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成因初探_英语论文

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成因初探_英语论文

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英语听力论文,困难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听力理解在语言交际中占有重要优先的地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在英语交际功能愈显重要的今天,可以这样说,如不能掌握英语听力技能,就不能完成语言交际过程,也就不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

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形式,外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得以培养、训练和形成。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国一些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外语课堂教学,既不注意创设语言环境又无先进的教材、教法,更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加之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原因,使语言学习中本当先行的听说本末倒置地成为最难突破的大关和令学习者望而生畏的项目。这一点可以从高考口试中得到验证:去年我区参加高考英语口试的274名考生中,英语听力及格者为126名,仅占46%。上述考生多为英语专业考生,而对那些考入大学其他专业的考生来说,其英语听力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教法的运用,英语听、说落后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增开了英语听力课,多数农村中学也配备了录音机和教学录音带。但据近两年中学英语测试情况分析,中学生英语听力较之词汇、语法和阅读等项目而言仍是弱项。同样是接受性技能,为什么听力理解要比阅读理解难得多?在被问及原因时,一部分学生觉得语速阻碍了他们的听力理解;一部分学生认为词汇是他们听力中的最大障碍。

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可归纳为三类问题:1.语言基础知识问题;2.听力技巧问题;3.心理因素问题。

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影响英语听力的理解,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听力材料处理过于呆板,未掌握正确的听力理解技能,这是学生学习中一个实践经验问题;紧张、畏惧、精神准备不充分是造成学生听力障碍的心理因素问题。现分别予以简述。

一、语言基础知识问题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已获得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起着重要作用。

(一)语音,包括辨音、重音和语调、英美语音差异等。

1.辨音:辨音训练在听力教学中是为提高学生听力而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有些学生听力差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他们易将汉语中的某些音素与英语音素等同,加之地方音干扰,不能准确地发出某些元音和辅音音素,因此在听力理解中自然形成障碍。如:

[u][u:]I'm full.…I'm fool.

[n][l]I want your knife.…I want your life.

2.重音与语调: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是由重音、语调和节奏等要素构成其发音规则的。不了解上述规则,同样会成为学生英语听力的障碍。在朗读中为了语言节奏的平衡,必然会出现诸如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现象,使有些音素发生变化。学生常常把由于受到这类现象影响而发生音变的某个熟悉的词语误认为生词。语调也是这样,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就表示不同的语义。因此,只有懂得了它们各种规律后,才能接受准确的信号。

3.英美语音差异:我国的英语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遵循RP(Received Pro-nounciation)语音体系,即英国音的语音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外聘及回国教师的增多,美国英语有逐渐加强之势。除了一些词汇和句法上的差异,英美英语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差别还相当大。举get为例,其过去分词在读音和拼写上英美英语存在明显差异。当录音材料中有"I've gotten…"句子时,听惯RP的学生就感到生疏。

(二)词汇。词汇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被人们称之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学好英语没有一定数量的词汇就如同盖房没有砖瓦一样。按《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2000英语单词和一定数量词组对于初等难度的听力材料是基本够用的。现在不少学生已学习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够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但是如要求其据所听的材料形成文字便觉得困难很大。因此,正确全面地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及其用法,即听得懂,读得准,写得出,用得上,是听力的重要基础。

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较汉语多得多,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句子里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对词义有全面准确的掌握。多义词在英语中表现十分活跃,举travel为例,它有“旅行”、“飞奔”、“传播”、“移动”、“交往”等许多词义,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词义。

英语中的动词短语也是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理解的语言现象。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地重复整个句子并写下来,但却不解其意,这是常有的事。可见,词汇量小和不能全面正确地了解词义是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一个原因。

(三)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关于词型变化和组词成句的规则。我国中学生语法项目较之其它项目而言是个强项。但听是被动的,听者往往不能选择自己所听的内容。要想听懂录音材料,听者就必须努力使自己的理解与所听材料的信息传递同步进行。这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判断,搞清语法关系,正确理解所听内容。一般说来,学生对简单结构的句子比较容易理解,但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就有一定困难。可见,语法是否掌握和熟练程度如何也是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重要条件。

(四)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对听力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在西方流传很广,影响深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进入了日常用语。不读一些此类书籍,就很难理解诸如Pandora's box.the Gar-den of Eden之类西方社会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在一篇关于美国家庭的听力材料中,杰克的母亲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带杰克去好莱坞游玩,问题是:When did they

leave for Holly-wood?如果学生不知道圣诞节是哪天,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英语语言中还有大量习语,其形式多样,表现生动。有些在中文中有相同或类似的表达,但大多数从字面上是不易理解其意的,所以听懂了并不一定能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二、听力技巧问题

虽然听是被动的,听者不能选择自己所听的内容,但听力理解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听者可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一些有助于听力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下面介绍预测、检索和取舍三种技巧。

(一)预测。如果一个听者能预测说话者将要说下去的话题,他似乎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所听内容。预测能力是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思维逻辑从所听材料的上下文进行推测的能力。如当我们听到(A)9:00(B)9:10(C)9:20(D)9:30时,预测将要听到的每个时间数字中,前一个为固定数,后一个为变数,照此规律作好推算准备,有助于听力理解。又如,当我们读到(A)a tourist(B)a mon-eylender(C)a businessman(D)a banker时,预测要对某人身分进行判断,即可集中注意力根据对话场合及相关词汇判断是何种身分。

(二)检索。该能力是指听者能从记忆中捕捉已学过词汇的能力。不少学生在听音时,不能及时领悟学过的词汇,一旦见到时才恍然大悟,这是由于从学习新的词汇以至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要使学到的词汇变为熟悉的、随时能辨清与运用的词,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学生还处于词汇认识的初级阶段时,较快的言语速度经常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使他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记忆中搜索出他们学过的词汇及用语。

(三)取舍。对于听力材料,并非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同样重要的。因此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平均分配我们的注意力,否则将主次不分,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抓不住。当一篇听力材料较长、我们所需了解的信息贯穿于整个听力材料的始末时,这种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听关键词,抓主要线索,辨别获取有关成分,舍弃无关成分是训练这一技能的主要做法。

三、心理因素问题

听力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涉及各种因素的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是上课,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言实验室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调整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学生长时间听音,不会利用语言休止的时间来休息,精力高度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其结果是,语言材料开头部分能较好地理解,而后半部分就感到困难了。

实践表明,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很明确,他就能有较强的听音欲望;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听材料的内容产生心理抵触或遇到困难时,就会感到沮丧,进而会产生厌烦或恐惧的心理,自然其听力理解就会受到影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健康、良好、轻松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听力赖以进行的基础。作为中学英语课教师,应以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效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弱项为强项。

标签:;  ;  ;  

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成因初探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