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_系统工程论文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_系统工程论文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工程论文,是一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0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8279(2000)01—0003—05

(一)

历史发展的趋势日益表明,人类认识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发现和发明呈几何级数飞速增长;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日益加大。生产力发生革命性转折,即一贯以有形资产为主变为以无形资产——知识为主的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人类科学知识总量增长1倍,在19世纪尚需50年,到20 世纪中叶只需10年了,而目前仅需3~5年;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也只达到5%以上,最高的不超过20%, 而现在已普遍高达60%~80%,有的产业高达90%以上(参看《科教兴国的动员令》,第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以致现代社会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技术是火车头,知识是燃料”。在它们的带动下,现代社会正以加速度飞速进步。其发展速度之快已很难言说,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活沃伦·本尼斯所说:对于这种速度和规模的描述,也许“只有夸大其词反倒近于真实”。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明显地呈现出下述趋势:一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产业技术飞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科技革命引起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产生了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式,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三是各国在科技创新、发展经济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科技、经济的交流合作也不断扩大,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科学技术和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四是各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愈益突出。

事情明摆着: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实质是人才素质与多寡、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上的竞赛。

面对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确认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近年来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8年3月4日江泽民同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的讲话,参见1998年3月5日《光明日报》)。不久前,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牢记,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新技术创新,是有关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大事,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赋予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大的动力,是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上的同志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性任务。”这一切表明,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已经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心以创新战略加速社会进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接受国际主流社会对新的时代特征的这一看法,确立科教兴国,依靠狠抓创新来实现现代化、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是对时代脉膊的准确把握,是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剧烈竞争的科学概括,是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作出的唯一正确的抉择。也是把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阶段的英明决策,是忠实继承、并把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路线推向一个新质阶段的重要标志。

(二)

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及时确立新的创新战略,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英明。但确定了创新战略,并不等于把它落到了实处,更不等于使国家真正涌现出大量重大创新成果。能不能落实,还要看对创新本身能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忠实地按照这种认识去做。

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创新,首先就必须把它看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素按一定方式综合成的一个运动着的复杂整体。创新也不例外。要创新,首先就必须有具有创新精神和才能的人;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种高水平的情况下,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创新,一般都不是某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集体攻关。这就需要有一个能相互协作、充分发挥整体潜能的创新体制。这一体制要有组织者,学术带头人和负责服务与后勤保障的各类人员。而且他们各自在人数上比例要合理,在相互关系上能合作共事;要从事研究,要创新,自然科学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这就需要实验室和设备。社会科学研究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有的还需要作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调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起码的财政支撑;所有这些条件具备之后,通过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才有可能在科学上取得某些突破,获得创新观念;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之后,要把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有进行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队伍在实践中加以推广,还需要许多后继环节。

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由很多紧密联系的各种要素共同构成,这些要素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是在性质还是在大小上,都是不同的。构成这一系统的各种要素只有按照系统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某种合理的层次和结构,才能使系统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取得它的每一个要素和所有要素机械总和所不能有的特殊的性质与规律性,使整个系统的发展达到最优化。

构成创新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整体系统中,不仅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形成一定的结构,而且处在紧密的相互联系和不停的相互作用中,这就使得系统的这种层次和结构在系统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们必然处于不同的变动之中。有时某些方面和要素成了影响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其它要素的要素,有时另一些要素又会凸现出来,成为整个系统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创新系统要由哪些要素组成?各种要素需要多少?所有这些要素如何配置、如何发挥作用,使之形成怎样的结构才符合整个系统的内在需要、才能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佳状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各种要素在整个系统发展过程中怎样相互作用,怎样发展变化?所有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的观察才能把握的。

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自己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它又是整个社会生活这一整体的一个环节,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且创新这个系统又处在与其它系统的复杂联系与关系中。按照系统性质原则,没有对整体——即现阶段整个社会的某种认识,没有对社会其他系统的某种认识,不从整体——即整个社会及创新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的角度把握创新这个系统的结构、层次、组织和动能关系,研究确立创新战略和创新体系的必要性,研究它自己维持和发展的机制及其发展前景,就无法真正认识创新这个系统本身,从而也无法成功地实施对创新工作的领导与推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它本身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中文版,单行本,第217页。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学奠基人之一默顿也讲过类似的意思:“科学是社会和文明的子系统,如果得不到社会的支持,科学不能自主,也就没有发展余地。”

要对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势,至少是它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具体地讲就是必须看到,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的是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对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动员整个国家的人力、物力组织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支持创新是很有好处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还比较贫穷,受封建主义的旧的传统的影响也比较深,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还不高,高水平的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还严重缺乏,干部队伍的官僚主义还相当严重,而一时也很难彻底根除,管理水平也不高。所有这些又都是我们推进创新事业的严重掣肘因素。

讲到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首先必须考虑的有,肃清传统文化不利于创新的消极影响、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对于落实创新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思维特征的革命、努力提高全民族,特别是肩负创新的主要使命的广大知识分子的理论思维能力对促进创新的作用。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造成真正自由、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建立健全法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推动创新事业发展的关系。知识分子政策的确定——他们在社会上的政治地位、生活待遇、工作条件等等与他们安心国内工作、把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搞创新的关系。接着必须考虑的是,创新事业的蓬勃开展对社会主义市场充分发育的依赖。创新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关系。最后还必须研究直接的创新工作与后勤保障系统、社会其它系统,创新人员与社会其成员之间的合理的,无论是从近期还是从长远角度看,总体上都是对创新、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有益的关系,等等,等等。这也就是说,创新应当是全面的,社会各个方面的创新必须配套、协调地进行。如果把创新仅仅看作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事,就科技创新抓科技创新,是很难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地涌现出大量重大成果,把创新战略落到实处的。

我们要想对我国的创新系统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不仅要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及其长远发展有一个较好的把握,甚至还必须对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人类社会正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各国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空前得到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就进一步融入了一体化的世界大市场。我们面对巨大的挑战压力,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机会,特别是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直接利用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无需事事靠自己从头来起。这样,我国的创新,就可以集中于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还是未知的科学技术前沿和本国需特殊解决的领域,并在创新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一言以蔽之,这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不懈探索,尽可能地考虑到创新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列宁语)。对创新事业的领导,只有建立在对整个创新系统及其广泛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把它当作一项配套工程来抓,才能真正对我国的创新大业起到很好的指导与推动作用,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费力不讨好,造成不必要的干预太多反而事倍功半。

对于我们来说,强调按照系统性原则认识事物、处理问题,特别是强调把创新这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认识和处理,对保证它的正确实施尤为必要。

中国人思维所具有的直观性的特征,使我们这个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主要表现在具有很敏锐的感觉和很强的直观事物的能力上。而不是表现为善于推敲概念、提法,通过正确地判断、推理,利用反映事物的本质的概念、范畴和人们在实践中重复了千百万次的格——逻辑来揭示事物本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及其规律的那种特别思辨的抽象思维能力上。

这种主要是凭直观而非通过逻辑把握事物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得到的知识是整体的而非分析的;是模糊的,而非清晰的;往往也是表面的,不深刻、不精确的;不易得到关于事物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方面的系统性知识。

根据这样的认识所获得的知识来作决定,对外部的反映往往呈现出一种直接性;容易陷入头痛医头、顾此失彼、常常缺乏高屋建瓴的考虑,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或照抄照搬别人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努力防止的。

(三)

因为创新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落实创新战略就必须严格地按系统性原则办事。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现状、在国际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及由它们所决定的,我们的创新系统只能具有的面貌和水平,我认为,我们在实施创新战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的原则

系统不同于要素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具有要素和要素的机械总和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特点和能力。我们的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一特点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发挥它能配置资源的潜能。又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只承为利益而竞争的合法性不可避免要出现的各种弊端。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并应当充分发挥的整体优势之一——利用我们特有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把它们用到刀刃上,来促进国家创新事业的发展。首先,可以通过更好地处理消费与积累、创新系统与其他系统资源分配的关系,做到在保证结构平衡,各行各业当前能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在人力、物力上贯彻适当向创新系统和直接担负重大创新任务的人员的倾斜。在保证各行各业协调发展的同时,使创新系统的发展得到重点保证。当年苏联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就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对促进他们科学技术进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说他们的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与军事有关的那些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与他们对创新的投入的比例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慢,那是由于没有市场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那是另一个问题;二是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利益与全民的利益,与各个企业的利益比资本主义国家不知要直接、密切多少,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仅可以,而且也应当尽力避免重复引进、重复上项目,有了科技新成果而不能立即使全社会共享,甚至用国家的钱引进先进技术对国内兄弟企业封锁的错误,从而避免在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由盲目竞争所引起的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使系统与系统之间能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是保证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又一个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好创新与引进的关系;处理好人才培养与创新的关系,以保证有大量高素质、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创新领域;处理好组织管理、后勤保障与创新、开发的关系;在创新内部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的关系。1996年我国GDP在全世界排名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在世界上排到第28位。我国当年从事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和企业研究与发展的总人数均列世界前4名,而我国科技研究和专利指数的国际竞争力分别为世界的第32 位和第 21(参看路甬祥《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大学改革》, 科技导报,1998年11月)。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仅人均创新成果少,而且整个国家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周期也长。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是40—50%,而我国的转化率只达到6—8%。所有这一切都与系统之间未能形成一种合理的关系,因而不能很好地互相配合有关。特别是与今天我国的市场还欠发达、不适当的行政干预还过多,体制上统得过死有关。相信这一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配套改革的深化,将逐步得到解决。

具体说来,创新体制作为一个系统,不仅要使每个组成要素效能最大化;整个系统效能最大化,还要对系统内外形势的变化具有最灵敏的反映能力,最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在把握了事物运动规律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具有科学预先的思想指导下,随形势发展迅速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一句话,它必须是一个活的机体,不仅有智商极高的大恼,坚强的神经系统,而且有强壮的体魄。只有这样的系统状态,才可以认为是达到了最佳化。

在这方面,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的州与速度相对比较慢、水平低的州各自具有的一些特点,倒是对我们如何使创新系统状态最佳化一些有益的启示。

麻省和加州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州。这两个州都是典型的高技术州。麻省的发展主要靠软件、硬件的生物技术。这些技术又主要是因为得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最高学府的支持。加州有有名的硅谷,文几乎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同义话。这些发展快的州的共同特点是高技术公司多,从事“知识工作”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受过学院教育的居民多。这些州的制造业往往主要以出口为导向,外国直接投资多,更面向全球市场。这两个州都处于信息技术和因特网革命的领头地位,大量的机构和居民都加入数字经济发展。这两个州都有支持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可靠的“创新基础设施”。这两个州共同的特点都是摒弃旧实践、拥护新实践的“创造性破坏”的频率高。劳动者不再是一种技能,而是通过交叉培训、终身学习、具有广泛的技能和很强的适应性。管理方面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显示出一种高度灵活性,而不要强调控制和指挥。员工就业性质,不要看重稳定,而是以风险与机会为标志。这样的州主要通过创新、质量、及时上市与别人竞争,而不再是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方法、主要通过创新知识,而不是依靠自然资源,传统制造业、农业和低技能的服务工作。在生产上,不再强调规模和大量,而呈现出一种柔性生产。

美国的麻省和加州。作为创新系统,无疑是处在较佳的状态。但这既不是美国其他的州或我们可照抄照搬的,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实际情况,要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但他们的这些特征,内部结构对于我们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二、争取系统状态最佳化

在把创新看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注意到整个政策对它的倾斜、方方面面对它的支持和配合后,努力使创新系统本身的状态最佳化就成了落实创新战略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利用运筹学的原理,通过优化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创新人才有真正的自决权,能自由流动、实现双向选择,科研团体能自由组成;研究课题能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通过公平竞争,公正合理地进行分配,交给最合适的人选;并把各科研机构和组织真正搞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从而使整个创新系统内部实现最佳搭配,使之象同分异构体那样,以同样的人力、物力而具有完全不同的质量和大得多的能量。

三、争取要素效能最大化

要整个系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除这个系统与其他系统、这个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外,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尽量使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效能最大化。我国如今仍是发展中国家,基本特点还是贫穷——资金严重稀缺;落后——科学文化不发达,缺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人力、物力资源,尽可能争取要素效能的最大化。其中尤其是要注意充分挖掘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潜力。为此必须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和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他们提供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通过确立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真正选优汰劣,严防因人为的不适当的干预而造成逆向淘汰,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我们培养出一个高水平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容易,不能让他们因待遇过低或缺乏宽松的环境而楚材晋用。要素效能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适当提高知识分子待遇,留他们在国内效力,比让他们走和引进国外人才对国家来说是很合算的事。现在国家在经济还有困难的情况下,努力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并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让后,科研人员可取得股份。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爱国传统,相信这些努力将对他们安心国内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创新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牵涉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期支持的系统工程。创新战略实施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对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搞好协调和宏观调控十分必要。但由于一切都处在相互作用,运动变化中,事物的本质又不是一下子所能把握的。这就决定了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创新战略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研究、探索过程,即使基本上搞清楚了,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因为不可能把负责具体落实的人变成机器上绝对服从命令的齿轮和螺丝钉(也不应当那样做),他们都是有各自的立场、不同的才能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利益与执行主体。因此,我们的行政干预又不能太多,否则就会因统得太死扼杀了创新系统本身的创造精神与活力,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决定了我们在加强对创新工作领导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发挥它的自组织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十分注意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创新的刺激、引导和对资源配置所起的调节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长处,克服计划经济和市场本身的弊端,在总结人类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落实创新战略各项工作处理得更科学、更理性、更好,从而能取得的成绩也更显著。

标签:;  ;  ;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_系统工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