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首先是施工图纸审核不严。目前部分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往往只对工程的进度加以重视,而没有认真详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难以恰当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影响工程的质量。其次是相关规范不完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而言,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部分单位内部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够全面和系统,包含技术管理模式和监管制度,难以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2]。同时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严格按照技术的标准与规定进行管理,没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忽视施工技术管理问题,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后是施工材料与设备不达标。施工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重视施工材料的检查与管理工作。一方面施工人员在材料进场之前,没有严格检查材料,导致不达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另一方面没有结合施工方法和建筑类型,对原材料进行恰当与合理选择,致使材料的选用出现失误。除此之外,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设备也与施工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设备的机械化程度越高,则越能提高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但是部分建筑企业在实际过程中仍然采用技术含量低且落后的设备,难以有效发挥出其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
(一)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首先应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施工图纸的审核是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需要对图纸内容的细致性与全面性进行准确查看,检查其是否违背了国家的相关原则与规定。同时需要确保图纸内容符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图纸的绘制需要以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与施工环境等为依据,开工之前需配备操作规程、图集与国标等。其次应完善相关制度。管理制度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标准,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从思想与制度层面约束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合理性与强制性,能够从整体把握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是建筑市场宏观调控与企业运转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可借助政府的力量,将管理制度变得更为合理化与完善化,促进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审查职能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必须要加强过程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与材料问题进行严格把关,合理控制材料成本,科学把握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恰当安排工期,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同时有效计算控制材料,加强施工环境的安全监测,灵活调度人员设备,从而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规划以及资金的有效运转,科学利用人员资源和设备,便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严格执行审查职能,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执行与制度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能够充分检测与合理评估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有效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
(三)合理规划,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建筑工程立项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各方的职责,科学确立工程监管人员,对工程的工期、安全、资金、人员和设备等问题进行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资金运营不到位、人员短缺和设备不到位等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同时责任的明确与合理的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能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等进行合理安排,有效控制工程的整体成本。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价值有所提升、信息量增大以及时效性增强,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合理与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会保证技术管理信息的全面性,便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避免出现施工工期延误的现象。
(四)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施工水平要提升目前,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当然,建筑工程方面也在其中。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牵涉到节材,其决着到建筑工程总体的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建筑节材。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将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到底,也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基于此,近几年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上的建筑节材被提了出来,每一种资源被有效的运用包含在其中,那么,要想这个目标得以达成,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节约意识的持续提升,将来的节能工作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从而使建筑节材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五)施工管理的工作要加强
积极主动的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管理概念、管理手段,并且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管理的标准化,使得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达成,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实现标准化管理,持续不间断的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的管理,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包括工程的前期立项、施工的合理规划以及项目竣工的完成,是对工程进行的有效管理。要想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需要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加强过程管理,重视审查职能,合理规划,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强化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257.
[2]谢锋.试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重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38-38,39.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4.10.028.
[3]马江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建筑,2016,(32):106.DOI:10.3969/j.issn.1673-0232.2016.32.093.
[4]刘立新,米延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5):108-108.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101.
[5]张飞.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创新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1366.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34.330.
论文作者:孟庆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6
标签: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