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磊
江西汇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前,为了响应政府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加速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社会与建筑行业的共识。大多城市的绿色建筑的建设比例已经逐步增加;对保障性住房的规模性建设已然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的黄金时期;当前国家大规模地推广保障性住房,各个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是发展绿色建筑必须提升其质量水平,这就需要从源头上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而不能仅在建筑完成后进行质量评估。以下是笔者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与决策研究,在此提供给大家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评价;决策
引言:
当今时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加强,绿色建筑越来越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青睐。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也不断增加。然而发展绿色建筑不能盲目,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逐渐展现出了重要性,这关系到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的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时不但要注重传统建筑的功能和成本等因素,而且要注重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社会影响等因素。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建造水平还应从根源做起。
1 绿色建筑的设计
1.1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1.1 绿色建筑设计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
绿色建筑设计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安全、经济、方便、舒适)的基础上,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引入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概念。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要经历地址选择、方案设计、合理选材等步骤,对于一个建筑的建造而言,如何从建筑本身做好节能设计是应重点考虑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形状、走向、室内布局、表面系数等因素,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等环境特征,将建筑与环境特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还要重视墙体、屋顶、门窗、地面铺设等材料的选择与消耗,努力利用最环保、最节约的资源建造出高效的生活空间。
1.1.2 绿色建筑设计响应了国建环保的口号,推动了企事业的发展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植入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理念,这不但能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战斗力。还会降低企业的投资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特点
在传统建筑设计确保建筑的安全、舒适、便利、经济等因素的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还需要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等特性,收集与其有关的资料,把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和保护环境。因此引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概念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取采用新的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同方面的多个指标,各指标之间存在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明确,可以说这是一种灰色关系。
2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式与理论基础
2.1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目的在于使用科学的方方式,按照建筑设计评价准则,用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数理化评价模型来对设计方案和对项目主体需求的满足度来实现综合的评定,以此来达到方案优选的效果。有别于传统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式,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需要考虑资源节约因素、环境保护理念后将其都引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需要考虑实际的气候生态环境、地理特性、人文氛围等综合的因素,整理相关的资料,把周围环境与建筑紧密联系,以此达到利用自然资源的最优化,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有效的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支出和环境保护。所以引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理念势必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采用全新评价方式。纵观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方式,均没有从单一的绿色建筑项目角度出发考虑不一样的受益主体的收益。所以,全面科学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方式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 经济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注重环境亲和、资源节约、社会影响,因此适当的经济成本是体现上述目标的依据。一个使用费用建设费用居高不下的建筑项目无法得到节能使用者的青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资源效益
估计方案在资源节约设计的水平是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多方需求的评价方面。
2.1.3 环境效益
控制全寿命周期内对环境不利影响是环境的需求,也是绿色建筑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能为人类创造高效舒适的生活和便利的空间的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设计方案会更容易受到业主的青睐。
2.1.4 社会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对社会以及与地区文化的融合性的影响是方案综合评价的另一个评价的另一个内容,可用来衡量建筑设计方案的人文效益,属于社会层次方面的需求。
2.2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方式,即发展要适当。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注重建筑多方位需求,注重多要素效益,达到建筑、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
2.2.2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的理论要求要把绿色建筑作为生命系统加以考虑,通过关注系统全寿命阶段物质产出投入关系来评价该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对绿色建筑而言,它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应该包括建造投入费用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费用。
3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常用决策方法
在绿色建筑中,因为太多的定性指标导致了设计方案没有统一的评价,因此具体的指标需要依靠决策方案来进行确认。在建筑中,不同的关注点决定了方案决策的不同,而不同的方案取得的预期目标也不同,下面为几种常用于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方案进行介绍。
3.1 线性加权法
线性加权法是较为常用的决策方法。决策权重是该方式需要提前确定的,然后在处理决策的矩阵,最后得到该方案每项指标的平均值,来判断方案的标准。过程如下:各属性权重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范围处理决策的矩阵;得出方案的加权值。线性加权法简单实用,准确度较高的数据可以使用此方法
3.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该方式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优点: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缺点:判断矩阵的构造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最终评价的结果会不同:指标之间也可能出现混乱、矛盾判断:分层综合、加权评价之后,会是指标值被削弱。
结束语:
由于绿色设计较为复杂,需要设计师对每一种有关的领域进行规划。每种因子均能影响建筑的性能,因此设计师就需要保持思维的敏感和专业化的头脑来思考,再经过优选各种设计参数以实现最有目标,使得绿色建筑的整体性能和周围的环境得到最优化的处理。
参考文献:
[1]曲丽利.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0)
[2]阳芳,陈顺良.绿色建筑项目节能设计方案的经济评价研究[J].中外建筑.2011(04)
[3]曲丽利.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40)
论文作者:鄢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建筑论文; 设计方案论文; 评价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方案论文; 方式论文; 环境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