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理论诠释论文

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理论诠释论文

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理论诠释

孙发平 王亚波

摘 要: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产生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上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青海实践,在理论上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治青理政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形成的辩证运动的组成部分。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生动地体现了青海省委化实践为理论、化理论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理政能力,形成了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践智慧。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个扎扎实实” “一优两高”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产生的理论成果,在实践上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青海实践,在理论上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治青理政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形成的辩证运动的组成部分。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方法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青海的具体体现,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与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形式上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核心内容上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阐述中,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立足新时代回答中国世纪性课题的科学理论

近代以来“中国向何处去” 构成了时代的中心问题[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最伟大的梦想。当时中国地主阶级开明派发起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变法,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缔造的民国基石成了复辟势力弄权的名器,辛亥革命后新旧势力的交错纷争与地方割据的混战,反映了解决“中国向何处去”在实践上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任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决了“中国人民站起来”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新局面,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向前跨了一大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党担当、为国家担当、为民族担当,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甘草的株高随密度的加大而降低,主根长和全根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无明显的变化,但径粗随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平均单株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产量在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时最高,达到3780kg/hm2。因此,靖远县永新乡及周边区域甘草仿野生栽培的适宜密度为6万株/hm2。

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回顾历史,180年的民族抗争史,近100年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史,近100年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不断与中国社会有机结合的理论探索史,揭示出了一条清晰的历史逻辑的延绵与展开。沿着历史的脚步,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紧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回应当下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基础上,勾画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续和引领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逻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中国和改变中国伟大进程中,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3)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此期追肥既能保证当年果实产量,又能为来年结果打下基础,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

(二)解决新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正确认识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揭示正确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遵循。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成为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就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艰辛探索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把握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揭示社会矛盾的变迁,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基本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的八大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明确表述:“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抓住了生产力严重落后的国情,确立了保护发展生产力的主要任务,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但是,由于复杂社会历史因素,这一正确论断没有坚持下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新探索。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肯定八大的正确提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党的十五大上再次重申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从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至今已经60多年了,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基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现了根本性变革。发展阶段上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基于现实,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11。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学分析新矛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深刻揭示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解决新矛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青海与时俱进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青海践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着力点。青海省委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科学分析省情的基础上,高度总结概括“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意义,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一优两高”战略,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一优两高”战略的提出,生动地体现了青海省委化实践为理论、化理论为方法的理论水平和理政能力。

中项法证明等差数列是学生都熟悉的方法,但这个递推关系式,他们未必都知其所以然.数列的很多性质,往往就体现在递推关系式上,然而很多学生对“由变量n的任意性而产生的传递性”,理解不深.上述递推关系,等价于对∀n≥2,n∈N*,都有an+1-an=an-an-1成立,即 an+1-an=an-an-1=…=a2-a1,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

此次大直径水力旋流器的更换,为后续粉精煤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大直径水力旋流器结构简单,现场管理方便,避免了小直径水力旋流器组因单个旋流器堵塞而造成溢流跑粗的现象,降低了生产事故率。

例1 (根据2012年浙江高考试题改编)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这个艰辛的探索首先开始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推动下,我们党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深刻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江泽民、胡锦涛等第三、第四代领导集体分别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形式上以“八个明确”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为纲,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的基本问题,科学谋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线,构成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创造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更标志着在21世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彩篇章。

(四)为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国际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外交辞令。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保持世界的繁荣稳定是中国发展的机遇,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勇担国际责任,在改善全球治理的实践上,作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一个包容性的发展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面对世界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见解,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4]57-58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500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的理论总结和创新发展,高度凝练地展现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和科学理论,跳出了西方模式限制,为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还原世界多样性,树立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自信,提供了可借鉴的全新选择。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天下为公”的传统理念,积极开创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探寻21世纪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为人类社会谋进步的博大胸怀和使命担当。

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丰富内涵与方法论意义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理论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具体内容,在实践上是指引未来青海奋勇前进的战略指针,又是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一)“四个扎扎实实”的丰富内涵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青海发展实际,提出的事关青海未来和长远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和丰富过程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一般性与特殊性辩证运动的实例。

1.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解决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讲话中,就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项系统而全面的工作,指出着力在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二是优化现有供给结构,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问题,满足现有产品和服务需求。三是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创造新的供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核心,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贯穿全过程,解决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问题,丰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随着各种超声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超声医学已经从单纯的影像诊断延伸到临床介入治疗领域,新形势下对超声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前列腺超声诊断新技术包括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和MRI-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融合导航穿刺技术,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应用这些新技术,形成多方法整合的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指明了如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结合青海实际指出,“补短板”是青海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主要任务。一方面,通过技术升级、延长产业链等措施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技术、能效环保等水平,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立足青海的资源优势,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型产业。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着力补齐青海发展面临的扶贫脱贫短板、优势产业短板、基础设施短板、科技创新短板和生态环境短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也为其他相同地区和全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优秀示范。

诠释了“弱鸟先飞”观点,突出创新引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青海的发展现状和面临任务,要求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强化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这就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诠释了“弱鸟先飞”的思想,成为了全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指导。

突出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讲话,为青海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出谋划策。一方面,脱贫攻坚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政治要求,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树立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扶贫水平,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另一方面,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做好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和保障,在“他扶”与“自扶”的共同推动下实现勤劳致富。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路要求扶贫工作既要明确党政部门肩负的责任,又应发挥强调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贫困群众积极主动性的作用,体现了“他扶”与“自扶”、扶贫与开发的辩证统一。

2.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2.“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建设新青海的行动指南

培养粪渣后,取适量(内含重铬酸钾溶液)加入离心机中离心,用3 000 rpm离心10 min,使其中的粪渣和卵囊得到沉淀,丢弃全部重铬酸钾溶液,得到的沉渣加饱和糖盐水到离心管中浸满,搅动管底的粪渣,再用3 000 rpm离心10 min,使粪渣下沉,卵囊则漂浮于表层。

积极作为,统筹兼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保护优先,从青海的实际出发,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还要求青海要打好高原有机特色牌,着力发展高品质牛羊肉、枸杞、土豆、油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推进,实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即是说开展生态保护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的新路,发掘绿色“红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总书记的要求贯彻了“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辩证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也为全国经济建设中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提供了智慧谋划。

1.“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党中央治青理政的新要求和新部署

3.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普遍真理,对全国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事关青海未来和长远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的一个具体体现,是一般性与特殊性辩证运动的实例。因此,对于青海来说,一方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党治国理政普遍原理的指导下,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融入全国发展大局,必将迎来新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四个扎扎实实”的具体思路指明了做好青海工作的根本遵循,是治国理政的普遍真理与青海具体实践的完美融合。

总之,“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讲话,在讲解中央大政方针同时,结合青海实际,为青海逐条提供发展思路和意见。既讲清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青海发展的特点,又通过“弱鸟先飞”理论,为“补短板”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凝结团结奋斗合力。针对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处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线,维护稳定任务艰巨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教育引导青海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时他还指出,青海藏族为整个藏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宗喀巴、第十世班禅等大师是青海的骄傲,青海广大藏族同胞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贡献。这就是说,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也要每个民族都发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不论是生态保护,还是民族地区发展,都离不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项基础工作。”在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加强社会治理上深化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高端化&品质化,体现在以6000元以上的彩电,8000元以上的多门和对开门冰箱,3000元以上的波轮洗衣机,5000元以上的滚筒洗衣机,8000元以上的空调柜机,30000元以上的空调挂机,5000元以上的油烟机,1000元以上的电饭煲等为代表的高价格产品的渗透率逐渐提高。

4.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就是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克服了以往课堂强制性、封闭性以及单向性的缺点,重视师生间的有机互动和交流。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党中央来讲,要加强建章立制、率先垂范,从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要结合实际、自觉行动。这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深入,党内政治生活建设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制度建设和技术操作层面都需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因此,党中央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升华对党的建设的认识和实践。在具体的落实上,我们国家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党的建设方面既有共性问题,又有具体差异。地方必须在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维护党的团结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方案,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在本地区得到贯彻执行。总书记的讲话实现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地把中央 “必选题”和地方的“自选题”结合起来。

两组发酵液中剩余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相比之下,添加咖啡碱的发酵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的更为明显,说明有咖啡碱的存在可能对刺激菌体的生长繁殖存在积极作用,从而加速冠突散囊菌对发酵液中葡萄糖的消耗;二组发酵液总蛋白质含量都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又分别在发酵第8、9 d相继开始下降,一方面冠突散囊菌在发酵培养过程中胞外酶的分泌和积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菌体自溶导致胞内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快速降解。

为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建设提供具体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四个方面,为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行动指导。一是着力担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党有全党的要求,各级党组织也有各级党组织的要求,每个党组织都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负有责任。二是着力贯彻党的原则和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抓手是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共产党人制定了纪律、树立了规矩,全党上下就必须尊崇党章,自觉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办事。三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党委要针对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种种问题特别是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对症下药。四是着力发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表率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标准尺度上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明确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处理好的主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激励和约束、惩处和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为开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遵循。具体来说,权利和义务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每一位党员的基本义务,必须严格遵循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另一方面,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是每一位党员的权利,党员的正当权利能否得到合理表达,也是衡量党内政治生活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一方面赋予党员中领导干部以权力是履职必需的管理过程,是为党和人民尽责的必要形式;另一方面权力意味着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激励和约束是相辅相成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对每一位党员形成约束,是为保证权力能够有效运行;有了强有力的约束和规范,才能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纪国法范围内大展拳脚,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惩处和保护缺一不可,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开展防腐倡廉,恢复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当然惩处只是手段,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过程中保护好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励每一位党员的负责意识,才能全面夯实党的组织基础。

(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论意义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青海具体运用的成果,是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材料,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青海问题的成功示范,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从我们中国来说,一方面我们快速发展积累了很突出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另一方面,我们具备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条件和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以长远的发展眼光、高负责的历史使命感和深厚的为民意识,诠释了生态保护对人类文明的意义,显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生态责任担当。

正确认识省情是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是形成正确的治青理政思路的出发点。省情作为自然省情、历史省情和现实省情的综合和国情的具体表现,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在。在国家发展大形势基础上,青海省情也在不断变化。在优势方面,在保护生态作为全球发展的大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下,青海生态地位彰显了青海的价值,突出了青海的现实优势。把生态这篇大文章做足、做好,把潜在的生态价值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是青海大步发展的强大保障。同时青海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再生能源得天独厚、生物资源无可比拟、文化资源多姿多彩,是青海持续发展的最坚实基础。青海未来发展潜力无限,但也面临着现实之困。经过长期发展青海仍处于经济社会的较低层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社会发育和文明程度有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振。在了解省情的基础上领会“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每一个要求都扣住了青海省情的关键,是党中央治青理政的新要求和新部署,体现了一般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把创新理念贯穿于民生工作的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整合国家各方面政策,发挥好东西部对口支援平台,激发出青海自身力量,从而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总书记的要求,体现了把创新理念贯穿于民生建设领域。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上“弱鸟先飞”的关键因素,也是改善发展民生的引擎。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贯彻创新理念,树立法治意识、系统思维,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组织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和实施机制,整合政府、社会、群众等多方面力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突破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好经验,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青海开展生态保护历程的总结,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践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理论探索、制度创新、任务设计、运行体系等,都为全国或同类地区积累了经验,对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以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努力探索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既是青海履行生态责任的必然选择,也是青海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的新的贡献。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以青海为实践基点,系统阐述了经济、生态、民生和党建四个方面的建设思路和理论总结,是对青海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象探索,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演进中的具体一环。

“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决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方向问题,指明了如何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向,诠释了“弱鸟先飞”观点,突出创新引领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意义,是对经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号召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好经验,要求积极作为,统筹兼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是对生态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体现了把创新理念贯穿于民生工作的全过程,突出了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意义,提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要求,是对民生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相结合,为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加强建设提供具体指导,明确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种次号的改革相关研究,有以下三点。一是王业斌、蒋鸿标、于艾军、张得富等提出同类同著者的不同文献共用一个种次号的方法。二是浙大的夏勇、史国强、周子荣提出的在种次号之前加著者汉语拼音首字母的方案,并研制了《图书种次号管理系统》软件[3]。三是陈志延提出的种次号“预留空号法”。蒋鸿标、邓福泉等人认为:采用种次号有助于分类标识的统一标准化,使文献检索网络自动化,达到资源共享,得到专业人士的共识。

“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扎实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心,是青海发展的第一要务,要求青海必须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发展方式转型,适应新常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保护是最大责任,是青海发展的方向,要求青海打好绿色和发展两张牌,突出青海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是历史使命,是青海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求以人为本、凝聚力量,积极反映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和理想。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政治要求,是青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提高科学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四个扎扎实实”四个方面相互依托,体现了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构成了建设青海的科学方法。

三、以“四个扎扎实实”为方法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空想社会主义诞生算起,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承载着理想和使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科学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系统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但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僵化地对待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一系列事件,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无到有,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艰辛探索到自信成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步步显现出来。

(一)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表现和成果,更是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的必经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6]具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建设生态文明构成了解决新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肯定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定位,揭示出生态环境具备生产力属性,深刻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是青海抓生态建设的具体思路。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个坚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

青海严格遵循“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充分发挥其方法论意义,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坚持生态优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大抉择,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环境需要。”[7]在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的实践中,青海省委又提出了正确处理好“八个关系”的具体思路,即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绿水青山与民生福祉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关系、制度建设和行动自觉的关系、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的关系。这八个关系既有发展理念又有具体方法,既立足青海,又放眼全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既紧扣了省情实际,青海坚决扛起了生态保护的艰巨责任;更是直接瞄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开展工作,体现了对党中央负责、为人民谋福祉的治青理念。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经过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取得了物质基础雄厚、经济实力不断跃升的瞩目成就。但是片面强调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使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有待解决。特别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在继承传统发展方式的合理因素的同时,否定粗放发展的模式,更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质量的优化升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要求显示,青海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虽然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基本要求,但增长的内涵必须发生深刻变化,单纯追求数量的粗放型高速增长难以为继,按规律办事,实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青海牢牢把握“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涉及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诸多方面的系统性重大变革”[7]。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青海提出人的思想观念要高质量、区域协调要高质量、产业布局要高质量、城乡建设要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要高质量、融入国家战略要高质量。上述六条思路,是青海积极响应新时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青海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过程的生动体现。

(三)创造高品质生活,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物质生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因,追求高品质生活构成了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提出了“彼裕我民”的富国富民理想,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界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三大根本特征的首条标准。因此,通过发展生产力达到更加富裕、生活品质更高,从而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发展,既是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更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根本所在。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生活质量的全面追求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4]11-12,使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海贯彻“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重大要求,把民生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坚持民生优先,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得实惠。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让全省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核心要义,也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7]。具体工作中,青海省委提出通过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扩大就业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物价稳定、加大住房保障等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通过抓好教育、提升健康、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养老服务供给、实施乡村治理、推进“厕所革命”等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通过建设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公正青海、诚信青海、和谐青海等提升各族群众的安全感。青海致力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是通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

(四)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使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立足党的性质,审视党的历史作用,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未来,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安吉在网上查到了玫瑰岛动物园的联系方式,立即打电话过去,却被告知并没有一头叫安琪儿的小象从橡树湾送过去。安吉不死心,写信给动物园,请他们确认安琪儿的事。

党的十九大面对我们党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继续深化,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总结我们党的建设经验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形成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策略安排,为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客服“四种危险”提供了思想指导。

我所经历的第四个改革是土地使用商品化的改革。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从哪里兴起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买卖了。由此带动了房地产热,土地财政热。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了40多个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政府的土地财政。房地产吸收了买房人大量的资金,使通货膨胀化为无形(低通货膨胀还是有的)。高杠杆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带来了35万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土地改革让物流设施离城市越来越远,与政府提出的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远。土地改革的好处是让大家更珍惜土地,毕竟14亿人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唯一希望的是政府官员们不要浪费土地财政收来的钱,不要乱盖大楼,乱铺摊子。

青海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是充分发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论意义,立足省情和时代变化形成了强省之举。要把“一优两高”战略转化为新青海建设的美好现实,就必须落实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总要求提出,要突出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凝聚各方面优秀人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青海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总要求的具体举措,紧紧扣住了党的性质,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全面加强了党的建设,为新时代干出一个新青海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冯契文集:第7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2]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党的重要文献选编(1956.8-1986.12)[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6.

[3]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2:83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5-16.

[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

[7]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召开[N].青海日报,2018-07-25(1).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38(2019)02-0010-09

作者简介: 孙发平,男,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亚波,男,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助理研究员。

标签:;  ;  ;  ;  ;  

青海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理论诠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