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金鹏 汪涛 杨伊林
国网宜都市供电公司 湖北省宜都市
摘要: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电网建设企业的材料选型实现了标准化的管理,通过工程项目一系列的流程,进行需求计划、选型、消耗、库存、成本控制等的规范化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化手段实现材料标准化的提升,从电网建设的角度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周期的材料选型进行标准化管理,实施集中、科学的管理。文章对电网建设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网络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网建设,材料,标准化选型
0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电建企业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来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的标准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在电建公司总部实现对多个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材料标准化管理,调整公司工程材料选型模式,将分散在各项目的中的材料供应业务独立出来,实施职能型集中管理。材料供应模式的变化将造成材料选择模式的变化,相对独立的各项目材料“型号不一”等问题将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材料管理需要以一体化思想、现代化手段实现材料标准化的提升。未来,电建企业将通过使用材料标准化选型,在公司各项目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变点库存为网库存,增强公司对各种物资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进而规范管理、强化制度,使项目间的材料供应得到有效控制,实现统一标准化。
1.建立电网建设材料标准化选型的基础
1.1建立完善的电网建设材料标分类管理制度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材料标准化管理应结合工程特点建立完善的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涉及的物资以装置性材料和消耗性材料为主,分类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施工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施工现场物资的有效分类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2明确电网建设施工现场的物资种类
在电力建设项目中,施工现场的物资数量较多、种类也比较繁杂,要想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整体效果,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物资进行有效分类是十分必要的。从当前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来看,在物资种类划分过程中,除了要根据物资本身的种类进行合理划分之外,还要根据工程特点,对施工现场的物资进行分类,做到合理分类集中保管,使施工现场的各种物资能够按照类别进行统一存放和保管,提高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根据工程特点,明确施工现场的物资种类,是做好施工现场材料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1.3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分类管理制度
考虑到电力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及复杂性,在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要建立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物资种类多,数量大,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将无法得到有效有序开展。具体到材料管理的实际,势必会出现物资分配混乱,材料管理盲目的问题,这将制约施工项目的有序进行。因此,在施工现场材料标准化管理中,管理者应根据物资种类特点,建立完善的分类管理制度,以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标准化管理能够种类清楚、属性清楚、管理措施得力。
1.4提高施工材料供应分类管理制度
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制定,除要合理考虑物资本身的类别和特点外,还要注重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与施工现场其他管理制度的结合,以及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的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注重这一点,才能保证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在完善性和全面性上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提高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使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便于实施,是保证施工现场材料标准化管理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这对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5及时调整电网建设材料标选型制度
为了提高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在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之后,管理者应将该制度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全面实行,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记录和评价。通过开展定期的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管理者应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为该制度的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只是开端,要想保证材料标准化管理制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还要通过必要的评价和调整,提高材料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为施工现场材料标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材料标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
2.加强电网建设材料标准化选型的措施
2.1要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标准化选型管理制度
将传统的质量体系认证与当前的标准化选型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改正过去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与实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电力标准化选型管理,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要求整合各建设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认证,具体做到:一是系统整理当前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和传统管理习惯;二是以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为主导,企业贯标认证体系作为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的保证和具体的实施;三是建立健全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各个环节中建设、监理、设计、施工方的监督制约机制。
2.2构建合理的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体系
电力建设工程有其独特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建设还是安装工程,都是从原材料为基础而进行分类组合的,最终形成使用功能的过程。这样,无论在事前准备、施工过程还是功能检验阶段,都是以时间和具体工序为主线形成实物工程的过程。因此,根据电力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体系。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时间和工序的发生为主线,形成的参建各单位项目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流程,体现了系统自组织的原则。
2.3加快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制度化
电力建设工程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首先就是制度化的过程。通过管理制度的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协调的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制度。各制度均有明确的效力规定,各单位及责任人职责明确、互为监督,从而形成了有层次、系统化的材料标准化选型管理体系。在一个有机统一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将优秀项目的智慧作为标本,通过制度的形式推广到众多工程项目遵守的具体质量管理行为。让项目人员更好地按照项目的规范工作流程,找对自己的位置,有法可依,使工作更顺畅。
2.4电力工程项目材料供应现场动态平衡
工程项目材料供应平衡是物资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和保证,是优化企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动态平衡是按照项目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施工阶段的物资投入,并对物资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以保证整个建造过程的均衡性、实现物资供应的动态配置、平衡协调和均衡投入的过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有机、紧密地结合物资投入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的计划与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使物资、人员均衡地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实现物资综合控制、工程项目均衡节奏性地建造,达到预期进度目标,实现精准物料管理,减少物资浪费,降低建造成本。
2.5引进先进的电力仓储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
落后的仓储设施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仓储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电力建设工程企业应当引进先进仓储设施设备,建立起一个全自动化的电力物资存储仓库,比如自动分拣机、自动搬运车和自动存取货架等,通过引进这些先进设备,提高仓库的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库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方便现场施工选择的标准化。
3.结论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电力工程的相关项目中,加强项目材料选择的标准化管理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实现电力行业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品质的生活要求,也要加强对电力标准化选型管理方面的改革,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进一步引起电力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淑珍.优化现代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的方案[J].技术与市场,2015,2.
[2]刘晓波.电力建设工程中安全建设和施工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
[3]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专项监管正式启动[J].设备监理,2014,5.
论文作者:裴金鹏,汪涛,杨伊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材料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物资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