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论文

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论文

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向清菁 骆 玮 焦镛兮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210037)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但在国内被大众所了解的非遗项目却少之又少,在这个手机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些依靠口口相传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逝。所以,开展非遗的图像化传承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非遗图像化传承的重要性,探索非遗图像化传承研究工作,图像化的采集和应用,以及运用图像化记录的价值体现和继续发展功能,力求让更多人通过对非遗图像化的了解,积极参与到非遗的文化传播工作当中,响应党的号召,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认同感,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努力奋斗。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像化;继续发展;价值体现

一、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期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文化的根本。如果没有人坚持继承和保护,会使得新生文化发展的滞后,民族精神的消亡。传统文化在与时偕行的信息时代,已经开始脱离其原有的轨道,而非遗作为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精华也难以幸免于难,非遗现如今的文化表现形式太过于单一乏味,再加上社会对传统文化糟粕部分的批判,使得一些年轻人主观认为非遗是落后的文化,是被时代所抛弃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输入令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对经济建设的发展忽视了非遗的传承,令其得不到必要的保护与传承。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形态如果被外来文化的席卷而导致破坏甚至被替代,那么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将被湮灭在时代的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是时代的目击者,是宝贵的民族之魂。

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像化传承

1.了解非遗历史背景

我们若想开展非遗的项目,首先应了解非遗的历史背景,在这些历史积淀的非遗文化里抽丝剥茧,了解非遗文化想表达和传递的内容,赋予它以灵魂。在了解非遗历史的过程中,寻找拍摄灵感和拍摄风格,使非遗的图像化开展地更加得心应手。并且,在与非遗传承人的协调和沟通中,制定以及收集非遗各方面相关资料。

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利用ArcGIS Engine软件编写的地理空间数据批量分幅裁切方法,可以在保证地理空间数据分幅裁切效率的同时,提高地理空间数据分幅裁切精确度。

2.非遗图像化的含义

图像化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图像的制作,用图像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些图像的呈现方式也很多,比如:平面的、立体的,甚至多维的。非遗图像化也正是如此,把民间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或是图像、信息杂乱无序的非遗,采取统一标准的图像化模式规整,以图像化的方式,更有效的让大众了解非遗的存在及向大众传播非遗的精神品质。

3.非遗图像化的采集

由于我国的非遗资源种类多种多样,图像化的采集工作繁琐,而且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开展非遗图像化采集工作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要求,组建专业的研究拍摄团队,实地考察走访,围绕非遗特色来制定编写周详的方案,并与非遗传承人取得联系,沟通非遗传承工序及协调拍摄场地。准备配置专业的图像化设备,为了更高质量的图像化采集,相机也是不可或缺的拍摄工具。在确定好图像化的拍摄方案,配置好拍摄工具之后,还需要事先在非遗拍摄实地踩点、安排步光、设计画面构图等工作。

4.非遗图像化的应用

1.1.2 人类星形细胞瘤细胞株 人类星形细胞瘤细胞株(LN382,U87MG)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库。细胞培养使用含10%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HyClone)。所有细胞均在5%CO2的37℃培养箱中培养。

三、运用图像记录的价值体现

1.图像化的优势

图像化带来的客观性,让文化传承变得更加具象。在未来,通过图像化方式,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方式结合,创作出与数字图像结合的文创产品和艺术作品。

图像化建立与美观层面,具有自己的话语权和文化语言独立性,它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数字符号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千家万户。事实上,在计算机中的图像化,只代表着一些有自己规律的符号,但是视觉感官带有主观性,每个人感受到的图像色彩是不同的,这就激发了人们的色彩潜能,提高了非遗信息传递的效率。

2.图像化的价值体现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墙壁上作画,记录他们的劳动成果和经历。这样的壁画经过时间的洗礼演变成了文字。图像化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科技生活中已经普及,将非遗产品再设计,形成图像进行传播在未来的潜力不容小窥。

向清菁,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摄影。

3.图像化的继承发展功能

图像化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承载知识的载体,我们在摄影美学的基础上,将图像更加具有美观性的表现非遗传承的价值。光学图像的加入可以使非遗的器物更佳清晰的呈现出细节、质感及纹理。

图像化的优势体现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直观的展现在面前,与当代文化碰撞,激发出更激烈的火花。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亲身了解非遗文化的精力相当有限,以互联网为媒介,将非遗图像化,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有限时间及资源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图像的信息承载量很大,能简单直观的传递信息,而且将非遗图像化,可以把它与影视业、旅游业、平面广告设计、服装设计或者产品包装等相结合,以非遗图像化的方式来引领文化趋势。比如:因为影视剧《延禧攻略》而一度大火的南京绒花,不仅在影视剧里有出现,还曾与爱马仕、LV旗下的帕尔马香水等时尚品牌合作,也都在向数字化、图像化方面转变,并且很成功的应用图像化传播,简单直观地使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

四、结语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多样,是体现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一代传一代的模式明显不够,因此,运用图像化的方式,将非遗文化图像化具像化,更全面便捷的传播非遗文化,希望能通过这样简单直观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上国际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许轶璐.非遗数字化采集工作实践研究——以“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大舞台,2015(12):234-235.

[2]刘平,杨杰.“互联网+”背景下文创产品的设计趋势及方法[J].大众文艺,2018,(19):121-122.

[3]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4]时潇潇,李雪艳.生态设计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8,(24):76-77.

[5]方明,李果,李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南为例[J].智库时代,2019(21):8+13.

[6]张宁,华阳.利用微信公众号提升大学生对摄影实践活动关注度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9,(09):159.

[7]张一梅,孙琦.基于历史图像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3下):78-79.

[8]秦曼,管雪松.以京剧为例探讨戏曲类非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21):77-78.

项目: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图像化记录又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能够直观的体现非遗文化,又能在潜意识提高文化审美能力普及,在摄影美术层面的非遗图像化教育,将艺术融入到生活,可以让人们了解非遗文化时,也了解到摄影艺术的色彩、构图和美感,引领艺术新兴革命的浪潮。艺术说到底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或者夸张或者纪实,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国家的精神文化内核,所以图像化表达,尤其是纪实性图像表达,可以表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文化价值。

【案例1】2018年1月5日,洪福商贸销售部张立与欧尚超市签订销售合同(合同编号:xs0001),销售200箱汇源1L100%苹果汁(不含税销售单价48元,不含税采购单价30元),同时,赠送汇源1L100%苹果汁20箱;购销合同与销售专用发票中正常销售的200箱汇源1L100%苹果汁(有数量、单价、金额、税额)和20箱汇源1L100%苹果汁(有数量、无单价、无金额、无税额)分别列示。附原始单据:购销合同、销售专用发票(发票编号:53125470)、销售出库单。

骆玮,讲师,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

技术就是生产力,而且是不可替代的生产力。长期以来,许多果农学习技术不肯下功夫,引进技术不愿付费掏钱,导致大量物资投入有去无回,别说保障收益,连基本投产都无法维系,从而导致生产种植陷入困境。与其说气候、管理和规模问题,不如说是技术问题。技术问题将猕猴桃生产在种植前端和初期复杂化,而一旦正常运行,则变得简单化,最终实现高效化。对猕猴桃种植技术的漠视,实际是一种文化思维惯性的不良反应,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这里的技术是真正有用的技术,而非不实用技术或伪技术。

焦镛兮,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摄影。

标签:;  ;  ;  ;  ;  

图像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