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论文_李季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 265600)

摘要:带电作业是现阶段我国电网设备检测维修和升级改造的重要方式,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为了进一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超高压直流、交流输电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加上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人们对带电作业系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的实现需要电网可靠性供电、输电线路可用率提升、电力状态检修和资产全寿命管理的完善等方面的支持,因而如何提升带电作业技术管理水平成为有关人员要思考的问题。在信息科技的发展下,应用信息化技术、地理信息数据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无限识别技术等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的开发。

关键词: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相关建议

1智能化电网

智能化电网主要就是指电力网络的智能化,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电网应运而生,智能化电网十分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全新的电力系统。其主要基础技术就是高端综合信息集成网络、高效的双向通信技术以及自动化管理系统。为了能够保障电网的绿色、安全运行,必须要选择先进的控制方法、网络技术以及高效的管理系统,从而才能够真正形成自动化网络式的电力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电网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进步。智能化电网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打破传统电力市场固化的状况,实现电力网络的开放,保障发电企业能够实现电力上网,从而打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另外,用户能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力,可以凭借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质优价廉的电力,满足客户们的需求,打造个性化供电。智能化电网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电能的配置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电能的浪费,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将发电、输电以及配电等电力流程有机的融合到智能化电网系统中,最终使电网向自动、精细的方向发展。

2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分析

2.1WebGIS

WebGIS是指应用了互联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发布地理信息,使得网络上的任意一个节点上的用户都可以浏览GIS数据,也让传统GIS具备了访问开放性、体系独立性、成本和维护廉价性。同时由于网络灵活分布的特点,让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支持多数据来源,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等诸多性能。WebGIS是GIS技术与组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及分布式技术的集成体现,也是当下GIS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1.1WebGIS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基于WebGIS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的技术架构中主要应用了以J2EE为基础的开源化软件产品,开发平台的层次在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即数据层、服务层和展示层。其中数据层主要负责完成系统数据的存储,进行数据库表记录与数据对象映射,完成记录集与数据对象的转换。服务层是系统内部逻辑的处理,负责应用功能的发布、内外部借口的访问、核心组件的交互。展示层是系统人机交互的窗口,负责系统功能的展示集成。技术架构参见图1所示:

图1

首先,数据层,带电作业系统中采用空间数据库Postgres和文件数据库JackRabbit作为存储的数据源。Postgres中存储业务数据和空间数据,JackRabbit中存储带电作业规程、工作票等电子化文档。其次,服务层,系统中采用Web服务器JBoss和空间GIS服务器Geoserver,负责发布系统功能业务应用和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应用。其中应用支撑平台是指系统面向业务提供的分布式企业核心应用,诸如安全认证组件、工作流组件等,,从而保证系统安全、高效,内部协调一致。架构本身遵循面向业务、基于构件的思想,为业务功能的开发提供大量可复用的成熟构件,提供高内聚、低偶合的开发、运维环境。同时通过定义对外访问和集成接口(如GPS手持设备接口适配器、短信网关接口适配器),使系统具备扩展性、集成性、稳定性。最后,展示层,系统采用富客户端RIA技术,以Flex技术为开发工具,并套用OpenScales插件,进行WebGIS业务功能的展示,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2.1.2WebGIS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应用

首先,项目管理主要能够维护配电管理运行中的各种带电作业项目,包括对带电检测系统的绝缘子管理、对避雷器的及时更换、对跌落保险的定期更换等。项目管理要参照带电项目作业指导书,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应用作业单,加强对施工设备的高效化应用。其次,作业评估主要是对带电作业进行后期的评估整理,通过多个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带电作业评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之后带电作业操作指导书进行优化。最后,WebGIS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手持设备管理包括施工带电作业的任务操作、带电作业施工结果数据的同步、带电作业施工地点的地理导航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浏览和应用。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规范带电作业施工操作流程,实现对监控人员的远端操作管理。

2.2RFID技术

RFID系统又称为射频识别系统,采用非接触性方式,实现对数据目标的读写和交换等工作,常规RFID系统主要由硬件、软件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等;软件部分(主机系统)包含RFID中间件、应用系统等。

2.2.1RFID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第一点,完善工具库库存信息。带电作业工作票编写完成之后,带电作业智能化系统会将工作票上提到的工作内容生成清单,并按照清单的要求将信息分别发送到带电作业工具库库房。

第二点,RFID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是一种学习型智能化系统。RFID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运行初始阶段,系统输出的是一种工具使用清单,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信息收集整理之后,系统结合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会形成一种工具适应性强、针对性强的选配数据库,从而提升带电作业工作效率。

第三点,库房带电作业工器具信息的自行记录。在无线射频可识别技术的作用下对库房内所有带电作业用工器具的进出库、周期性试验等台账进行自动化记录,从而方便有关管理人员在终端系统上及时查阅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无线射频可识别技术支持的统计工器具能够为库房管理的保存、使用和试验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支持。4.2RFID技术支持下电网带电作业系统主要架构

2.2.2智能移动库房车

为了实现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全面管理,在库房安装智能化设备之外,还要安装移动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从而满足带电作业外出时候的发展要求,顺利开展带电作业。智能化移动库房车主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由相应的人员乘坐,后面的部分存放相应的带电作业工具。库房车的应用能够对库房内部的湿度、温度等进行动态化的监督控制管理。

2.2.3智能化平台

智能化平台的操作应用具体体现在: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带电作业工作任务制订带电工作票,应用智能化操作平台自动系统对数据库信息进行自动检索,根据任务的形式配备相应的工器具,并在网络传

输的作用下将工器具传达到库房,库房工作人员对工器具进行监测分析。库房内的每一种工器具都要安装配置相应的无线射频识别智能芯片,在芯片的作用下对工器具的名称和出入库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

3结论

综上所述,带电作业的实现能够确保电网经济的稳定运行,实现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电网设备的完好。将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数据等应用到带电作业中是一种有利于民生发展、促进电网建设的技术,因此要得到有关人员的推广应用,并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实现对带电作业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从而在促进带电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建设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白祎花.基于WebGIS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测试,2013,10:90-94.

[2]王志强.智能化电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115.

[3]崔小磊,莫娜.智能化电网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5:153.

[4]李梦姣,崔陆盛.浅析电力通信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24:81-82.

论文作者:李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智能化电网带电作业系统论文_李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