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杨鲲鹏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杨鲲鹏

杨鲲鹏(蓬安县万和小学校 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有必要学习研究古诗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清晰透彻的理解古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代诗歌,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9-206-01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中国被称为诗歌王国。它们琅琅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人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读诗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很重要,没有诗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

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因此,给人阅读品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特别是小孩子学诗。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些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和厌恶心理,而老师呢,也就呆板的逐字逐句翻译,面面俱到、讲得很多、教的很滥,几句诗往往要上两个多课时。这样下来,诗的意境得不到体现,而且还很枯燥。诗歌是萌发情感的温床,是大力发挥想象力的精神世界,我认为要合理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激趣。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性,可从以下“声”“形”两方面进行。“声”指的是声音,“形”是指外观。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为例,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瀑布壮丽雄奇壮丽的景色,从而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那究竟如何在学习古诗之前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庐山瀑布的景象,并播放关于瀑布湍急的水流声,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之后再采用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们是否见过这么壮丽的景色,是否听闻过庐山瀑布。面对小学生而言,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并且活泼俏皮,他们可能认为这么美丽的风景不会出现在生活中,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进入古诗的学习,课堂效果会大大提高。声音和外貌的结合既可以满足小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可以使他们对枯燥乏味的古诗产生兴趣,是一个培养兴趣性较为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二、诵诗。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用读的形式让孩子去品、去赏。当然朗读也要有多元化、要有层次、有梯度。如:一堂优质课《泊船瓜洲》,老师先有感情的朗读,再是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正音后指名读并评价,又自由读(要求:读出节奏),男女生比赛读并评价,齐读(要求:读出韵味),再抽读,再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齐读。你看一堂课,他放开时间,给出时间,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让孩子熟读。通过孩子们的努力,基本都能读懂主要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品诗。古诗的意境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品出来的。老师不能让学生被动的理解诗句的意思,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主动去感受诗的意蕴,用心灵与作者对话。这样不但省去了教师大量的讲解时间,也使学生明白了如何用心去感受古诗的妙处,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古诗的时空距离,更让学生渐渐了解并热爱上中华民族的古文化。如《独坐敬亭山》一堂优质课:师:同学们,通过你们反复的朗读,能感受到李白当时写诗的心情怎样?生:忧愁、孤单。师:哪些词语能看出?生:飞尽、孤云……师:这样一座山,没有一丝鸟影,天上漂浮的孤云也不愿留下,给人一种怎样的心情呢?生:寂寞、沉寂、寂静……师:谁能理解此时李白的寂寞心情?生: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师:此时,李白一定有好多话要向敬亭山倾诉。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来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顷刻间,全班的同学都沉静在这迷人的意境中,仿佛他们就是李白,仿佛他们就是敬亭山,他们有太多的千言万语,一堂课就这样依依不舍结束了。课堂效果明显。因此,古诗不是看老师讲得精彩,孩子学得精彩,最关键是学生在课堂中要品味得够精彩!

四、绘诗。古诗中有诗、有画、有意境,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深刻的启示。有一位老师在讲《望天门山》一诗,是这样展开的,他先在黑板上画上一副天门山简笔画,再把学生带进课堂。通过同学们熟读课文后,分别用文中的动词来描绘图上景物的动作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的价值,通过古诗绘画的方式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此,不仅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也让学生得到了正确的审美标准。

五、创诗。诗歌是感情的种子,又是智慧的语言。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见解,老师不能以“填鸭式”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老师要别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比如:可以把一首古诗词改编成歌曲、“名句接龙”、绘画、讲故六、改诗。事等形式,这样就使得原本单纯以诗文为内容的文化通过相互整合多元化了。同时,也真正激活了学生的文化细胞和表演才能。

改写诗歌是情感的升华。比如,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改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

黄鹤楼辞李白之广陵

故人离别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影碧空尽,唯见江水随我流。

同是送别,朋友之间的这种难舍难分更显情意真挚。

总之,古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让古诗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如果一味追求成绩,一味的扎实基础,那么古诗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必将有所褪色。让我们常记屈原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教育的征程上为古诗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吧!

参考文献

[1]陈佩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不足与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2018

论文作者:杨鲲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杨鲲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