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

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

邓爱民[1]2001年在《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浇筑成形的过程中,混凝土体内或表面将不可避免的存在细微裂隙等缺陷,即混凝土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初始损伤,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损伤会有所发展并会出现新的损伤,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体中将会出现宏观裂缝,而宏观裂缝的端部又将发生新的损伤,再积累而引起裂缝的扩展,这种持续的扩展将对结构的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分析混凝土体内损伤及宏观裂缝开裂的发展规律,了解混凝土体内的应力场、位移场及损伤场,对于防止混凝土体出现损伤、断裂破坏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单轴拉伸损伤试验,及其与单轴压缩损伤试验的比较,进一步结合正交异性损伤模型与指数函数损伤演变方程,对混凝土体中损伤的各向异性以及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情况下损伤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公式推导,提出绝对值相等的拉、压应变产生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并给出了进行可比性换算的折减系数。在河海大学符晓陵副教授所编制的平面结构断裂有限元程序(DL08P4)基础之上,本文用FORTRAN 90语言编制的二维损伤-断裂有限元程序包,程序采用平面八结点等参数单元分析计算平面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损伤及宏观裂缝的发展规律,考虑了混凝土结构体内存在着初始损伤和同时存在的拉、压损伤,并且采用更为合理的具有损伤含义的混凝土二维本构关系(即正交异性损伤模型中的本构方程)和指数函数模型建立的并可进行拉、压损伤可比性换算的损伤演变方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通过对几个实例分析计算,研究了损伤及裂缝变化发展规律,并给出了损伤等值线图。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得比较好,为分析平面结构的损伤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计算工具。

白卫峰[2]2008年在《混凝土损伤机理及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与混凝土工程应用繁荣兴旺的背景相比较,关于混凝土科学、尤其是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明显赶不上发展的需要。正确合理的揭示材料损伤破坏机理,已成为混凝土损伤力学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围绕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及南水北调等战略需求,我国西部地区正在或即将兴建一大批重力坝和拱坝等高坝水电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属于地震高发区,同时高坝混凝土结构大部分处于深水高压饱和状态,因此针对孔隙水压对混凝土材料静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051001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679006),针对混凝土材料细观损伤演化机制以及湿态混凝土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通过对连续损伤力学与细观统计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现有损伤力学模型的缺陷和不足,将混凝土材料细观损伤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重新概括为断裂损伤和屈服损伤两种模式。基于平行杆模型PBS,并结合现代非线性科学中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的有关原理以及声发射试验的有关成果,确定了细观两种损伤模式演化过程的特征参数,建立了描述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单轴拉伸变形破坏全过程的细观统计损伤模型。将材料整个拉伸破坏过程分为两个损伤阶段,均匀损伤阶段和局部破坏阶段;区分了峰值名义应力状态和临界状态,解释了两状态对应的物理含义,强调了临界状态在整个拉伸破坏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假设了局部破坏阶段断裂过程区内的变形机制,并建议临界状态作为本构模型的最终破坏点。2.固体的破坏过程是力学家与固体物理学家为之奋斗了叁个半世纪的跨层次难题,揭示材料的损伤破坏机理,是数十年来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矢志不渝的目标和方向。基于所建立的细观统计损伤模型描述的混凝土单轴拉伸损伤演化过程,本文提出了新的准脆性材料破坏理论——材料内在力学性能发挥机制理论。结合协同学的观点,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看作是能动的、具有自组织行为特性的复杂系统;认为材料变形破坏过程本质上是材料以“损伤”为代价,通过自身潜在的力学性能不断发展和释放以适应外界荷载环境变化的能动的自组织行为过程;而这个自组织行为赖以进行所遵循的内在动力学机制由材料内在力学性能发挥机制控制。采用类比的科学分析方法,通过将材料损伤演化、生物进化、社会发展这叁类客观世界中典型的非线性运动形式进行比较,证明本文提出的材料破坏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3.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静态相比有显着的不同,一般认为混凝土动态应变率效应包括惯性效应和孔隙水粘性效应两部分。传统唯象的宏观损伤本构模型无法反映材料复杂的细观损伤演化机制,因此更无法描述动态应变率效应对材料细观损伤演化机制的影响。本文针对干燥混凝土建立了考虑惯性效应的单轴拉伸动态统计损伤模型,针对饱和混凝土建立了综合考虑惯性效应和粘性效应的单轴拉伸动态统计损伤模型。材料自身的惯性效应引起材料破坏形态以及细观损伤演化过程的改变,模型中通过调整两种细观损伤模式演化过程的特征参数来模拟;水的粘性效应则调整了混凝土基体的受力状态,模型中通过并联一个阻尼元件来模拟。所建议模型物理意义直观、明确,形象的呈现出了干燥及饱和混凝土动态拉伸破坏过程的物理图景;从宏细观相结合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损伤破坏的力学机制。4.混凝土的压缩破坏过程实质上是由于泊松效应在细观产生局部拉应变从而引起微裂纹萌生、扩展、成核的连续损伤演化过程。传统唯象的宏观压缩本构模型无法反映材料的细观损伤演化机制。本文根据混凝土材料单轴压缩破坏过程的细观损伤机理,在单轴拉伸统计损伤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建立了混凝土单轴压缩统计损伤模型。根据柏松效应引起的横向拉损伤的演化过程,确定受压方向的损伤演化规律并建立相应的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通过理论预测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初步说明采用本文建议的统计损伤模型描述混凝土材料单轴受压过程损伤破坏机理的可行性和适用性。5.大部分针对湿态或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均是在试验的基础上给出宏观现象的描述,而很少有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影响机理。本文采用复合材料等效夹杂理论,将细观孔隙分为活性孔隙和非活性孔隙,建立了双类孔隙夹杂模型,预测不同饱和度情况下孔隙及孔隙水对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将两类孔隙和水泥砂浆作为等效基体,粗骨料作为硬化夹杂,建立了双重夹杂模型,并结合细观断裂力学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统一的混凝土单轴压缩强度公式,探讨细观各种组分不同体分比、不同孔隙率以及不同饱和度情况对湿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将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引入到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质的研究中,建立了符合混凝土材料自身微结构特点的有效应力原理表达式,探讨复杂受力环境中孔隙水压力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机制。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研究了湿态混凝土强度、初始弹模与饱和度、加载应变率之间的关系。考虑含水率对混凝土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的影响,结合现有规范建议的混凝土本构模型,建立了湿态混凝土静、动态工况单轴拉伸、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实用经验表达式。

秦伟[3]2014年在《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损伤机理与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深埋山岭隧道在穿越富水区时,隧道衬砌都不可避免的承受高水压的作用,尤其是堵水型排水方式。在高水压作用下,混凝土衬砌损伤劣化机理较之其他载荷作用下有诸多的不同。承高水压山岭隧道混凝土衬砌渗流、应力和损伤之间存在显着的耦合作用,水压渗透作用对混凝衬砌的损伤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①依据构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损伤理论的四个组成部分,对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从宏细观对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典型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演化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划分为线弹性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应力跌落阶段和应变软化阶段;细观上认为混凝土结构的损伤与其不均匀性和硬化过程中的失水收缩具有强相关性。②对于水压渗透作用下,通过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水在混凝土裂隙系统中的渗流规律以及水和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混凝土的渗流场进行研究,并提出混凝土裂隙系统的初始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从宏细观上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进行分析,并依据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混凝土渗透系数的变化划分四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压密阶段、压密稳定阶段、塑性突跳阶段和软化平稳阶段;建立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和渗流-损伤耦合模型对水压渗透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特性。③基于对深埋山岭圆形隧道衬砌的平面应变假设,采用了外水压力折减系数计算法计算外水压力,建立了外水压力在混凝土衬砌中的分布计算公式;提出了衬砌内水压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双标量表征损伤场变量,建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损伤模型,通过对平面极坐标公式建立衬砌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模型,基于前人的研究,修正了叁场耦合的控制方程;并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该模型可用于混凝土衬砌的损伤判定,为隧道衬砌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翁其能, 林钰丰, 秦伟[4]2016年在《承水压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与渗透特性研究综述》文中提出研究承水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与渗透问题有利于地下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营,譬如山岭隧道、城市地下结构等。从构成材料损伤理论框架的叁个主要方面(场变量的定义、损伤演化方程、本构行为关系)系统地阐述混凝土的损伤机理,并宏细观地分析了混凝土损伤的基本特性。分析了水压下的混凝土渗透行为特性,并针对渗透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机理进行阐述。剖析混凝土渗流与混凝土损伤之间的耦合机理,建立了渗流-损伤耦合模型。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5]2014年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安[6]2012年在《考虑约束作用及率相关的混凝土单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型复杂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中,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混凝土材料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同时伴随着损伤发展。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精度,本文考虑塑性变形与损伤的耦合关系,完善了单轴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研究约束作用及不同应变率对混凝土损伤过程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约束混凝土和率相关混凝土的单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及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混凝土材料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基本形式,通过内变量函数的方法确定材料塑性Helmholtz自由能表达式,考虑塑性变形与损伤变量的耦合关系,通过建立损伤能量释放率与损伤变量的关系,给出单轴受力下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方程,接着给出材料的塑性变形关系,从而建立完整的单轴受力下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单调、往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其次,基于所建立的塑性损伤模型,分别研究箍筋和钢管的约束作用对混凝土损伤行为的影响,引入损伤约束因子来综合体现在约束作用下不同物理量对材料损伤约束演化规律的影响,分别确定了箍筋约束和钢管约束下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方程,并给出相应的塑性变形关系,建立了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通过与单轴荷载作用下约束混凝土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好反映混凝土材料在约束作用下的本构关系。最后,将所建的塑性损伤模型推广至率相关混凝土,考虑不同应变率对单轴受力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影响。对于单轴受压情况,认为应变率对混凝土损伤演化规律影响不大,通过修改弹性模量的表达式来体现混凝土的率性;对于单轴受拉情况,引入以应变率比的对数为变量的损伤率因子,给出了在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受拉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方程。通过与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的单轴受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能较好反映混凝土的率特性。

刘有志[7]2006年在《水工混凝土温控和湿控防裂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就混凝土的水化温升模型、考虑损伤的温度及应力计算模型、混凝土湿度及干缩应力宏观、细观基本理论及模型、水管冷却计算方法以及与温度、湿度参数相关的试验等几个与实际工程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系统地回顾和阐述了混凝土温控及仿真计算、湿度场与干缩应力以及细观损伤力学等方面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在这些领域仍然存在及尚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这些问题的一些较为实用先进的思路和方法。 (2)引入考虑自身温度历程影响的水化放热理论新模型及考虑损伤影响的混凝土应力场仿真计算理论,认为传统的粘弹性温度、徐变应力场仿真计算中,除了温度计算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温变、时变特性外,在应力计算中还需考虑各种外荷载导致损伤作用的影响。 (3)实现了不同材质水管内边界分别被视为第一类和第叁类边界时的水管冷却计算程序,反演得出了周公宅拱坝塑料质PE水管边界被视为第叁类边界时的“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明确了“等效表面散热系数”与水管通水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比分析了塑料质水管与铁管之间冷却效果的差异,从中获取了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4)分别从宏观和细观的角度实现了混凝土叁维非线性、非稳定湿度及干缩应力场的仿真计算。在宏观计算理论中,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湿度及干缩应力计算时应考虑内部自干燥作用的影响;细观研究方面,混凝土被视为由骨料及砂浆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研究混凝土湿度扩散及干缩特性时,必须考虑骨料与砂浆材料特性差异以及应力导致的损伤影响,最后实现了细观层次上混凝土湿度、干缩变形及干缩应力场与损伤场的耦合计算。 (5)引入改进加速遗传算法,对混凝土多参数反问题进行了反演计算识别。提出采用多重指数与双曲线的组合模型对混凝土的水化放热过程进行拟合,几个室内及实际工程反演计算结果表明,温度计算值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6)采用混凝土水管冷却叁维非线性非稳定温度和应力的精细算法,对周公宅拱坝7#(岸坡坝段)和12#(河床坝段)两个典型坝段的水管冷却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提出了“变温冷却方案”以适用不同季节温控防裂的需要,总结了一套针对拱坝两类典型坝段行之有效的温控防裂方案,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指导该坝混凝土后期坝体的水管冷却布置和冷却方法与过程,且取得很好效果。 (7)采用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对平原地区典型水工薄壁混凝土结构姜唐湖退水闸和曹娥江大闸两工程施工期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进行了仿真计算。深入分析了此类“倒丁字形”混凝土结构出现“枣核形”裂缝的开裂机理,提出“表面保温+内部降温+表面养护”这一联合式防裂技术,实现了此类工程不出现或很少出现裂缝的防裂目标。

鲍传富[8]2007年在《工程材料与结构安全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材料的内部或表面普遍存在有微原生缺陷,在荷载、温度变化、酸碱腐蚀等因素的反复影响下,这些微裂纹将不断扩展,并逐渐萌生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导致构件和结构的力学性能劣化直至破坏。损伤力学是研究含损伤材料介质的材料性质以及在变形过程中损伤演化发展直至破坏的力学过程的学科。固体力学理论虽然完备地描述了无损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构件与结构的工作过程是不断损伤的过程,因此在桥梁营运健康评价、结构安全寿命预测工作中必须配及材料损坏机理的解释,建立起构件损伤演变方程,确切地计算出损伤程度,研究出测量损伤的方法,才能准确完成目标。课题以桥梁的主要构件材料,重点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损伤和钢结构材料性能,分各个破坏阶段展开了专题研究,探索出比较准确地从实桥的结构重点部位拾取到理论分析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建立桥梁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了解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并加以判断,以此为桥梁的正常营运和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服务。

王伟[9]2011年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混凝土弹塑性损伤行为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国身份日益彰显,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当前格局下虽然和平发展是主题,然而其他国家局部地区的小规模点火冲突还是不时的发生,为了保障广大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对建筑结构的抗冲击设防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钢筋混凝上依然是民用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因此开展混凝土结构在高速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响应问题研究,更好的认识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得最大限度的减小未知灾害造成的破坏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研究如火如荼的开展,试验手段和数值仿真手段齐头并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进展,由于混凝土本身构成的差异,不用的混凝土材料性能由众多因素控制,而且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优秀的计算仿真手段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可以作为当前科技发展条件下处理此类问题的非常好的方法。本文针对高速爆炸冲击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行为,从以下几方面论述:(1)考虑到混凝土材料在高速冲击荷载作用下塑性破坏和损伤扩展的复杂性,本文基于Gurson-Tvergaard-Needleman本构模型,在Ragueneau和Burlion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将修正的GTN的模型发展为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本构模型,模型中考虑到了率相关,塑性流动,塑性应变的硬化和软化,拉伸和压缩损伤。(2)针对这种包含I1和J2项的屈服准则,本文基于Simo和Aravas等人提出的算法理论,推导了含Cauchy应力,孔隙率,和基体等效应力共八个内变量的隐式应力更新算法,在Lagamine程序的基础上,使用Fortran77语言编写适用于叁维实体单元的本构模型子程序CONDMG2。(3)对冲击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的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阮庆伍[10]2018年在《温度与列车作用下CRTS Ⅱ型板式轨道损伤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砟轨道研究从设计建造向运营维护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无砟轨道结构因型式材料多样、初始缺陷随机未知、荷载作用复杂多变,在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随机损伤、累积演化,进而形成宏观病害。调研表明高铁无砟轨道特别是CRTSⅡ型板式轨道在服役中出现了诸如宽窄接缝破损、层间离缝、轨道板上拱等多种病害问题,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并极大增加养护维修成本。因此,探明无砟轨道结构损伤发生发展机理及累积演变规律,以期为养护维修提供理论参考,已成为目前十分紧迫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和CA砂浆劈裂抗拉试验,首次建立可全面考虑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各组成材料弹塑性本构的非线性随机损伤模型,研究了温度与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的损伤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下:1.基于混凝土细观力学的统计损伤本构理论,对表征无砟轨道损伤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基于既有规范、文献和强度试验计算了无砟轨道各组成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及塑性损伤参数;对所得参数进行了试块抗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破坏形态与实际相符,仿真曲线与公式推导曲线吻合较好。2.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ABAQUS仿真软件,首次建立了可全面考虑无砟轨道损伤破坏的CRTS Ⅱ型板式轨道非线性静动力分析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在特定工况下的计算结果与既有文献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温度、列车荷载作用下本文所构建的非线性损伤模型与线弹性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变形处于线弹性阶段时,两者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当无砟轨道结构出现损伤时,两者分析结果差异不断扩大,最终线弹性模型不再适用。3.全面研究了整体升降温、正负温度梯度及循环温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受力变形及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降温10℃,无砟轨道便出现受拉损伤,相比于升温荷载,降温荷载使无砟轨道损伤破坏更为严重;正温梯达80℃/m时,砂浆层和窄接缝首次出现受拉损伤;早期温度循环对无砟轨道受力变形及损伤特性影响最为显着,随循环次数的增加,无砟轨道损伤和变形不断累积增加但增加速率不断减小,受力不断放散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宽窄接缝处存在接触不良会使其损伤分布由均匀连续式变为离散式;接触不良区域周边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使轨道受力变形出现不连续,恶化轨道结构的服役状态。4.系统研究了整体升温+列车、整体降温+列车、正温梯+列车及负温梯+列车荷载耦合作用下无砟轨道损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在200km/h~350km/h之间变化时,钢轨的垂向加速度在90g~160g之间,垂向位移在0.7mm~1.0mm之间;温度与列车荷载耦合作用时,无砟轨道宽窄接缝和砂浆层出现损伤,其损伤主要由温度荷载引起。当温度荷载一定时,不同速度和载重下列车荷载作用时,无砟轨道损伤的增大程度差异较小,单次列车荷载会使损伤有微弱增大趋势,但增大效果不明显。但在长期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损伤不断累积,最终仍有可能出现宏观病害。

参考文献:

[1]. 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D]. 邓爱民. 河海大学. 2001

[2]. 混凝土损伤机理及饱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白卫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 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损伤机理与模型研究[D]. 秦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14

[4]. 承水压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与渗透特性研究综述[J]. 翁其能, 林钰丰, 秦伟. 材料导报. 2016

[5]. 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

[6]. 考虑约束作用及率相关的混凝土单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D]. 李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7]. 水工混凝土温控和湿控防裂方法研究[D]. 刘有志. 河海大学. 2006

[8]. 工程材料与结构安全探索研究[D]. 鲍传富.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9]. 冲击载荷作用下混凝土弹塑性损伤行为数值模拟[D]. 王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10]. 温度与列车作用下CRTS Ⅱ型板式轨道损伤特性研究[D]. 阮庆伍. 北京交通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  ;  

混凝土损伤行为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