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赖丰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赖丰绯

赖丰绯 广西梧州岑溪市实验小学 543200

【摘要】合作学习已成了新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展示教师和数学课程的魅力以及对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系统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积极地运用到现实课堂教学中来,积极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3-009-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为缩小优差生间的差距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认知合作规则,让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更加科学有序、健康合理,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中的做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均衡分组,一般安排 4—6 人一组,好、中、 差(即 A-B-C)分层组合。分组要灵活,组内分工要明确。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较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担任。组长按学习的要求,组织小组成员交流、讨 论、争辩等。在小组内,学优生要明确责任,切实有效、坚持不懈地结对子帮扶学困生。教师要适度给他们“加担子”,不吝奖励。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优生学习和帮扶的积极性,对于班容量大的班级,也能减轻教师的辅导负担。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轮流让每个成员当一当组长,展示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体验一下成功的喜悦。在每次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发言顺序一般为C-B-A 逆向顺序。发言过程中,培养学生听和说的习惯。在聆听的时候指导学生不急躁、不起哄、不抢话,抓住讲话人讲述的重点。说的时候要考虑说的内容、条理、简洁。教师可按照发言人的等级和回答质量给出相应的评价分数,重奖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采用小组捆绑评价的竞争原则,在小组评价中,每个小组为一个整体,同荣辱,共进退。

班内制定各种评价量规,每个小组必须明确量规的使用和实施办法。这样各小组才能在公平原则下自觉遵守,客观量化考核与监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各组侧耳倾听、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 在巡视中就如何清楚明白地表达交流等巧妙指点,有针对性地耐心细致辅导,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合作学习的效虑。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参与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教师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明确,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围绕实质性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从而使问题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新颖、困惑,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在探求知识的过程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保持的强度,使他们的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和训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发挥合作功能,把握合作学习时机

1.预习合作

课前预习,可以淡化教学难点,减轻课堂教学负担。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布 置一定的预习题,如小组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组内交流,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课堂合作

在课堂学习时,学生常会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这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应先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在充分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结合小组其它成员的思路,常常会相互受到启发而豁然开 朗,茅塞顿开,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课外拓展合作

数学无处不在,它在课本里,也在生活中。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师统一调控的,要想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就必须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数学的世界。课外的生活是学生合作学数学、用数学的广阔时空领域。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良好交流,亲自体验到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商讨出各小组认为比较好的意见,来表达话题的思想,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合作解决问 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合作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 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编号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小组编号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 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与的平衡度。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对他们的丝毫进 步都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我们要积极地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深入数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到现实教学中来,从而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慢慢地养成自主性的学习、平等间交流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在有效、系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形成自主能力,积极教学促成师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改革本身也会有很多阻力,只要我们锐意进取,有精益 求精的思想,在课改中不断探索,不断提升,定会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2002 年第 3 期

[2]《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育》2002.12

[3]《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3

论文作者:赖丰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论文_赖丰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