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江苏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2例,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时,通过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98-02
由于老年人骨骼脆性有明显提升,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了跌倒或是外力撞击等情况,则极有可能导致其出现骨折,而下肢骨折则是其中较常见的类型[1]。在临床发病时,下肢骨折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改善其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本文及分析了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内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92例。其中男54例,女38例,年龄60~81岁,平均70.53±10.47岁,均为老年患者。对其使用影像学诊断后均可得到确诊。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0~80岁,平均70.12±9.88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61~81岁,平均61~81岁,平均70.84±10.16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术前做好相关准备,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在手术中按照术中护理要求实施临床护理。手术后需对手术效果和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并以此实施相应处理。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人性化护理 (1)首先需实施心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前需告知患者使用手术治疗可取得的效果,并简单告知其病情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患者担心出现后遗症影响日后生活,护士可采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安慰。(2)人性化生活护理。在手术前护士需帮助患者摆放到最佳体位,并做好禁饮禁食处理。若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不依从禁饮禁食,护士可告知这些护理方法的重要意义,并教会患者如何调整自身感受,提升其舒适性。(3)人性化环境护理。可每日对病房进行彻底打扫,并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如有必要也可对病房中的光照进行处理,让患者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护理,改善术前出现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让其能够更好的接受手术。
1.2.2术中人性化护理 在手术当天,护士需为患者强调在手术中的注意要点,并嘱咐其不要紧张,以平常心面对手术。需对手术室温度、湿度等进行调整。在手术台上,护士可协助患者摆放到最舒适的体位。在骨骼较为突出的部分可垫上软垫,避免出现压痛。若当天温度较低,也可准备好保温垫或是棉垫。
1.2.3术后人性化护理 (1)在手术后护士可及时告知其治疗效果,让患者放心。若在手术后出现了疼痛感,护士可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镇痛,并为其提供书籍和收音机等,通过注意力转移的方法降低疼痛感。尤其是可教会患者使用VAS疼痛评分表,随时了解到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若较为严重,可及时的告知给主治医师,并对其使用镇痛药物治疗。(2)术后需避免压疮,对骨突部位可垫上软垫,并每日对皮肤进行清洁处理。
1.3 疗效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需使用SDS抑郁评分表和SAS焦虑评分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需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应用t以及(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和分析,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46.69±8.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DS评分55.72±5.47分,差异显著(t=6.069,P=0.000)。观察组SAS评分48.52±9.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AS评分56.68±11.91分,差异显著(t=3.627,P=0.001)。
3.讨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3]。由于其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抵抗力和各项机能均出现了下降,因此下肢骨折对其身体健康的伤害则更为巨大。因此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前在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手术是较为常见的方法,并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痛苦,因此其依从性较差,会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因而护理效果也并不佳[3]。在这样的前提下,找出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成为了对老年下肢骨折治疗时的重点和难点。
人性化护理是解决手术治疗时不良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人性化护理,护士可针对患者在医院中的各项细节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让患者在舒适、无痛苦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其依从性也可得到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也更好[4]。
本次研究中也显示,通过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综上所述,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护理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洁.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241-242.
[2]潘晓燕.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5,21(10):191-192.
[3]熊细梅.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7):5258-5259.
[4]俞英.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2):223.
论文作者:季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老年论文; 手术室论文; 方法论文; 效果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