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艳

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艳

 江艳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 长寿 401220)

【摘要】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稳定期慢阻肺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给予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0.3%,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4.5%,护理满意度为74.2%。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增加对慢阻肺疾病的了解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4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为慢阻肺,其主要是由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气流受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该病回导致肺功能受到不可逆的伤害,同时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症状[1],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威胁。近年来,慢阻肺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因该病死亡人数也逐年增加。本文旨在观察健康教育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3.5±5.3)岁;观察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1.3±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在时间、健康教育内容方面不具系统性。

对照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内容以文字、图片、宣传册等方式进行宣传。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入院之初,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护士长等医护人员。引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以及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嘱咐患者将物品保管好。患者住院2天之内,护理人员需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病人介绍慢阻肺的含义、致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2]。向患者介绍慢阻肺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患者住院期间对生命体征进行定期检测,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引导,减少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患者住院期间,告知患者合理氧疗的原则,吸氧过程中采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氧气浓度控制在25%~30%,氧量的调节需在医生的知道下进行。患者坚持长期氧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排痰,多喝水,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可以给以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患肢饮食方面宜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的失误,忌辛辣和油腻食物。多食温热食物,不食冷饮。为保持呼吸道畅通可鼓励患者多饮水。患者如果服用糖浆类止咳药物,服药应该在饭后,服药后不宜多饮水,使药物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咽喉部,充分发挥出药理作用。外部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践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加减衣服,避免感冒。

患者出院前应该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尽量保持居室卫生和各人卫生,每天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到人多的地方。减少气道刺激,加强气道湿化。如果室内过于干燥可以运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外界温度过低,出去时应当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冷空气对呼吸道造成刺激[3]。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不食辛辣食品。对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对患者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1.3 健康教育观察指标

了解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28例,知晓率为90.3%,对护理满意29例,护理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20例,知晓率为64.5%,对护理满意23例,护理满意度为74.2%。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阻肺现在无根治方法,通过药物治疗和一些措施减轻患者症状。患者戒烟可有效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防止呼吸道阻塞进一步加重。运用腹式呼吸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潴留,能更好促进氧气的吸收,增加活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可以将痰液有效咳出,也可减少体力的消耗。患者日常饮食中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在补充身体必须能量的情况下又不至于加重呼吸困难。

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计划性,促进人们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改善和促进人体的健康。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从多方面对患者展开健康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健康教育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艳红.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37-138.

[2]黄玉泉,莫晓婷,朱艳,赵静.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史国塞用芷理盘志垫,2011,27(19):66-67.

[3]张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1(18):1216.

论文作者:江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_江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