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不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罗晓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用于人工流产不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缩宫素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推荐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流产不全;人工流产;米非司酮;缩宫素;疗效

人工流产是用来终止那些不具备妊娠意愿孕妇的妊娠过程的手术方式,一般适用于避孕失败以及合并不易妊娠疾病等妊娠类型。人工流产手术是通过人工方式终止胚胎发育,但是由于手术对患者子宫具有一定损伤,所以也引起了较多的并发症。多次进行人工流产手术会大大增加子宫出血、宫颈黏连、流产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一些未婚妇女因为多次进行人工流产,对子宫造成了严重的损伤,有的甚至终生不育。有研究证明[1],人工流产不全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缩宫素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试验,对比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6.4±2.7岁。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乙烯雌酚片进行治疗,患者在午饭后口服,2次/日,5毫克/次。

对照组同时肌肉注射宫缩素,10U/次,1次/日。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口服米非司酮1次/天,25毫克/次。3天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

1.2.3疗效标准

显效:子宫内残留物排出,证实为绒毛、蜕膜组织,阴道出血减少。有效:子宫内残留物部分残留。无效:流产不全无改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有1例呕吐,1例腹痛;研究所中有1例恶心,1例腹泻,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为4.0%,相比较不良反应率无显著统计差异(P > 0.05)。

3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是指通过人工方式终止妊娠过程的手术措施。人工流产也叫做妊娠终止,一般指的是妊娠3个月以下进行的妊娠终止措施。人工流产包括手术或者药物两种方式,药物终止妊娠效果较为缓慢手术方式更加直接彻底,但是人工流产手术对孕妇的创伤较大,容易引起较多的术后并发症。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升以及自由恋爱观念的深入人心,目前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低龄孕妇的比例显著提高。由于孕妇出于害羞等心理,导致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恰当有效的人工流产手术,所以提高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旦手术效果不佳,就会引起多种妇科疾病,例如宫颈黏连,流产不全,子宫内膜炎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导致终生不育[2]等,所以必须提高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科学有效性,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对妇女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人工流产不全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对女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在流产后会有很长时间的阴道出血并发症[3],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身心健康,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而且长时间的阴道出血会提高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因此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如果使用宫腔操作的治疗方式会提高子宫感染以及子宫穿孔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特别是具有多次人工流产史以及子宫穿孔的患者更不能通过手术清宫予以处理[4]。临床上治疗人工流产不全常利用药物治疗方案,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同时采用乙烯雌酚、缩宫素、米非司酮等药物将宫腔内的残留物排出,能够大大减少手术的创伤,并且降低并发症率。

乙烯雌酚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药物,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研究中都使用了该药物作为基础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了缩宫素,该物是从动物的垂体后叶中提取出来的,经过了人工加工合成,具有提高子宫肌肉收缩力的作用,是临床上常用来进行催产的药物。对于人工流产不全患者使用缩宫素仅能够提高子宫局部的活动,对整个子宫没有明显作用,而且不能够扩张子宫宫颈,因此排出宫腔内残留物的作用较为有限。己烯雌酚是一种非甾体的雌激素,它能够达到提高子宫肌层对于缩宫素所产生的敏感性。乙烯雌酚多和缩宫素连用能够增强对于子宫的作用,提高子宫收缩力度,尽快排出宫腔内的残留物。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药物,它能够对子宫的蜕膜组织产生作用,与孕酮受体结合后使子宫的血管发生充血和水肿变化。与此同时,米非司酮可以进一步诱导子宫内膜发生坏死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内源性前列腺素,有助于提高子宫收缩力度,并且对宫颈进行软化扩大宫颈口从而促进残留物排出。米非司酮可以让子宫绒毛变性坏死,促进子宫壁和宫腔残留物脱离。研究组中联合使用的缩宫素和米非司酮提高了流产不全的治疗效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子宫内膜转为分泌期,增加了子宫内膜间质的紧凑度,提高了子宫内膜血管的收缩能力,有助于恢复子宫内膜[5]。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不全,要综合考虑宫腔内残留物的时间以及残留物的径线和孕妇的孕龄,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炎或者径线较大,都会导致药物治疗的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米非司酮联合缩宫素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流产不全,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翠兰,陈敦金,生秀杰,等.超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超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47(10):764-768.

[2]钱金凤,经小平,武淑英,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21(7):505-509.

[3]吴伟英,谭广萍.早期妊娠流产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对两种激素受体损害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6,40(29):2931-2932,2935.

[4]王英,庄亚玲,陈绣瑛,等.影响早孕药物流产结局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19(11):680-683.

[5]涂红勤.共轭雌激素、米非司酮和米素前列醇配伍治疗稽留流产[J].天津医药,2016,41(1):77-78.

论文作者:罗晓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  ;  ;  ;  ;  ;  ;  ;  

人工流产不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罗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