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_孟庆玲

关于如何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_孟庆玲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做好了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才能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工的同时,也保证工程项目是一个质量过关的产品。可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如果没有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施工时留下了一些质量隐患,那么在工程验收完成并且交付使用后,就可能会出现更大的质量事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改造甚至是拆除的情况,而这也会给城镇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必要的麻烦。人员、材料、方法、设备和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在施工中无论是一线的施工人员,还是上层的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都应高度的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所建造出的产品是质量过硬的,在保证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首先是施工图纸审核不严。目前部分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往往只对工程的进度加以重视,而没有认真详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难以恰当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影响工程的质量。其次是相关规范不完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而言,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部分单位内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全面和系统,包含技术管理模式和监管制度,难以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2]。同时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严格按照技术的标准与规定进行管理,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忽视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是施工材料与设备不达标。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重视施工材料的检查与管理工作。一方面施工人员在材料进场之前,没有严格检查材料,导致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没有结合施工方法和建筑类型,对原材料进行恰当与合理选择,致使材料的选用出现失误。除此之外,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设备也与施工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高,则越能提高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但是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过程中仍然采用技术含量低且落后的设备,难以有效发挥出其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一)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首先应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施工图纸的审核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对图纸内容的细致性与全面性进行准确查看,检查其是否违背了国家的相关原则与规定。同时需要确保图纸内容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图纸的绘制需要以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施工环境等为依据,开工之前需配备操作规程、图集与国标等。其次应完善相关制度。管理制度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准,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从思想与制度层面约束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合理性与强制性,能够从整体把握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是建筑市场宏观调控与企业运转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可借助政府的力量,将管理制度变得更为合理化与完善化,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审查职能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必须要加强过程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与材料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合理控制材料成本,科学把握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恰当安排工期,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同时有效计算控制材料,加强施工环境的安全监测,灵活调度人员设备,从而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资金的有效运转,科学利用人员资源和设备,便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严格执行审查职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执行与制度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能够充分检测与合理评估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有效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

(三)合理规划,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建筑工程立项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各方的职责,科学确立工程监管人员,对工程的工期、安全、资金、人员和设备等问题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资金运营不到位、人员短缺和设备不到位等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同时责任的明确与合理的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能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等进行合理安排,有效控制工程的整体成本。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价值有所提升、信息量增大以及时效性增强,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合理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会保证技术管理信息的全面性,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出现施工工期延误的现象。

(四)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施工水平要提升目前,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当然,建筑工程方面也在其中。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牵涉到节材,其决着到建筑工程总体的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建筑节材。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将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到底,也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基于此,近几年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上的建筑节材被提了出来,每一种资源被有效的运用包含在其中,那么,要想这个目标得以达成,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节约意识的持续提升,将来的节能工作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从而使建筑节材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五)施工管理的工作要加强

积极主动的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管理概念、管理手段,并且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管理的标准化,使得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达成,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实现标准化管理,持续不间断的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的管理,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包括工程的前期立项、施工的合理规划以及项目竣工的完成,是对工程进行的有效管理。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需要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审查职能,合理规划,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强化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257.

[2]谢锋.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38-38,39.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4.10.028.

[3]马江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6,(32):106.DOI:10.3969/j.issn.1673-0232.2016.32.093.

[4]刘立新,米延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5):108-108.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101.

[5]张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创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1366.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34.330.

论文作者:孟庆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策略研究论文_孟庆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