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作文教学论文_王颖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论文_王颖

◆ 王 颖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泊头镇实验学校 25680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核心任务的话,那么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语文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应看到,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仍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为数不少的教师在作文教学观念、方法、方式上存在着偏差,以至多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一直未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当前中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有了“厚积”才能“薄发”,方可“下笔如有神”。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就犹如“源头活水”,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

一、投身社会,感悟生活

社会本身是由有情感的人构成的,即便自然景物也是风月有意,草本含情,山河显志。学生积极投身生活,投身自然,生活的色彩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无论是崇高的、悲壮的,还是卑鄙的、丑陋的,都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指向,形成他们对社会、对人事的基本看法。这种基本看法、态度长期积贮、不断思考,学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捕捉灵感的基本条件。当他在一定环境下把自己感受到的经验和观点向他人倾诉时,文思泉涌,情真意切,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而不再是“腹中空空如也”。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游观光、参观市场工厂、访问英雄模范、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而且也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积累了材料,培养了作文的兴趣。

二、语言积累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语言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达到这一目标,那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文智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语言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地积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中要善于学习语文的语言材料:(1)富有表达力的的词语,如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描写山川河流、自然百态的词语,还有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完每篇课文后,要鼓励学生把诸如此类的词语抄写下来,并学会在平时的口头表达和写作中灵活运用。(2)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如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积累这类语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学习表达,还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观察。(3)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如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等句子。积累这样的词句,不仅能使学生领悟语言的修辞方式,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习怎样进行联想和想象。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花、春草、春风的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使得全文的语言非常优美。(4)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如让学生摘抄培根《谈读书》中“读书可以怡情,可以傅彩,可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用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等语句,可以提升学生对人或事物的认知水平,思维更具有深度。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本身就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当然,语言积累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还应放眼课外学习的资源。教师应积极鼓励并帮助学生多读各种有益的课外书籍,包括中外名著、报刊、杂志,从中积累有价值的词句。理解了的语言在记忆仓库中处于激活状态,才能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如泉涌,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几年来,我一直要求学生每一天积累两、三个好词句,背诵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片断,并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成果交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情感积累

情感,不仅是热爱母语的情感,还有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还有人类共同的高尚情感,如富有同情心、爱心、真善美等。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真人,从童真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中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在指导表达时,既要指导学生做到语言表达的流畅,又要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情真始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纷繁生活。“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语文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多彩的生活景象中无不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积累多了,写作情感就多了。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注重写作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打开写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使学生作文充满真情,使整个作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