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论文

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论文

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

吴娟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1)

摘 要: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构建教学情境,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有着特别大的作用,尤其是对阅读教学来说更是如此。通过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该文将立足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展开探究。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理解能力

在高职学校教学中,学生同样需要进行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于语文课程来说,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亘古不变的教学主题。对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来说,也是如此。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展开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该文将结合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对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展开探究。

1 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好的教学现状,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若是教师要想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从现状入手,找到其中的问题所在,形成更好的课程教学。下面,笔者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教学角度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①教师不太重视语文教学。

首先,在高职学校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接受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学习,而且学生还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一直在强调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学校在对专业课程的时间会安排的更为丰富一些。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的影响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也会开始有所改变。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授课的时候,便会不太重视语文课程教学,自然也不会认真进行授课的教学设计,从而学生也就无法在课堂上形成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身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原因,在笔者看来,有两点原因: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文化课程的不重视。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吸引学生。但无论是哪种原因,只要学生不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够收获到的知识便越来越少,从而学习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也无法有效形成。

②教学形式过于简单。

其次,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过于简单。对于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因为教师觉得语文课程不受到学校的重视,对于学生来说,这也不是主要需要掌握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也不会展开精心的设计。而是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然后第每一个自然段进行大意的讲解,然后在让学生练习。虽然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够让学生理解到课文内容大意,但是却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无法得到学习能力上的提高。

民居以聚落的形式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将先人在对抗自然和适应环境中的智慧和经验传承下来,给后人营造了舒适宜人的环境。盖尔达耶的聚落作为沙哈拉沙漠极端干热气候民居的代表,体现出了多样性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2)从学生学习角度上看,同样也可以分为两点。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两相关样本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有序多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为 0.05。

①学生学习注意力不够。

先天性的肺囊腺瘤属于肺组织的错构畸形,主要特征表现为支气管儿样的气道异常增生以及缺乏正常的肺泡等,导致肺泡发育受到影响[5]。可结合显微镜与大体解剖特征进行病理分型。肺囊腺瘤畸形又可以分为大囊型以及微囊型,此类肺内病灶的声像特点主要表现为多个体积不等的囊肿,或者以囊肿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包块,其边界较为清晰。其中微囊型胎儿其声像图与强回声型相对应。在二维声像图中与隔离肺相类似,然而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中未发现有来自于体内循环的滋养血管,而是来自于肺内循环的血管,多数均位于右侧肺,并且大部分肺囊腺瘤包块的体积较大。

高职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结合生活知识,来给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对于学生来说,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总是最容易感受和理解的。同时对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它与生活中的内容息息相关,很多知识点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师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理解上的转化,以此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结构形成比较慢。虽然说在高职学生中,学生的专业十分重要。但是语文课程既然能够存在,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才能够实现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所能够看到的现状却并不是如此。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于知识点一知半解,而在知识结构上,更是千疮百孔。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2 构建情境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式

正是因为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上所提到的教学现状。从现状来看,实际情况也并不良好。所以教师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从构建情境这一教学方式入手,通过为学生构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展开相应的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如此。通过构建情境的方式,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将对如何构建课堂情境,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集团(总局)宣传部整合垦区各级新闻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谋划,实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高度融合,报、台、网、微同步发力,消息、专题、通讯、评,专访各展所长,文字、照片、视频相得益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准确及时、生动形象地传播到垦区的各个角落,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实现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的全覆盖。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省水利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水利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和形成了“水利安徽”战略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水情的改革发展之路。10年来,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突飞猛进,防灾减灾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受益度显著提高。年度水利基建投资由2002年37亿元增加到2011年83.8亿元,迈上了前所未有的高位平台。

2.1 利用多媒体,构建情境

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来给学生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在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课程教学中,其中为课堂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希望教师能够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对于语文阅读内容本身来说,其中的具体内容,都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所构建出发,通过多媒体的构建,能够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更加具体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雷雨》的时候,这篇课文是我国十分出名的戏剧选段。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戏剧审美情趣,并感受生命的热烈。针对这一课文内容,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其中的人物关系与形象,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雷雨的戏剧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以具体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促进学生对于课文知识内容的理解。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繁重,所以要想对学生进行语文思维的培养,需要面临较大的挑战。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依然存在,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也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坚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思维,要能够做到精心设疑和巧妙分析,从而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思维领域的拓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型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

2.2 结合生活知识,构建情境

②学生知识结构形成慢。

例如,教师在教授《哦,香雪》的时候,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是给学生介绍了主人公香雪,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习主人公身上的淳朴、自尊、执著、坚毅的美好品质。针对这一篇课文教师,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课文知识内容的感受。具体来说,教师在让学生品读文中“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容貌……”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平时的生活举动,如果是遇到了自己生日,或者是比较重大的节日,自己都会进行盛装打扮,从而来展现表达这一日子的不同。而课文中火车的到来,也是起到同样的作用,通过相应的动作来表达火车对于这一村落的不同意义。通过这样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形成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以此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3 通过问题提问,构建情境

在高职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说学生还没有完全成年,但是其思维也趋近于成熟。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是采用传授讲解的方式,可以通过一定的问题,点拨学生,让学生形成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思考。但是在构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问的内容,切记不要太过于死板,而且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教师采用从易到难的提问方式,学生才能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引起学生继续解答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合欢树》的时候,这篇课文主要是要向学生表达了母爱的无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母亲的思念,以及沉重的内疚之情。针对这一篇课文教学,教师在进课程教学的时候,便可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生活中,见过这种树么?”假设有学生回答有,教师可以请他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树,如果没有,则有教师进行简单介绍。教师介绍完成之后再问:“课文中讲了谁和合欢树的故事呢?”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在阅读之后,学生会说:“作者母亲。”接着教师再问:“合欢树和作者母亲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的问题形式,让学生不断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和思考,从而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加强。

2.4 展开角色扮演,构建情境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实现课堂情境的构建。对于学生来说,即便年纪再长,学生爱玩爱闹的性格和心理也还是存在的。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的气氛。

例如,教师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这篇是一篇古文阅读,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其中的人物形象,掌握课文的大意,并了解文言中的特俗句式和实词、虚词的用法。针对这一课文教学,教师可以在给学生阐述完相关大意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师所讲的课文大意,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确定好其中邹忌、齐王等人物的角色。在第一演绎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白话文进行对话。等到学生以及熟练一遍之后,再尝试运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对话。而其他没有参与表演的同学,则坐在下面进行观看,观看过程之后,要对同学的表演进行点评,并说说自己对于相关人物形象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构建情境的角度出发,展开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东华.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刍议[J].西部皮革,2017,39(10):238-239.

[2]周冠祥.以美启真构建中职散文教学有效课堂[J].文教资料,2014(1):41-42.

[3]姚小红.构建情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60-61.

[4]张宏武.高职语文情境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D].北京理工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 H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10(a)-0084-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8.084

标签:;  ;  ;  ;  ;  ;  

构建情境提升高职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