的方式到底是否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也许这可以作为我们以后探讨的一个方向。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节课中学生们从被动地回答问题到主动地去阅读,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

论文作者:尚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生成性教学案例——论英语阅读课堂之引导论文_尚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