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_庄燕萍,吴俊梅,张敏,应慧华,殷慧,苏晓佳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201600

摘要:目的 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状况,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4年6月-12月 选择上海某三家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冠心病患者300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将患者按年龄分成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7份有效问卷中有98例具有抑郁情绪,占总例数的34.15%;其中轻微至轻度抑郁患者占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69.39%;中至重度抑郁患者占24.49%;重度抑郁患者占6.12%。结论 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率高,不同年龄段患者均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程度不同。抑郁情绪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有目的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势在必行,从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关键词:冠心病;不同年龄段;抑郁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年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变化,使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增多,发病率和死亡率近30年来正迅速增加[1],心血管病的医疗、预防、保健已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尤为突出。

CHD 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种身心疾病。它发生后常出现复杂的心理反应,临床上多表现为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其中抑郁的发生率最高,对患者的影响也最突出[2]。在众多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抑郁已被确定为影响冠心病病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

据加拿大的Fleet等报道: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合并焦虑、惊恐等不良心理因素,必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明显增加心血管并发症和心源性猝死[4]。当患者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时,其应激因素会引起身心疾病,对CHD 患者疾病的恢复和稳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5],使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躯体症状[6]。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4年6月-12月 选择上海市某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300名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入选标准为:1.患者年龄18周岁以上成年人。2.CHD诊断标准按美国心脏学会ACC/AHA制定的标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实验室检查而确诊。

3.有一定的理解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4.自愿合作填写调查问卷。5.意识清晰,无严重的其它系统疾病及精神障碍。6.对象分组 44岁以下为青年组,45-59是中年组,60岁以上是老年组。

剔除标准为:1.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2.既往有精神病史者3.有智能障碍者 4.资料填写不完整者5.文化程度过低者

二、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

2.1.1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其其内容包含:精神病性情感症状(2个项目);躯体性障碍(8个项目);精神运动性障碍(2个项目);抑郁的心理障碍(8个项目)。

2.1.2问卷评分 每项问题后有1-4级评分选择:1)很少。2)有时。3)经常。4)持续。从1)-4)分别按1-4计分,但项目B2、B5、B6、B11、B12、B16、B17、B18、B20为反向评分题,按4-1计分。由被试者按照量表说明进行自我评定,依次回答每个条目。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我国以SDS标准分≥50为有抑郁症状。计算其程度: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积分/80。结果: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

2.1.3资料收集 问卷采用一对一形式发放,在填写问卷前让每名被调查者了解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方法、形式以及保密原则,取得理解和配合,尊重并保护每一名被调查者的权利,对有疑问者当场予以解答,问卷完成后当场回收。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经整理、核查后剔除缺失条目大于50%的13份问卷,实际得到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95.7%。

2.2.资料分析

将所收回的有效问卷,计算总分以及各个部分得分,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运用Excel和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和研究目的,制订分析策略,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果。

三、结果

3.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有287例冠心病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59.59±13.47岁,其中抑郁人数为98人。

1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率

结果显示共有98例患者具有抑郁情绪,占总例数的34.15%;见图2-1。

3.2.2.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情况

结果显示,轻微至轻度抑郁患者有68例,占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69.39%;中至重度抑郁患者有24例,占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24.49%;重度抑郁患者有6例,占抑郁情绪障碍患者的6.12%,说明在发生抑郁情绪的冠心病患者中轻度至中度抑郁的发生率较高,重度抑郁的发生率较低。见图2-2。

3.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情况

4.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

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组发生抑郁的患者中轻微至轻度抑郁、中至重度抑郁、重度抑郁发生抑郁的患者人数分别有8、3、1人,分别占青年组抑郁总人数的11.1%、4.2%、1.4%;中年组发生抑郁的患者中抑郁程度从低到高患者人数分别为21、13、3人,分别占该组抑郁总人数的21.9%、13.5%、3.1%;老年组发生抑郁的患者中抑郁程度从低到高患者人数分别为39、8、2人,分别占该组抑郁总人数的32.8%、6.7%、1.7%,说明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三组年龄段患者中轻微至轻度抑郁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中至重度和重度抑郁的患者比例。见表4-1。

表4-1 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

抑郁自评表分值

四、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其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我们在重视患者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还应引起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进一步关注,了解当下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减少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后,抑郁情绪的存在可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生命质量不高、治疗效果不佳等不良后果。临床工作中,我国医务人员、患者本人及家属都较重视冠心病内科躯体治疗[7],却忽视了患者心理稳定等相关心理行为方面的干预。抑郁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不容小视,在重视生理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应更多的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护士只有了解抑郁产生的原因才能为患者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身心恢复。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287例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调查,描述了CHD患者的抑郁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CHD患者有34.15%存在抑郁情绪,其中其中轻微至轻度抑郁患者占69.39%;中至重度抑郁患者占24.49%;重度抑郁患者占6.12%,不同年龄段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

抑郁情绪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有目的的开展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3.

[2]施慎逊,陆静.老年冠心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7.

[3]刘雅楠,林平,刘国杰,孙淼.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存在的问题[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0).

[4]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2):89

[5]姚卫兵.冠心病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N].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6]张颖,郜玉珍,刘晓英.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8(6):227.

[7]邓必勇,崔建国,李春坚等.住院冠心病患者1083例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相关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295-304

论文作者:庄燕萍,吴俊梅,张敏,应慧华,殷慧,苏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_庄燕萍,吴俊梅,张敏,应慧华,殷慧,苏晓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