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苏州话融入孩子生活的研究论文_马彩霞

城镇化进程中苏州话融入孩子生活的研究论文_马彩霞

马彩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三宫乡双语幼儿园)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开始注重普通话的推广,导致苏州的孩子们不会说苏州话,只会用普通话表达。国家大力的推广普通话,孩子们在学校接触到的知识都是用过普通话的形式表达的,家长为了学生可以尽快地适应学校的教育模式,在家庭中,也尽量的运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慢慢的失去了学习苏州话的机会。本文通过多样化的苏州语言学习模式,将苏州话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苏州话学习能力,促进我国地区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苏州话;孩子生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11-01 苏州话是一种语言文化,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苏州话作为一种地区文化,需要孩子们继续的传承。面临着苏州孩子不会说苏州话的现象,加强苏州话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日常的生活中,融入苏州话的学习,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多样化的苏州话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我国地区文化的发展。 1.在日常的交流中运用苏州话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生活,生活与孩子的学习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苏州话,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了苏州语言文化。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尽量运用苏州话,苏州话的表达方式,需要由浅渐深的过程。有些孩子年龄小,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苏州话的交流中,尽量运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孩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需要充分的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学习苏州话的积极性,让孩子尽快地融入到学习苏州话的氛围中。日常中用苏州话表达的形式很多,例如:来园和离园时的问好(再见!以及每个环节中所要涉及的一些话语,做游戏、吃饭(用苏州话来介绍今天吃的什么菜?“今早吃个啥个菜?”)睡觉、洗手、上厕所等,在每次的点名和谈话中,都尽量用苏州话来说,说的不好的地方,我们大家一起进行纠正,直到把苏州话说标准为止。 2.苏州童谣的歌唱、创编和表演 孩子们能够用苏州话来说一些简单的童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把一些会念的童谣以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再次进行创编,孩子们的兴趣高涨,例如:《两只羊》孩子们都能够用苏州话来念,在念得朗朗上口的基础上,再唱出来,再加上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就成了一首好听的苏州方言歌曲。不仅可以唱出来,而且可以进行创编,在学习《两只羊》时,孩子们知道由于两只羊不肯让对方,都掉下了水,经过对童谣的创编,最后两只羊相互让对方先过独木桥,都能安全地过桥了。为了保持幼儿的积极性,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进行对苏州童谣的表演,孩子们兴趣高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问一答的童谣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容易学,而且孩子们学习这种结构的童谣兴趣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童谣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幼儿,有趣味性的、情节性,适合于表演的童谣。例如:苏州童谣《比尾巴》,内容是:“啥人尾巴长?猢狲尾巴长。啥人尾巴短?兔子尾巴短。啥人尾巴像扇子?孔雀尾巴像扇子。”孩子们不仅能用苏州话来说,而且还能做出优美的动作,在这一基础上,还进行了创编“啥人尾巴扁?鸭呖呖尾巴扁。啥人尾巴像把伞?松鼠尾巴像把伞。”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孩子们一边念童谣,一边模仿着动物的样子,收获很大。 3.不同形式的苏州童谣学习 3.1孩子们之间学习 传统的语言教师模式,教师在语言的教学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孩子被动的接受知识,降低了孩子学习的效果。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请一些本地的、苏州话说得标准的小朋友,让他们来做“小老师”,教一些讲得不标准的孩子,孩子们之间来进行学习,幼儿教喜欢这种方式,教学效果较好。 3.2家长和孩子的互动 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不仅仅是在家里说苏州话,我们特意在家长半日活动的时候,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学习了苏州童谣《比尾巴》,让家长一起参与这个活动,一起体验。让家长了解如何来学习苏州话,对于孩子在家说苏州话起到了一定地积极作用。 3.3充分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把平时教的童谣录下来,放到家长经常看的安康家园上,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朗读,孩子们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对于一些外地的孩子,我们会嘴对嘴的进行教学,对于其中的一些难点,一句一句的教,直到孩子念准为止。例如:我们班的王××小朋友,她是外地人,在念苏州童谣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念“你”和“我”的时候,总是发音不准,因此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教,现在她终于把“你”和“我”(倷、唔)能够念准了,她自己会念了,也觉得很开心!从孩子们对苏州话的学习中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还是非常喜欢的,我们会继续让孩子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学习,相信孩子们说苏州话的能力会越来越高。 结语:教师与家长需要对苏州话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增加苏州话的交流,增加孩子学习苏州话的机会。苏州话是苏州文化的一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需要传承与发扬,孩子作为下一代文化的接班人,需要学好苏州话,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幼儿的学前口语表达能力[J].李霞.新课程(上)2014年10期 [2]我口说我心——浅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王锦利.好家长2015年25期 [3]勇敢表达,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J].黄晶.教书育人2015年25期 [4]家园合作开展大班“小主播”活动[J].陈炜英.山东教育2015年17期 [5]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徐磊.文学教育(下)2015年10期 [6]浅议3-6岁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李芳,徐承忠.文学教育(下)2015年11期

论文作者:马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城镇化进程中苏州话融入孩子生活的研究论文_马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