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社会,人们对于电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此背景下,对于电力系统中最核心的变电运行的要求将会不断提升,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的变电运行质量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我国截止到目前都没有形成针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该种缺陷使得变电运行过程中将会出现大量安全隐患,继而极大地降低用电服务的基本质量。基于该种原因,现在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防治方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问题;方法
作为电力设备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的核心所在,变电运行的基本任务是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具有多种设备,在此过程中出现危险和安全隐患的几率较大,并且安全问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变电运行作业过程中,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并且对电网的基本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快速找寻出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针对相关问题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计划,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1.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多种安全隐患
1.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极大的推动了变电运行管理体系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变电运行技术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缺陷。当前我国的店里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企业还建立了自身的运行管理系统,但是总体来说,变电运行管理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准依然较低,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缺陷和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变电运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继而对变电运行过程中的隐患因素难以进行全面控制,更会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1.2 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故障隐患
在变电系统中,由于大量变电设备的存在,使得设备整体的运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继而造成设备运行故障的大量出现,最终对变电运行质量产生影响,引发变电运行设备故障的因素极多,但是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变电运行设备在出厂之前便已经存在缺陷。目前市面上能够提供变电运行设备的厂家极多,而这些产品的质量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倘若对于设备类型的选择不够合理,或者设备在初始状态下便已经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在后期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也不能避免设备运行故障。二是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维护和管理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变配电系统已经属于电力系统的最末端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继而使得设备自身出现老化问题,如果在后期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支持,其不但会极大地降低变电运行设备使用的寿命,更会大大提升设备故障产生的记录,继而对变电运行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1.3 变电运行系统受到小动物的影响
在地下变电站中,常常会出现白蚁、壁虎、猫以及老鼠等多种小动物,其将会对站内设备的基本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在秋冬季节,小动物的活动更为活跃,壁虎极其容易进入主控室内电缆沟的槽缝等多种缝隙,其将会对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夜猫则喜欢爬上变压器取暖,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相间短路;老鼠会通过镂空或者已经破坏的电缆沟进入到地下电缆沟,继而对电缆造成破坏。上述多种小动物的过分活跃,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更会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起居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1.4 天气引发的安全问题
在变电运行的影响因素中,天气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雨水和雷电较多的夏季,倘若操作人员对子端子箱和机构箱等多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难以挽回和弥补的后果。在秋冬季节,因为天气极为寒冷,气温骤降,使得充油设备出现油面过低和导线过紧的现象。倘若设备处于早晚温差较低的干燥地区,那么设备更会出现污闪、漏油、漏气等多种问题。另外,在大风天气里,因为杂物的缠绕作用而使得线路短路。在大雾天气中,在设备中常常会出现闪络现象。上述存在的多种危险情况将会对变电运行产生深远影响,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和应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于安全隐患产生原因的分析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作为一项极为危险的工作,变电运行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极高的危险系数,在此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而这些措施不但包括硬件的安全防护,更囊括管理制度的健全。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从而使得变电运行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2.2 设备自身过于陈旧落后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重视设备引进,而忽视维护的问题,该种错误理念将会使得实际工作中的绝大多数设备都存在超期使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安全问题也会更多。
3.对于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危险防范
3.1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严格实行安全管理机制
在电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辖区内变电运行的实际情况,继而形成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应当同时囊括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充分落实岗前培训机制,要求所有运行操作人员都能够咋上岗之前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二是必须充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保证所有的变电安全运行责任都能够落实到个人,继而保证所有人都能肩负起自身的职责,最终实现全体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三是形成人性化的奖惩机制。对于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排除安全隐患的运行管理的人员,必须给予适当的奖励。相反对于部分忽视安全隐患的人员,则必须严格惩处。
3.2 强化针对变电运行的监控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应当建立起运行监控中心,通过自动化监控系统强化对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继而为后续的故障隐患诊断和维修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另外,在不断强化变电运行监控的同时,应当通过状态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设备的日常巡查,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和采集,更早发现潜在故障,继而实现早发现早解决的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故障所造成的的变电运行系统损失。
3.3 避免动物对于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影响
一是在高压室和开关室以及蓄电池室等通风百叶窗上,必须加装避免老鼠进入的不锈钢网;二是对于高压开关柜和机构箱、空调孔洞以及多种电缆穿越的区域,必须针对相关空洞,通过防火有机泥和防火板等多种高性能物质对孔洞进行修补,从而避免小动物进入高压柜或者端子箱中。三是必须保证配电室地面电缆沟盖板的完整性,以避免小动物进入其中。
3.4 提升设备的抗污闪能力
一是借助RTV防污闪涂料进行预防。该种涂料属于有机硅橡胶,经过化学物理改造之后形成极强的防水性。在潮湿天气中,即便遇到雨水或者露珠接触图层表面,也会立刻编程水珠滚落,在此过程中并不会形成连续的水链或者铺开成水膜。
二是借助合成绝缘子进行绝缘处理。爱中物质主要成分为硅橡胶和芯棒、护套以及两端的联结金具构成,其自身类似于RTV,具有极强的防水性和耐老化以及耐腐蚀性。在变电站的母线上使用该合成绝缘子,能够产生安全系数高、端头密封严密和防止潮气侵入,提升设备的抗污闪能力,减轻电晕损害等多种优势。
三是对设备进行定期清理。在常规运行过程中,变电站最常发生污闪的时间基本集中在12月底到第二年的3月,基于该种原因,应当在该段时间段内加大对设备的清扫,避免因为污渍的积累造成污闪损害。
4.结语
对于电力运行系统来说,电网运行的安全以及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生存都会受到变电运行质量的影响,而高质量的变电运行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此,必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排除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变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洪彬彬.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潜在问题与防范方法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192.
[2]方健,丁苏,陈章山,王璐.变电站电气设备现场耐压试验的实践经验探讨[J].电子世界,2015,(24):77-78.
作者简介:罗绍锋(1995-),男(壮族),广西隆林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变电站运行工作。
论文作者:罗绍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过程中论文; 设备论文; 变电站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在此论文; 电缆沟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