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述评(续)_图书馆论文

当代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述评(续)_图书馆论文

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述评(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高等学校论文,当代中国论文,图书馆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在经历了始自70年代后期的起步、试验、探索阶段后,1988年,整个行业系统进入到一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988年9月, 全国高校图工委秘书处曾在北京召开“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经验交流会”并同时举办了“高校图书馆计算机成果展示会”。参加成果展示会的有15个省市自治区的23个高校馆,展示演示的43个图书馆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包括采购、编目、流通、联合目录、汉字编码、情报检索数据库和集成系统,显示了1978—1988年10年中,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取得的成绩。但当时整体状况的评价不高,全国106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中,平均每3.5个图书馆才有1台微机,近4/5的学校图书馆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处于空白;整个高校图书馆系统缺乏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的规划和协调,这项事业的推进还缺少有力可靠的政策指导和经济支持。这次经验交流会上,广大图书馆工作者中更明确地取得了共识,高校图书馆要真正实现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过渡,必须以图书情报工作自动化网络化为中心。为加快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促进现代技术手段在图书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和开发,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下设立了现代化技术委员会,作为对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现代化建设进行技术咨询、研究和指导的组织。以1988年9 月召开全国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成果经验交流会、展示会和成立技术委员会为标志,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进程。

到1991年底,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已配备有小型机和超级微机共57台,微机747台,较1988年增加近一倍和一倍多, 共有各级各类计算机应用人员796人,比1988年增长72%。

“八·五”计划期间,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最显著变化之一,就是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取得的长足进展。自动化在相当广泛的图书馆得到铺展,而且促进了网络建设,网络又在一些实力雄厚的图书馆内,配合学校校园网的实现,开始由局域网发展为国际网络,使信息资源得以在国际范围内共享。网络化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革,有专家认为:“图书馆已进入一个新的‘无围墙’与‘电子化’图书馆的发展时期”。

90年代,高校以其科技力量和事业经费优势在图书馆自动化方面走在各系统图书馆的前面。深圳大学图书馆开发的微机局域网系统是国内较有影响的网络;北京大学图书馆在DECVAX11/750 机上开发的集成系统PULROS , 于 1991 年投入运行, 现已与校园网、 中关村地区网及Internet相连;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富士通图书馆系统也已投入运行。目前全国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均有了很大的提高, 生产的数据普遍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如西文数据采用LCMARC格式,依据AACR II著录;中文数据采用CN MARC格式,根据ISBN著录,数据转换和共享得以实现。

1994年,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立项并主持的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 ET—China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 ),是建立包括网络中心、地区网点和所在高校校园网在内的三级层次结构的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的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地区网点的分布情况是:京津地区—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地区—东北大学;华东北地区—东南大学(设在南京,负责江苏、安徽、山东);华东南地区—上海交通大学(负责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华中地区—华中理工大学;西北地区—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地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地区—华南理工大学。目前,全国的10个地区主节点已经与清华大学的网络中心相连。

网络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图书情报信息查询、电子新闻、文件访问和共享信息发现服务、远程登录和科学计算、建立远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环境、建立多媒体信息通信和计算机协调工作的实现环境、网络目录服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另一个地区性教育科研网络是:中国教育与科研示范网(NC FC —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 )这个目前连接着中国科学院30多个研究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提供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网络,由政府和世界银行共同资助,其建设目标是本地实用、国内示范、国际联网。

各省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同期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四川省1990年统计,全省高校图书馆有21所院校拥的小型机、超级微机5 台,微型机80台,计算机专业人员78人;在图书流通、采访、编目、期刊管理、书目文献检索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开发和研制出应用系统52个,有13个馆自建或引进数据库40余个。

江苏省到1989年,高校馆微机拥有量已达50余台,开发了近40个试验系统。1989年11月,在无锡召开的全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应用研讨会被认为是全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从分散开发走向联合协作道路的重要转折,1990年4月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 镇江船舶学院及南京图书馆(特邀)等6馆组成现代技术工作组, 旨在开展图书馆自动化与现代技术应用发展的协调、咨询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交流,负责全国性规划在江苏的实施,协调省内外的合作等项具体业务工作。在此基础上,江苏省高校图工委及时建立了地区性的编目中心。由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图书馆等6 个单位与南京市新华书店自筹资金,建立江苏联机编目中心(JSOCLC),到1992年9月, 编目中心共有用户475家,共编目图书3.8万种,生产卡片33万余张。该省高校图工委及现代技术组,不失时机地推广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实用系统,重点着眼于全省占90%以上的中小型馆。各馆也根据自身的特点,着手建立一些符合本校专业特点的专业数据库。到1992年9 月,实用系统的数量比1989年底增加25个,绝大部分在XENIX 环境或局域环境下开发完成。

山东省高校图书馆系统1993年在烟台召开第4 届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会间统计,全省已有20多个馆配备了计算机,比1990年翻了近两番,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14间图书馆已投入使用的单机单用户自身开发管理系统22个,引进系统10个;山东工业大学等4 间图书馆研制待开发单机单用户管理系统7个;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等6间图书馆已投入使用的单机单用户管理系统(含自身开发与引进)19个;山东农业大学等2间图书馆研制待开发单机多用户系统7个。

湖北省亦属于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起步较早省份之一,80年代初武汉大学即利用INSPEC 数据库和FAIRS 情报检索软件开展定题服务, 1986年武汉大学“文献目录控制系统”研制成功通过鉴定。1990年该省成立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研制组,从1991年到1993年6 月研制出《图书馆通用微机网络系统》,这个网络化集成系统包括流通、编目、期刊、采访、检索5个子系统,通过省部级专家鉴定后已有省内20 多个中小型高校图书馆使用。湖北高校图书馆计划在本世纪末,8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全面实现业务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广东省发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在推进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中明显走在兄弟省区前面。据统计:1987年4月, 广东全省高校有9馆置计算机36台.1馆开通集成系统;1990年4月,有23 馆置计算机186台,5馆开通集成系统;1993年4月,35馆置计算机435台,17馆开通集成系统;而至1995年底,全省高校已有47馆置计算机1000台,馆均拥有计算机21.3台,30馆开通集成系统,占计算机应用馆数的63.8%,另9馆用上个别系统,占应用馆数的19.1%。

深圳大学图书馆的集成系统改版升级通过鉴定,全省移植深圳大学软件的高校图书馆已达29间;汕头大学图书馆等4 馆自行研制成功集成系统投入使用。至1995年,全省已有6馆与本校校园网联通。 华南理工大学是CERNET在华南地区节点,第一批即有7校进网,有4馆置了国际联机终端。

广东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在“八·五”期间迈大步,得益于省高教厅的组织领导和有效的宏观管理。广东省高教厅分别于1991年4 月、1993年6 月召开了二次有全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参加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研讨会,研究制订了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实施办法,明确了:第一,“八·五”期间全省高校图书馆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并局部实现联网;第二,各校计算机管理的软件,原则上推广深圳大学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不搞低水平重复劳动,尽量统一硬件和软件;第三,经费投入上,采取“钓鱼”政策,发挥两个积极性,明确省高教厅专门批拨计算机专款外,学校也要有一定的投入。省高教厅的规划、目标和政策较好地调动各高校和图书馆领导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的发展。

全国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滞后的地区进展缓慢;已经应用计算机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仍多为馆自为政,缺少统一规划和必要的技术交流,采用的系统和数据库没有达到标准化和规范要求,系统兼容性差,数据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有的馆比较重视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开发,而忽略了数据库建设;不少省区还没有一个相应的联系、协调、指导各馆自动化建设的有效力的机构;从事图书馆计算机应用的人员知识结构不尽理想,数量和素质差强人意;许多馆还缺乏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人员。网络化进展、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薄弱。争取更充足些财力支持以推进自动化网络化进程更是高校图书馆的普遍企望。

在高等学校内,以图书馆作为教学基地和协调中心,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为目的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80年代以来,高校图书馆事业在新历史时期的业务拓展,是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新举措,这项工作,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倾注极大热情的投入和推进。为在实践中建设好这门课程,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自1984年至1985年先后二次颁发文件,1985年成立了全国文献检索课教材编审委员会;1983年至1984 年全国高校图工委分别举办了8次全国性的理工、医药、农业和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课师资培训;1983—1987年全国共召开过7 次专门会议研讨课程建设;文献检索课教学被列为高校图书馆评估主要内容之一。这一切都说明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在高校图书馆业务与功能含义内的份量。据统计:到1986年, 开课学校已从1984年的335所增至全国高校半数以上,当年听课人数23万;已建有一支1600多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编制出近200种文字教材、 教学参考书、实习指导书以及幻灯、录像等模拟教材和直观教材;各校以选修课、必修课形式讲授的比例数有所增加;整体教学成绩显著。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就课程内容和技能培养提出具体要求,内容包括:文献的基本知识;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检索工具的类别、特点和功能;数据库、计算机检索。技能包括:初步掌握计算机检索方法,具有选择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和分析结果的能力;能根据检索课题的需要选择检索工具,并掌握整理文献的方法。

这是经过了10年左右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实践之后,在前两次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对这门课程颁发的规范。1988年至1995年,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其整体上得益于80年代中期打下的良好基础,从开课普及程度、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出版等几项主要指标分析,近年来均有大幅提高和改善,据全国高校图情工委秘书处统计:1993年全国已有近700 所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各种自编教材达674种, 教学内容更贴近信息化要求和各校专业学科需要,计算机检索和声像技术应用更加注入教学内容,课程讲授实习更趋活泼。

山东省有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34所,开课院校32所,开课率为94%。在114名兼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者35人,中级职称者63人, 高中级职称者占教师的85.96%,校均拥有教师3.56人,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校均拥有教师均比1987年时有显著提高。开课院校中,有25所学校采用行业或自编正式出版教材,有30所院校设有专门的检索室和实习室,授课时数各院校掌握在30—40学时之间,以国家教委高教司【1992年】44号文件衡量,该省认为符合开课要求的有18所院校,超过总开课学校的一半。

浙江省目前开课院校30所,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总数的76.9%,高于1990年统计的全国高校开课率54.6%。 其中医学、 农林院校开课率达100%,1984年全省开课院校只有12所(41.4%),1989年增为25 所(64.1%),1993年为30所(76.9%),10年间上升了35.5个百分点,进入90年代则上升了12.8个百分点。

1993年在30所已开课院校中,以必修课开设的12所,占40%;以选修课开设的11所,占36.7%;以讲座形式开设的为7所,占23.3%。 本科院校均以必修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全省共有师资59人,教师使用自编教材的种数大于购用统编或系列教材的种数。在开必、选修课的19所院校中,总学时在30学时以上的有11所,占开课院校的68.4%,课堂教学与实习比例在1∶1至2∶1间的院校为16所,占开设必、选修课院校的84.2%,两项均基本符合国家教委的要求。30所开课的院校中,除浙大(由系科开设)、杭大(一部分由系科自行开设、一部分由图书馆开设)外,均由图书馆承担全部教学任务。本科院校有7 所已建有专门的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占本科开课院校的36.8%,比1987年增长了10.1个百分点,专科院校也有一所建有专门教研室。据统计,1993年全省必修课培训人数为6081 人, 选修课人数为2049 人, 讲座培训人数达7631人。1984年以来,全省有93919 名大学生学时不等地听了文献检索课,而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中南地区1991年12月统计,5 个省区开设文献检索课(含讲座)学校已达高校总数的73.5%,河南省47所高校,开出必、选修课的有28所学校,占全省高校的60%;湖北省62所高校,开出必、选修课的有54所学校,占全省高校的87%;湖南省50所高校,开出必、选修课的有33所学校,占全省高校的66%;广东省45所高校,开出必、选修课的有34所学校,占全省高校的75.5%;广西区24所学校, 开出必、 选修课的有19所学校,占全省高校的79%。另据全国高校图工委秘书处1990年底统计:在全国618所填报统计数据的高校中, 以图书馆为基地开设文献检索课作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校共494所,开课率为80%。又据1995 年统计,全国高校已累计有150万至200万名大学生学过这门课程。文献检索课程在80年代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普及、推广后,90年代比较注重这门课程的巩固、提高、发展。

科技文献是一种生产力,文献检索开发,即是生产力的开发,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文献开发的需求和依赖将更热切,对检索手段、检索效益也会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所从事的文献检索课教育,面对新形势,必然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由手工检索加快发展为计算机检索,规范教材建设,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切实提高课程的吸引力,以求在信息时代发挥更大作用。

国家先后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全国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事业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而始自1986年进行的对全行业办馆条件和效益的评估,则是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处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大范围内,如何按国家法规追求自身健康发展的促进机制和调控手段,其目的正如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中所表述的:“是加强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领导部门及各级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对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检查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的情况;为制定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促进各高校及高校图书馆努力改善办馆条件,深化改革,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说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1988年后在较大范围内取得实质进步和长足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在1988年以后主要在巩固、充实、更新、提高上走向成熟,那么对高校图书馆工作进行评估则是在1988年后才全面铺开的一项开创性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决定”的公布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是在中央批示的推动和高等教育评估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才开展起来。

山东省高校图书馆1986年率先实行评估,揭开了全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序幕。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高校图书情报事业“七五”规划(要点)中正式把制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指标体系》及评估实施办法作为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宏观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开创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新局面。

从1987年到1989年间,山东、宁夏、辽宁、浙江等8 个省(区)先后经省(区)教委(厅、局)行文,由省(区)高校图工委实施,进行了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工作。广东、北京、上海三省(市)也着手评估工作的研究,制定了本地区评估实施办法,有的进行了试点。1989年3 月,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在西安召开高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适时总结了已开展评估的11个省市的经验。西安会议形成了《关于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制度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两个草案。同年5 月在徐州举行了全国高校图书馆评估标准起草小组会议,对上述两个草案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修改。

全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的召开,掀起了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实践的高潮。江西、吉林、黑龙江、湖北、天津等省(市)此后相继开展了高校图书馆评估。山东、浙江还进行了第二次全省高校图书馆评估。此外,煤炭部、商业部、邮电部、财政部、化工部等部属高校图书馆也先后开展了评估工作。

1991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八·五”期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高校图书馆评估。国家教委还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这一文件的发布,标志着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统计至1993年止,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区)和5个部委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评估。

高校图书馆评估对学校和图书馆两级领导和图书馆员工都注入了激励,能起到促进工作的目的,相当数量的图书馆在评估前后改善了办馆条件,加强了科学管理,促进了文献服务工作的提高,也在培养人才稳定队伍等方面起了良好作用。

在评价1988—1995年高校图书馆事业时,人们的目光仍将不约而同地投向这8年间一幢幢耸立在校园中心的新图书馆馆舍, 湖南省政协主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程星龄先生在一首礼赞高校图书馆新馆的诗中写道:“层楼拔地出林梢,展锦锈千函”,可谓简要勾画出由大厦纷呈展现出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一派壮观。如果说1978—1987年的10年中,高校图书馆建筑是这期间高校图书馆事业中浓墨重彩的业绩,那么近8 年中高校图书馆新馆舍不止在建筑总面积上数量翻番,在建筑功能和建筑美学上走向成熟和完善,更在许许多多幢新图书馆身上闪现出现代化的时代光辉。前10年图书馆建筑成绩主要从“量”上体现,后8 年图书馆建筑成绩“量”与“质”并进。山西省曾有一份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调查报告,介绍了1978年以前,全省仅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机械学院三所院校有独立专用馆舍,建筑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到1988 年底,全省24所院校中,已经有16座专用图书馆,建筑总面积为7.1 万平方米,为10年前的5.4倍。

10年来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建筑发展快,成绩是肯定的,但在建筑上普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和问题。调查报告将这些问题归纳为:面积小,山西高校新建馆平均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功能差,新建馆没有摆脱传统模式,基本上是封闭型图书馆格局;建筑造型保守落后;室内外环境缺乏统一考虑以及建筑设计上其他问题与缺陷。(见王永安,文彤民.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建筑调查与评价。河北图苑,1989(3 ))山西省高校图书馆建筑调查报告所描述的建筑数量、增幅、建筑问题等在全国带有一定普遍性,这主要是当时社会经济环境以及高等教育战线经济能力和认识能力局限使然。

1980年我国高等学校675所,图书馆建筑总面积132.33万平方米, 馆均面积1960平方米;1987年我国高等学校1053所,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90万平方米,馆均面积2754平方米;1994年我国高等学校1080所, 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50.83万平方米,馆均面积5100平方米;1987年全国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比1980年增加157.67万平方米,增幅为119.15 %; 1994年全国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比1987年增加260.83万平方米,增幅为89.94%。近年新建的高校图书馆面积普遍较大,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吴慰慈、鲍振西等编著《蓬勃发展的中国图书馆事业》一书第83页列出“部分大学图书馆馆舍情况统计表”中的22所大学图书馆, 有14 所是1988年以后建成的,其每个新馆建筑面积均在2万平方米以上, 文中认为,近年新建的高校图书馆相当数量平均面积在15000—25000平方米,这种态势, 使近8 年高校图书馆建筑增加的总面积和增幅均大大超过1978—1987年10年间的增长数。吴、鲍同文中列出了全国公共图书馆(县以上)馆舍面积增长表:1980年馆舍总面积91.9万平方米;1987年馆舍总面积248万平方米;1994年馆舍总面积409.1万平方米;1994年馆舍面积比1987年增长161.1万平文米,增幅为69.96%,高校图书馆建筑同期增长面积与增幅亦大大超过公共图书馆系统。全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辉煌成绩,改善了师生阅读环境,为高校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保证。吴、鲍同文中认为:“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注意吸收国外图书馆建筑思想中的精华,结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图书馆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国家的经济实力等,力求使新馆建筑的使用功能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过渡,如使用钢盘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对统一的层高、柱网和荷载等。少数新馆取消了内部空间隔墙,构成了大面积开敞式平面自由空间,使各功能区可能随时依照需要进行调整、转换、扩充和重组,适应了全开架服务方式的实施。新馆的外观设计也体现了千变万化的不同风格,使图书馆成为高校校园中美丽壮观、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上述文字较准确地概括了近年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一般状况和特点,笔者同作此观。

在评价近年高校图书馆建筑时,应该看到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爱国爱乡,捐资助建的可嘉热情。李嘉诚、包玉刚、邵逸夫、曾宪梓等香港实业家都慷慨捐建了高校图书馆馆舍。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总裁、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邵逸夫先生,以拳拳报国之心,捐巨资兴建祖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馆,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邵逸夫1985年起向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0余间大学捐建49个项目,捐资额达4亿多港元,大部分是捐建图书馆。1988年后捐赠2000 万港元新建清华大学图书馆,捐资1000万港元新建吉林大学图书馆,捐资500 万港元助建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总之,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进入80年代以后,在党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方针指引下不断走向繁荣,迈出了历史性的大步伐,这种繁荣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中总共几百幢规划不等、风格各异的新建馆拨地而起,雄跨于大学校园的显著位置,如知识喷泉,大大增添了高等学府的文化气息氛围;如科学丰碑,激励着校园几代学人的攀登奋进。大批新建馆舍,加上新的办馆思想与观念,加上新技术设备的投入应用,加上信息社会的催激,使图书馆事业在新时期勃发英姿,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当代风貌,我们只有理由为这片辉煌奉献赞歌。(续完)

标签:;  ;  ;  ;  ;  

当代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述评(续)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