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欧元发行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1999年使用中的欧元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韩克伟杨波江汉石油大学434102_外汇论文

1999年欧元发行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1999年使用中的欧元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韩克伟杨波江汉石油大学434102_外汇论文

1999年欧元的启动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Far-reaching Influences of Euro In - use in 1999 on——theGlobal Economy——Han Kewei,Yang Bo, Jianghan Petrobleum University,434102,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元论文,深远论文,全球经济论文,Euro论文,theGlobal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按《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从1999年1月1日启动欧元(EURO),首批搭乘欧元头班车的国家有比利时、德国、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和芬兰11个欧盟成员国。参加国之间的货币不可逆转地固定,各国央行失去其独立性并事实上成为欧洲央行的分行。由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统一的欧洲货币政策,开始实行“泛欧支付清算网络”,将分阶段过渡到2002年发行“欧元”新货币,同时取消各国纸币和硬币的法定价值。建立欧洲单一货币是欧洲一体化建设40余年来的重大成果之一,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金融界最为重要的大事。欧元问世标志着一个地域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7亿,国内生产总值8.1万亿美元, 年进出口贸易额2.7万亿美元的经济实体的产生。 欧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体使用的货币,对下世纪的国际经济格局、贸易和金融形势必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1999年欧元的实施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2 欧元的产生对欧元国经济的影响

1999年欧元的启动,使它成为了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第一次出现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将成为建设“欧洲大厦”的新的基石和支柱之一,它的实施大大深化了欧洲的经济联合。欧元启动后,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货币相辅相成,无论是欧元国间的经济依存度,还是生产要素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1 欧元的产生将会增加欧元国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文件称,未来的欧元区将成为与美国相当的经济实体,其实力强于日本。据经合组织统计,近年来,欧盟各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8.3%,而美国和日本仅分别占32.5%和20.5%;在世界贸易中,欧盟对外贸易额(不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高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10.5%。由此可见,欧盟在实行欧元后将逐步增加自身的经济实力,并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2.2 欧元的启动可以消除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风险, 避免货币动荡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中,统一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的冲击仍然缺乏抵御能力。1995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6年的日元危机都一度导致欧盟在两年内经济增长损失达2%, 少创造150万个就业机会。事实证明, 欧盟浮动汇率机制下各自为政的多国货币币值“软硬”不一,经常由于利率的差别、汇率的变动引发欧盟内部金融秩序的混乱。“欧元”作为单一货币正式使用后,上述问题将自然大大得到缓解。据欧盟委员会估计,成立货币联盟,使用单一货币所节约的货币交易费用约为欧盟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25%~0.5 %。欧元进入流通后,各成员国采取健康的财政政策,减少货币动荡。同时,由于欧元取代成员国的货币,使成员国企业之间的贸易类似国内贸易,不存在汇率风险,企业使用欧元比成员国本身的货币更为有效。每年节省欧盟国汇率差价600亿马克。

2.3 欧元的问世将在欧洲形成一个很大的统一的资本市场, 有利于投资与融资

欧元的问世将首次出现全欧洲范围的资本市场,为跨边界借贷和投资提供巨大机会,会使欧洲统一市场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它会加强资本的流动性,增加透明度,因此增加资本的利用效率。在投资方面:对内将以全欧化为主,对外有一定的“投资转移效应”。随着单一欧洲货币的实施和一体化的进一步增强,欧盟内部的“国际”投资将变为“国内”投资,成员国不再需要为稳定本国的汇率采取对他国企业不利的政策法规。更重要地,由于不再需要承受汇率波动的风险(尤其是南欧落后国家的弱势货币)及换汇的费用,导致风险的消除和投资成本的降低,必然使得欧盟企业的投资把触角伸向全欧盟,尤其是对葡萄牙和希腊等落后国家。同时由于伴随经济货币联盟的实施,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区域内投资行为的政策,比如对投资于欧盟内部不发达地区的企业提供补贴。所有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会扩大内部投资,并部分地减少、挤走欧盟企业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在融资方面:范围扩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在欧盟没有完全金融市场一体化之前,各成员国的企业主要在本国进行短期和长期融资,各成员国的金融市场相对分割,一国的交易者进入另一成员国金融市场交易成本较高,融资者到他国融资限制多,融资成本高,从而导致主要资本市场的分割。欧元的出台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企业的融资:①市场容量增大。随着欧元的启动,所有的证券都将以欧元发行,交易成本下降。这样对各成员国的企业而言,欧元市场其流动性和深度都将远远超过成员国的货币,其融资渠道必将大大增加,融资范围从本国延伸到整个欧盟,从而形成一个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②利率降低。欧元出台使这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增大,同时货币联盟有可能执行低利率政策,这样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比以前更有效。③其他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市场的大幅度扩展使得企业在融资时获得规模经济,融资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大大降低。所有这些因素均使欧盟企业融资的效率提高。

2.4 欧元国的贸易和商业竞争将加剧, 导致企业大规模的兼并

欧元的实施等于彻底消除了欧元各国的经济边界,但它同时也会导致欧洲内部贸易和商业竞争更趋激烈。当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可以用欧元标价时,商业竞争就等于是在完全透明的状态下进行。统一的货币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自由竞争环境。欧元启动初期,欧元区内的企业间的竞争将会加剧,必然会导致新的一轮优胜劣汰浪潮,企业将在充分比较各成员税收政策、劳动力价格、工作效率、规章制度、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在欧元区范围内进行资产优化重组。企业大规模的兼并趋势日趋明显,从牵涉的面看,不仅大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之间也在寻机重组,从行业来看,最厉害的将是金融银行(商业银行、保险业、证券业)。很显然,由于欧元的启动使得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产品大大减少,收益减少,使得其加速整合。其他服务业,如电信行业、零售业也在加紧准备重组。从深度和规模上来看,超级兼并即特大型公司和企业之间的重组很多,这是整个重组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重组结果将使欧元国企业产生巨大变化,彻底改变欧元区内部的企业分布格局,企业数目会大大减少,规模会日趋增大。

3 欧元的产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欧元是具有经济实力的欧洲众多工业化国家推出的一种新型货币,它的诞生和进入流通必将对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欧元的诞生将使国际货币格局出现两极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的霸权地位持续了1/4世纪以上。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单极货币格局宣告结束,国际货币格局开始多元化,但是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据1997年的有关统计,全球外汇储备中,62.7%仍然是美元,德国马克占14.4%,日元占7%,法郎和欧洲货币单位分别占1.7%左右。单纯地推算,从1997年1月1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总计也不过18%左右。目前,欧盟成员国现有外汇储备3 750亿美元[1],其中90%是美元。但欧元面世后,欧盟作为一个使用统一货币的经济体,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将不再需要持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因为欧盟成员之间的贸易属于内部贸易,货币联盟参加国将使用欧元结算和支付。一部分美元将会兑换成欧元。加上深受美元汇价变动之苦的许多国家急于促使外汇储备多元化,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明确表示将把部分外汇储备换成欧元,因此,欧元诞生后,将在全球外汇中占有远高于18%的比重。据英国金融界人士预计,欧元流通两年后,外汇储备将会有1 000亿至1 500亿美元被欧元取代。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坦则预计,由于各国中央银行和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将会有5 000亿~10 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转换为欧元, 主要是由美元转换为欧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可能上升到40%以上,美元的比重则下降到40%左右,欧元与美元实力将旗鼓相当,剩下的属于日元和其他货币。因此,欧元将成为美元强有力竞争对手。国际金融体系将朝着双极体系方向发展,也就是向美元和欧元两大货币体制转变。

3.2 欧元的问世有利于国际货币汇率的稳定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管理,没有其他政府干预。所以欧洲中央银行会非常注意货币的稳定问题,会考虑自己的声誉,欧元会是十分稳定的货币。相比之下,美元的地位要差得多。美国近15年来经常项目一直逆差,外债已超过10 000亿美元,每年还增加15%~20%。1997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2 000多亿美元。 长期以来,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有恃无恐地滥发美元以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用不断贬值的美元掠夺全世界,过去各国对此束手无策。欧洲单一货币的实施,将是制衡美元的有效手段。一个稳定而坚挺的欧元将在所有货币金融领域驱逐美元,在这个过程中美元币值将不断下跌,在外汇市场上美元将成为软币。这种趋势将迫使美国平衡对外贸易,减少外贸赤字。同时,美国货币当局也将会更加严厉地执行稳定美元的政策。这样经过一段不太长的调整时期以后,欧元和美元这两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欧元的诞生将使本世纪最后30年汇率剧烈动荡的局面有较大的改善,这对21世纪初叶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无疑是有利的。

3.3 欧元的出现将会减少世界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

从世界贸易总额来说,欧盟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9%,且不含欧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贸易,而美国为19.6%。目前,在世界贸易中50%的国际贸易都用美元结算,而且石油等原料价格都一直以美元计算。这使美国占了很大便宜。因为作为世界贸易中主要的结算货币,美元可以长期维持汇率偏低的货币优势,这有利于美国的外贸,且无须担心会因此刺激国内通货膨胀。欧元启动后将极大地促进这一格局改变,使更多的国家能在世界贸易中获得平等发展机会。权威人士预测,欧元启动后,世界出口的30%~40%将按欧元结算。

3.4 欧元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一大潮流是区域经济合作,欧盟货币一体化的实现和欧元的诞生对全球的其他区域经济集团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全球经济的竞争集中在区域集团之间进行。全球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实质上是世界各国力量的重新组合,反映了国际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一些矛盾。从理论上讲,区域集团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组织形式,它既有自由贸易的特征,同时也保留着保护主义的痕迹。区域集团虽强调自由贸易,但对区域外难免会有排他性。我们的目标最终是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但当前在世界多极格局下,贸易竞争日趋尖锐,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出现世界区域集团化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实践表明,区域集团只要处理得当,在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方面,也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效果好的有利条件。

4 欧元的启动对中国的影响

欧盟历来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欧经贸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技术交流频繁,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欧盟企业对华投资日趋活跃。目前,两地分别是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的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因此,欧元的实施将对我国经贸、金融等活动产生一系列影响。

4.1 欧元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

欧元的使用将会给欧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相应扩大其对外贸易,这无疑也会为中国扩大对欧盟的贸易提供更多的机会。欧元对我国外经贸发展将起积极作用。①欧元的启用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采用单一货币作价和结算,可大大简化交易手续和减少流通费用。②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扩大出口。欧元启动后,欧元市场将以欧元标价,使所有商品的价格在欧元区内一致,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不同货币标价、不同汇率所造成的价格差异。我国产品可以先出口到一个欧元区国家的口岸,然后再分销到欧元区其他国家,从而拓宽营销渠道,推动扩大出口。③有利于中欧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由于中欧经济技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中国需要从欧洲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欧洲需要进口中国的传统优势产品。欧盟国家在统一货币的新环境中将更具活力,更加开放,将有助于取消对中国的贸易歧视,使中欧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合作。④有利于我国企业合理组织进口。欧元出台后,特别是在商品的价格上,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内的国家,竞争会更为明显。鉴于进口价格的透明度越高,买方的选择余地会更大,因此我国企业可以货比三家,择优购买。⑤有利于我国企业在欧元区开办项目,设立境外企业,发展跨国经营。由于欧元区内使用统一货币,国内市场就视为本土市场,在该区的一国设立企业就等同于整个欧元区内设立企业,这比在各国兴办企业便捷,既可减少投资,又可节省费用开支。

4.2 欧元的实施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更趋合理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1 400亿美元左右,仅次于日本, 居世界第2位。为了保证这笔巨额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需要我们加强对外汇储备结构的管理。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是美元。这种情况孕育着一定风险,特别是在发生像1995年初那种美元汇率较大幅度大跌的时候,就会带来外汇储备的风险暴露。随着欧元的实施,能够适时合理的调整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减少过分依赖美元的风险。从中、长期来看,稳定的欧元将可能成为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的新的选择。

4.3 欧元的启动对中国与欧盟投资关系会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单一货币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利用欧元的资金,欧盟对华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都将会继续大幅增长,这是因为:①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在中国调整外资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中西部和高新技术及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农业领域的时候,欧盟投资者不会坐视美、日资本抢占中国市场。②欧元为了维持人们对它的信心,推动它在未来国际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和国际结算与国际储备中的使用,必将维持较为稳定、较为坚挺的汇率,这不仅使欧盟投资者能以欧元买到更多的资本品,而且能使其更多地考虑长期投资计划,而这正与中国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政策相一致。③随着欧元的发行,欧洲央行致力于价格稳定和维持低利率,将会为我国股票或中长期债券发行带来新的低成本、低汇率风险的筹资渠道。

由于单一货币的使用,在欧盟内发行欧元国际债券会更有收益,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对欧盟的资本输出将会增加。就中国资本对欧的流出而言,以前由于中国企业对欧洲了解不多,又缺乏金融避险措施,因而多种货币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欧盟的资本输出。实行单一货币之后,会使货币管理相对简单,投资区域扩大,这些将促使中国对欧盟资本输出增加。

4.4 欧元实施后,中国企业在转换成本、外汇风险、 销售战略等方面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较短时期分析,欧元的推出会对中国企业产生下列影响:

①欧元的推出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转换成本,包括调整原有财务资料、更新技术设备、培训人员等。据估计,就全球而言,向欧元过渡的成本至少达80亿~100亿欧洲货币单位。 中国向欧盟国家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品、服装、玩具、鞋类、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从欧盟主要进口技术设备、机械产品、飞机船舶、通信电子设备等高科技产品等。出口商品结构表明,欧盟对中国出口以大型企业居多,中国的出口企业则比较分散,而且中小企业占相当比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上这些企业普遍缺乏这方面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负担巨额转换成本。

②欧元的实施,从长远可能对美元和日元升值,属于硬通货,但在最近一段时期内,尤其是欧元的过渡期内,不确定因素很多,不可能消除中欧贸易中的外汇风险。这种风险一方面表现为欧元的结算风险,体现在企业的对外贸易支付中;另一方面表现为欧元的借贷风险,即债务人在归还欧元或欧洲货币时,由于欧元的汇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风险。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变化,借贷风险往往具有变化快、影响大、难预测和难管理等特点。而商业贷款一般金额较大,汇率的轻微变动都会给债务人带来巨大损失。

③在欧盟各国货币不同的情况下,我国可以针对不同国家贸易制定不同的价格战略,因为商品是以市场所在国货币标价,这使得同一商品的相异价格不易识别,而且汇率风险的存在也为这种定价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欧盟内部统一使用欧元,将提高价格的透明度,不利于我国企业实行差别价格销售策略。因此,实施欧元后,欧盟更容易统一市场,更易找到削减配额及对我国出口商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借口。

总之,欧元的推出对中国的影响利弊皆有,但利大于弊。因此,我国应利用欧盟的有关政策,制定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各项政策。

收稿日期 1998—12—21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1999年欧元发行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1999年使用中的欧元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韩克伟杨波江汉石油大学434102_外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