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论文

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论文

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

刘法威 杨 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 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加之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城市优先政策偏向,乡村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以单一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乡村相对衰落,乡村亟待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分析乡村衰落原因的基础上,从外部拉动力、内部推动力和协同驱动力方面研究了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并从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方面探讨了乡村转型的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结构与功能转型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乡村转型;乡村振兴;动力机制;实现路径

引 言

传统乡村作为提供农产品和村民居住的独立地域系统,经济和社会结构单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城乡差距拉大,农村逐渐相对衰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国家及时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转型的过程也是乡村不断重构的过程,对于乡村转型和乡村重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讨,张泉等(2006)认为乡村重构是通过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而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1];龙花楼(2017)认为乡村重构是乡村为了应对内外部要素的变化,通过人为的控制和干预,实现对生产要素与非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构乡村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布局[2];屠爽爽等(2019)把乡村重构归结于自下而上的内部要素碰撞和自上而下的外部拉动,并通过内外多个主体的主动干预,实现乡村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转变的过程[3];刘彦随(2007)认为乡村转型本质上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主要改变传统的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达到城乡与社会和谐统一[4];王艳飞等(2016)研究表明乡村转型是乡村主体利用内部资源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中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投资带动是乡村转型的主驱动力,并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影响[5];周英(2014)以我国西部地区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构建转型测度指标模型,认为乡村转型涉及人口、经济、空间三种结构的转型,最终实现乡村向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和空间一体化的转变[6]

综上所述,乡村转型是乡村为了应对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涉农生产要素加速向非农化方向转移,主动对乡村社会经济和空间布局进行重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制度、就业结构、城乡与工农关系等方面的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协调与融合,以实现乡村自身发展的过程。乡村转型是在乡村内部要素重构的基础上实现的,转型的过程也是重构的过程,重构是转型量的积累,而转型是重构质的改变。目前学者们对乡村转型进行了较多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当前研究多集中在对某一地区的乡村转型进行定量研究,缺乏对乡村重构和转型的推动力量以及如何实现乡村转型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分析乡村衰落原因的基础上,从外部拉动力、内部推动力和政策驱动力方面研究了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并从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转型方面探讨了乡村转型的实现路径,对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乡村结构和功能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广义切比雪夫函数因设计灵活而广泛应用于现代滤波器的设计中,与传统的逼近函数相比,广义切比雪夫函数能够通过指定任意有限频率的传输零点[1],来增加带外抑制、提高通道选择性、减小滤波器体积。

一、乡村衰落与乡村转型

传统的乡村主要承担提供农产品和农村村民居住以及生态保障的功能,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相对单一,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的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下降,经济和社会发展滞后,甚至出现了“乡村病”现象,乡村相对衰败,乡村转型势在必然。

语文学科的开设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语言文字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全面性和能动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所谓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之间的争执,因此可以了解到无论是在理论的教学中或者是真正的实践中,其都能获得高度的重视和肯定。

如图4 所示,实线是(s,p,o)的所有有效时间,虚线是要删除数据的有效时间。情况1:[start,end]包含[t1,t2],或者相等,直接删除(s,p,o)[t1,t2]记录;2:(s,p,o)在[t1,start-1]的时间内有效,修改记录(s,p,o)有效时间为[t1,start-1];3:(s,p,o)在[start,end]的时间内无效,删除操作不用执行;4:(s,p,o)在[t3,start-1]和[end+1,t4]时间内是有效的,修改记录(s,p,o)有效时间为[t3,start-1],再插入一条记录(s,p,o)[end+1,t4]。

(一)乡村衰落及其原因

乡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比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具有先天的弱质性[7],容易形成生产要素向二三产业集聚的状况。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其稳定性易受影响,且农业生产需要土地,而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数量固定,供给几乎没有弹性,不可以通过人为生产扩大供给;农业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农业剩余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在一二三产业间利益分配过程中极易形成不公平;农产品消费连续性与生产季节性、周期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农产品价格信号非常容易发生偏差,对农产品的扩大生产和投入产生错误的市场导向,农产品阶段性生产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在最终交易中农业易处于不利地位;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每个人的消费量比较稳定,需求弹性小,很难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而增加农产品的消费,农业扩大再生产受到消费制约;农业生产周期长、资本周转慢和资本投入大的生产本质,导致农业的投资效益比较低。农业在生产、消费、分配、交易中的这些特点,使得农业不易扩大再生产,农业增收缓慢,难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无法与二三产业快速蓬勃发展相比较,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相对缓慢增长甚至停止,造成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传统农业社会的乡村发展出现滞后。农业弱质性还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农业不强、农民不富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的内卷化,例如,乡村产业结构仍以提供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为主,结构单一,而农产品的附加值主要产生在深加工、包装设计、物流和销售等环节,农业产业链短,增值收益低,与二三产业联结不紧密,甚至脱离二三产业发展,导致农业的高附加值部分远离乡村,乡村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相对下降,城乡进一步分离,加剧了农业经济地位的下降趋势,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相对衰落。

乡村衰落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世界发达国家也经历了由乡村衰落到转型振兴的过程。深入探讨乡村衰落的原因,是理解当今城乡关系、乡村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转型的起点。乡村衰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探讨。

乡村衰落的间接原因是乡村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我们国家正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要素向城市的集聚,减少了乡村发展的机会,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边城市快速扩张和发展,一边乡村生产要素的流失而空心化,城乡差距扩大。长期以来,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得城市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另一方面,乡村农业生产率低,对劳动力需求有限,农业生产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进一步推动劳动力离土离乡向城市转移。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空间上,经济发展总是部分地区首先进入快车道,而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增长极一旦产生,对周围生产要素就具有集聚作用,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就是大大小小的增长极,作为增长极的城市,由于经济收益高,不仅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同时也吸引了城市资本和乡村资本向城市集聚。城市二三产业发达,土地收益率高,农业比较效益低,农地收益率低,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也向城市集聚,我国对用于二三产业的建设用地实行计划指标分配控制的管理方式,建设用地指标有限的情况,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都会把土地指标主要配置到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越是容易获得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形成土地要素向城市集聚。同时,相对于农村,城市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进一步吸引经济富裕的农村人口在城市购房置产,就业定居,形成富裕人口的相对集聚,也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本大量流失,农村人口老弱化,农村住房空置化,加剧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总之,作为增长极的城市对乡村生产要素具有集聚功能,城市繁荣的背后是乡村走向衰落。

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乡村转型的内部动力,也是乡村转型的根本动力,是乡村转型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造成乡村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缓慢,农村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越来越显现,乡村转型振兴是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首先,传统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农业自身急需现代化,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不断推进,推动农业现代化,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农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其次,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但农村仍有较为充足的剩余劳动力,乡村劳动力做强农业的同时,需要就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率,提升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这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乡村转型

农业生产和消费的特点,使得农业难以像二三产业那样快速地扩大规模,提高收益,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收益相对下降;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镇对生产要素具有集聚作用,使得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转移;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及其城市优先发展政策,城进乡退,人为地加剧了城乡差别。以上原因导致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乡村逐渐衰落。但是乡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持续衰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国家很难持续稳定发展。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发展,国家的复兴离不开乡村的振兴,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型势在必然。

乡村与城市作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城市的繁荣不能以牺牲乡村发展为代价,乡村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摆脱乡村衰落的必然选择。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积累,乡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生产要素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集聚,促进了城市快速发展,在经济迅速成长40年之后,我国社会整体由小康奔向富裕,社会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成为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城市不仅具备了反哺农业农村的能力,城市的扩散效应也在不断加大,实施乡村优先战略,推进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和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时代主题。

二、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

随着现代化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部分城市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城市的迅速发展增强了城市对乡村的吸引力,一方面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改变了原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另一方面,城市对生产要素不仅具有集聚效应,同时具有扩散效应,随着城市自身现代化程度的加深,扩散效应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为二三产业向邻近乡村扩散,城市生活方式向乡村扩散。农民工在进城就业获得高于农村收入的同时,也会受到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城市现代文明思维方式的影响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不断迁移,必然带来了城乡之间的广泛交流和互动,城市的现代化必然深刻影响乡村,成为诱发和拉动乡村转型发展的外部动力。城市的快速工业化,先进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乡村扩散,一方面提升乡村农业的生产效率,让更多的农民从农业劳动中释放出来,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城市对乡村的扩散推动了农村工业化,拉动乡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链不断拉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教育、交通、社会保障等获得大幅度的提升与改善,城乡差距的拉大,加速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乡村的竞争力逐渐弱化,倒逼乡村转型发展。城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城市病的产生,市民在享受较高收入和城市较完善公共服务的同时,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压力和城市生活环境与乡村的差距,使得越来越多的市民对乡村的优美环境和休闲放松产生需求和向往,周末和节假日到乡村享受乡村风貌越来越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市民这种消费需求拉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外部动力。

(一)乡村转型的外部拉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乡村转型本质上是乡村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从根本上逐步扭转乡村发展落后的局面。乡村是在外部拉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作用下,通过国家政策强力保障,以“高位推动”的方式实现转型[8],把推动乡村转型上升为国家意志。

(二)乡村转型的内部推动力: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乡村衰落的政策原因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的“城市优先”政策。长期以来,国家为了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政策,不公平的发展政策是导致乡村发展落后的政策原因。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基本积累,国家为了迅速壮大工业发展,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完成农业剩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国家以低于农产品价值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和以高于工业品价值的价格出售工业品这种方式,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通过掠夺的方式获取农业资源,从而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农业支持工业的结果是农业自身资本积累不足,农业生产方式长期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缺乏发展后劲。与农业支持工业政策相配套的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户籍壁垒,造成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向城市进行转移,实现人的城镇化,使得大量农民工成为候鸟式劳动大军,在城乡间迁移,既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也不利于农村真正发展。户籍背后捆绑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的巨大差距,城乡之间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农民无法获得同市民一样的优质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医疗保障和交通设施等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未能实现均等化,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形成市民与农民地位的差异,进一步加剧城乡分割和二元对立,造成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加剧乡村的衰落。

(三)乡村转型的政策驱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转型促进乡村人口就业结构转型,产业是乡村转型的基础,没有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无从谈起,产业转型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本流入农村,吸引更多的乡村精英留在乡村,为乡村转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以其特有的社会资本获得外部资源,促进乡村经济发展[9],促进乡村就业结构转型。产业转型推动就业结构转型,但更需要农村劳动力主动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乡村就业结构。我国农村有5 亿多人口,农业劳动力将近2 亿,大约占劳动力总数的26%,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仅占3%到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和比例都过高,乡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急需推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型,鼓励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改变劳动力就业依赖农业的状况。国家提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双轮驱动战略,就是要推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乡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转型,需要加大对乡村人力资本的培育,乡村转型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离不开高素质的产业带头人,政府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已逐步加大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但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尚未出现,乡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缺乏、劳动力总体素养不高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首先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打破城乡教育两极分化的体制束缚,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接轨;其次要积极推动开展满足农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能力;再次应完善返乡农民就业创业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返乡再就业创业的政策优惠,降低创业所需金融、市场、土地等要素的准入门槛,加大对返乡回流的扶持力度,促进乡村就业结构转型。

三、乡村转型的实现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是乡村转型的基础与源泉。传统乡村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业竞争力较弱,乡村转型必须摆脱对农业的过度依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转型。首先推动农业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发展,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依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激活农业生产要素,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上,合理调整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生产比例,避免阶段性产能过剩与供不应求,增强市场适应性;产品结构上,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推广农业智能化、信息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向好向优发展;品种结构上,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打造农业品牌效应,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在经营方式上,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是农业比较收益低,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结构转型是乡村转型的基础。发挥乡村优势和农业基础作用,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路径。一二三产业融合可通过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两种方式实现,横向融合,通过二三产业在生产技术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实现农业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打造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农业新业态,进一步激活面向以城市消费者为主的农村市场,实现与城市功能互补,为城市提供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纵向融合是通过打造生产、供应、销售于一体,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削弱农业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特有的弱质性,推动二三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转型能够促进乡村就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型。

(一)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转型的实现路径是什么,这是实现乡村转型、推动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乡村转型主要是乡村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乡村功能和结构的调整,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转型,推动产业、人口、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是促进乡村转型和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就业结构转型:培育乡村人力资本,推动乡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随着国家对城乡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村发展逐渐被提升到优先的位置,近年来相继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旨在大力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是把农村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政策上给予强大支持和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家提出推动城乡功能互补和城乡融合发展及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2019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 号)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加快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乡村转型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政策基础。由城乡二元分割到融合发展符合我国历史城乡关系发展规律,我国城乡差异一直制约着我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是新时代城乡关系政策发展的内在诉求与必然逻辑,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城乡关系和实现乡村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优先的相关国家政策及其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使各相关部门形成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推动乡村转型,还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整合乡村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部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转型发展。

(三)土地利用结构转型:重构乡村“三生”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土地为农业现代化和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资源载体,同时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地,土地的利用变化反映经济社会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反映经济社会结构,乡村转型需要土地利用策略的调整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型,以适应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乡村主要为经济生产、人民生活提供空间,同时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乡村土地利用应合理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转型的方向是通过土地的集中利用和要素合理配置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与集约高效,从而转化为更多的资产和资本,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三生”空间的优化[10]。应继续推动农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重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对土地利用显性控制,盘活乡村低效工业用地,提升乡村生产用地效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对“空心村”土地利用整治,改变乡村用地“散、乱、空”状况,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生活空间质量;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合理规划乡村生态空间,推动土地利用结构转型。土地利用结构转型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应完善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用地的制度安排,并予以支持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用地配置政策[11],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资本化,提高土地增值收益;推进宅基地制度市场化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宅基地改革成为推动乡村转型发展、活化乡村的关键

段玉裁注:“《汉律历志》云:‘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说商贾》云:‘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按,《粊誓》:‘我商赉女’,徐仙民音‘章’,此古音也。从外知内,了了章箸曰商。”

结 语

乡村是集社会、经济、自然于一体的地域系统,传统乡村仅仅承担提供农产品和村民居住的功能,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加之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城市优先政策偏向,乡村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导致乡村发展滞后。乡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承载着近40%的人口,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仍然是必须重视和面对的问题,新时代下的乡村亟待转型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乡村转型既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解决乡村发展动力的基础性工程。乡村转型的动力主要有来自外部的拉动力和来自内部的推动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驱动力,乡村转型应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转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最终实现乡村的全方位振兴。

①刘守英.人大教授刘守英:宅基地改革是止住乡村衰败的关键[DB/OL].( 2018-01-07). 第一财经,https://www.yicai.com/news/5389809.html。

1.2.1 对照组 使用常规冠心病治疗与护理方法,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按照常规要求实施护理操作[4]。

参考文献:

[1]张泉,王晖,陈浩东.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8-30.

[2]龙花楼,屠爽爽.论乡村重构[J].地理学报,2017(4):563-576.

[3]屠爽爽,龙花楼,张英男,等.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J].地理学报,2019(2): 323-339.

[4]刘彦随,王仰麟,傅伯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 563-570.

[5]王艳飞,刘彦随,李玉恒.乡村转型发展格局与驱动机制的区域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6(5): 135-142.

[6]周英.中国西部乡村——城镇转型的动力机制、模式及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4.

[7]陈学云,程长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必然与实证判定[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 91-100.

[8]贺东航,孔繁斌.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11(5): 61-79.

[9]郭珍,刘法威.内部资源整合、外部注意力竞争与乡村振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102-108.

[10]龙花楼,屠爽爽.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J].中国土地科学,2018(7): 1-6.

[11]刘振伟.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18(9): 4-9.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254(2019)05-0083-06

收稿日期: 2019-03-16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竞争与制度交互下的农村宅基地治理:行为分析与绩效评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J2019A0654)

作者简介: 刘法威(1971—),男,管理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土地经济和土地制度研究;杨衍(1994—),男,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 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

(责任编辑 单丽娟)

标签:;  ;  ;  ;  ;  

乡村转型的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