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外科手术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韩卫兵

基层外科手术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韩卫兵

眉山市丹陵县张村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 眉山 620200

[摘要] 目的 分析基层外科手术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路径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应用抗生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临床抗生素不同阶段应用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外科手术患者,定向于术前30分钟-2小时给予抗生素,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强化患者手术效果,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 抗生素;切口感染;效果

当前多类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多数涉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相应减少了患者术后感染问题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应用具有着较高的要求,如若使用不当也易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身体负担同时,影响患者预后恢复。因此,合理规范抗生素使用极为现实而必要[1]。本研究为择取适宜外科手术患者不同阶段应用抗生素观察切口感染情况,定向纳入了我院2008年6月以来所收治的131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于术前30分钟-2小时实施了抗生素方案,为便于疗效观察另下设我院同期131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实施了抗生素方案,进而就不同阶段应用抗生素方案下,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2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未接受过抗生素注射治疗,且无抗生素药物过敏症状,系统排除严重肝肾代谢性疾病患者,均于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26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42.8±4.6)岁,其中阑尾炎未穿孔未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71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50例,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10例。对照组13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43.2±5.1)岁,其中阑尾炎未穿孔未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72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9例,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式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头孢唑啉钠、头孢噻肟钠、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药物。所有手术:腹股沟疝手术患者24小时内静滴头孢唑林钠;阑尾炎未穿孔未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静滴头孢噻肟钠三天;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手术患者静滴头孢噻肟钠加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药物,用至体温正常无腹膜炎体征表现。观察组131例患者,于术前30分钟-2小时给予患者1剂抗生素药物,抗生素使用方法均为生理盐水稀释后快速静脉滴注用药,若患者手术时间过久,超出3h,则给予抗生素2剂应用,术后当日依据抗生素半衰期常规静滴抗生素。,对照组131例患者均于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抗生素静脉滴注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第二日以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情况一致。

1.3 指标观察

对比观察本研究所纳入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感染判断根据卫生部所制定感染标准展开,但凡存在切口局部红肿、热痛、筋膜组织以上有脓性渗出物,抑或拆线之后存在脓性渗出物者,均可判定为切口感染。同时,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作综合记录,以便后续对比两组疗效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262例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可知,观察组131例患者中共计出现2例术后感染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53%;相比对照组131例患者中,共出现8例术后感染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11%。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总率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临床层面来讲,外科手术均具有着侵入性操作特征,患者手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创口不愈合等并发症问题。而切口感染更是外科术后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易造成患者手术疗效的严重影响,所以在患者治疗期间减少切口感染预防措施,现实而必要。目前,抗生素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获得了临床一致认可,但是不少业界学者对于抗生素不同应用时机的抗感染效果一度存在着较大争议,尤其是对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应用抗生素的效果争议颇多。为定向分析外科手术前30分钟-2小时患者应用抗生素及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应用抗生素的疗效差异,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展开了综合验证。

本研究中,笔者针对观察组131例患者术前30分钟-2小时实施了抗生素方案,通过在患者术前30分钟-2小时给予患者抗生素静脉滴注的原因,则是从抗生素使用的要求着眼,本着在细菌污染可能时间之内,促使切口组织中的抗生素含量达到相应水平,在细菌感染前到达组织,增强抗感染能力。同时从抗生素药物半衰期来讲,多数的抗生素药物半衰期为1~3h,所以本研究中对观察组131例患者,在术前30分钟-2小时给予抗生素,能够更好地保障抗生素药效的发挥,相比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用药而言,更能够达到切口感染预防的目的,发挥良好的病菌抑制、灭活效果[5]。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31例患者于术前30分钟-2小时实施抗生素,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1例术前(大于手术开始时2小时)及术后实施抗生素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强化手术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综合运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跃平,吴秀文等.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持续时间对肠瘘确定性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8):628-630.

[2] 王芬,郑正.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3,17(1):129-131.

[3] 缪玉秀,高焕新,廖友芝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2):77-79.

[4] 陈世君,王勇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与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73-76.

[5] 王玲,赵凤琴,刘明秀等.术前抗生素使用执行中用药差错的应对措施[J].激光杂志,2013,34(2):106-107.

论文作者:韩卫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基层外科手术术前30分钟-2小时应用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的探讨论文_韩卫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