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烫熨腹部在缓解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应用论文_李韡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外科; 610017)

【摘要】 目的 探究腹部手术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10收入80例实施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对两组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腹胀缓解、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腹部手术出现腹胀患者,予以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能够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穴位按摩;茴香熨烫;腹部;腹胀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91-02

腹部手术是属于外科治疗疾病中最为常见方式之一,由于实施腹部手术后,患者会因为手术创伤、术中牵拉以及腹腔暴露等刺激反应,最终造成患者术后12~24h之内患者胃肠道蠕动出现功能障碍,约在术后48~72h内肠道功能恢复正常,相应进行排气排便,若术后72h内不能自主进行排气,便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情况发生[1]。术后患者由于腹胀,会导致患者感到不适,并且手术切口愈合会出现不良影响,重度腹胀则因为膈肌上升或者运动受限原因,会引起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流出现受阻情况出现[2]。临床上为促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早期恢复,以缩短肛门排气所需时间,实施腹部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熨烫腹部方式,其缓解腹部手术腹胀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12~2018.10收入80例实施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6岁,平均(35.4±3.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2~54岁,平均(36.8±4.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应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严密监测病情,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鼓励患者在床上多进行翻身活动。患者管道拔除之后,可以鼓励患者下床进行活动,促进肛门排气。指导合理饮食,术后6h可以少量饮水,少量多餐,多食用高纤维食物,不吃产气食物。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1. 在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穴位按摩及中药热熨敷技术之前,应当做好家属以及患者思想沟通工作,并向患者以及技术解释实施这项操作目的、方式,以取得同意。2. 穴位按摩应当从术后6h开始,护理人员修剪指甲后,按摩穴位选择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在每个穴位进行按摩,时间为1min,频率为120~160次/min,采用拇指揉法,总共计时时间为4min,2次/d。共计5d。3.在进行中药热熨敷技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对温度耐受、中药过敏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予以小茴香进行腹部烫熨,将60-70℃药袋置于患者脐部(神阙),以顺时针方向点熨、推熨(中脘、天枢、气海)腹部,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增强,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降低时,可更换药袋,2次/d,时间为10~15min。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其中包括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腹胀缓解、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比较(n=40)

3 讨论

其中腹部手术术后患者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其中开腹手术患者主要由于手术麻醉影响、道口刺激、解剖位置出现改变以及腹壁神经出现损伤等原因,最终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功能抑制情况出现。临床上患者胃肠道功能蠕动小时或者减弱之后,其消化液分泌会产生一定抑制情况出现,最终导致肠道中腐败发酵加剧,最终引起腹痛出现[3]。中医理论下,其中引起患者腹胀主要是由于手术本身创伤,导致患者元气大伤、气血双亏,导致肠道不能蠕动。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按摩能够生发胃气、宣泄气中之热、燥化脾湿,同时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起有益调整作用,其上腹中脘、气海、关元穴热熨,具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等功效,并对胃肠功能具有调整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运动[4]。并辅于小茴香,小茴香具有芳香走窜功效,能够促进血管扩张渗透至肠腔,能够刺激肠壁并引起收缩,以达到肠蠕动恢复。热小茴香透过热敷,使药效透过皮肤,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作用,另一方面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以及营养供应[5]。

本文研究表明,临床上腹部手术产生腹胀患者,予以穴位按摩并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其术后患者胃肠道排气时间缩短,能够有效缓解术后出现腹胀。临床上予以患者穴位按摩措施,对患者胃肠道能够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并且能够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起着积极正向作用。同时辅以中药热熨敷技术,针对患者皮肤触觉感受以及压力感受能够起到刺激作用,最终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出现兴奋,以达到胃泌素以及胰岛素相应分泌,使整个消化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临床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能够有效刺激穴位,在药物渗透作用下,使血管扩张有利于肠腔渗透,最终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恢复[6]。

综上所述,腹部手术腹胀患者,予以患者穴位按摩联合小茴香熨烫腹部,能够有效促进胃部蠕动恢复,缓解腹胀情况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敏.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缓解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3):233-234.

[2]钟文,黄慧芬,孙巧玉等.穴位按摩护理改善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74-177.

[3]何淑平.穴位按摩缓解食管癌术后腹胀的护理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52-153.

[4]朱芸芸,郭玲辛,仇静波等.温水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妇科经腹手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2502-2503.

[5]林小丽,陈静薇,赵经营等.穴位按摩促进心脏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5):682-684.

[6]孙小叶,王静.吴茱萸散敷脐联合足底穴位按摩治疗腹泻患儿[J].吉林中医药,2016,36(10):1059-1062.

论文作者:李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穴位按摩结合小茴香烫熨腹部在缓解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应用论文_李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