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股票基金的投资方式_股票论文

我国股票基金投资风格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金投资论文,风格论文,我国论文,股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股票基金的两种投资风格

从投资风格角度,股票基金的投资可分为价值型投资与成长型投资两大策略,目前已为股票基金所广泛运用,不同的基金经理对如何实施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策略也都有各自的经验和偏好。

(一)价值投资

价值型投资是以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理论基础,投资于市场不理性行为或公司出现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公司股票市价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投资策略。价值型投资策略往往被形容为寻找“便宜货”的投资策略,其投资的关键在于,寻找价值远高于价格的股票,并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及反转时机。价值型投资策略的评判标准,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以低P/E(市盈率),低P/B(市净率),低P/S(价格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低P/CF(价格与每股现金流的比率),或者用股利贴现模型(DDM)得出的价值与目前价格相差较大的差额。

价值投资策略中最著名的是由“华尔街教父”之称的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空间”概念和理论。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不久,他的学生沃伦·巴菲特继承了其“安全空间”价值投资法并将其发扬光大,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间”理论认为,当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时,购买这类股票就是成功的投资。

格雷厄姆建议安全空间概念可在三个领域加以运用。首先是对于像债券和优先股这种具有稳定收益的证券很有效;其次,可用来作比较分析,如低P/E(市盈率),低P/B(市净率),低P/CF(价格与每股现金流的比率);最后,如果公司的股票市价与其内在价值的差距越大,投资此类公司越能获得机会和空间。他同时指出,如果公司内在价值中最大的一部分取决于管理质量、业务性质以及乐观增长计划的话,则此安全空间没有基础;相反,如果内在价值中的较大部分是由于可测量的数量因素支撑,则下跌空间会有个下限。

格雷厄姆坚持“安全空间”的两种选股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以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2/3的价格购买股票,最好是净流动资产的2/3;第二种是购买市盈率低的股票。他坚持两种买入技巧:一种是在整个股票市场低迷时买入,另一种是在整个市场并不低迷但该公司股票市价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他认为这两种选股方法和买入技巧都有一种体现于股票价格上的“安全空间”。

“安全空间”的价值投资策略从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变化关系的角度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获利空间。第一空间: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价格向价值回归的过程;第二空间:价格超过内在价值,惯性向上的获利空间;第三空间:内在价值本身增长所产生获利空间。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间”的价值投资策略主要是努力抢占第一空间,后来沃伦·巴菲特将其进行完善发展,将成长性考虑进去,巴菲特的“安全空间”价值投资开始努力抢占第一和第三空间,但由于在第二空间找不到投资机会,就放弃第二空间。巴菲特的安全空间价值投资策略通过在迪士尼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吉利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麦当劳公司等投资的巨大成功得到充分体现。

(二)成长投资

成长型投资是指投资预期发展前景良好,成长性极佳,收益增长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且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公司的投资策略。

成长型投资不仅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持续增长的股息红利,还能获取资本升值的收益,颇受市场投资者的青睐。根据进出入市场时机的角度我们将成长型投资分为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CARP)和惯性成长投资策略(Momentum Investment)。

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的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进入市场的时机,即当自己意识到投资品种的巨大成长潜力,而还未被市场其他投资者所发掘,价格还没有明显上涨,市场没有对其良好成长性作出应有反映的时候。它既要考虑盈利的可持续增长,也要考虑目前价格的高低。进入市场的时机较早,就具备与以后进入者价位成本上的相对“安全空间”,相对应地是,宁愿较晚地退出,甚至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享受长期的价值增值和分红派息。它与价值型评估标准不一样:价值型以低市盈率P/E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之一,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考虑盈利增长率G,采用PE/G,即市盈率与增长率的比率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PE/G越低越好,价值越被低估;PE/G越高,则说明成长性相对较低,价值上升空间相对有限。惯性成长投资策略的关键在于把握准确的退出市场时机,这是源于惯性成长投资策略主要投资于那些具有超常收益增长的股票,或者那些价格虽然已经高涨,但市场对其增长预期依然显得保守的股票。这与前面价值投资中提出的“安全空间”的第二空间有些类似、此阶段投资的风险相对较大,如果一旦公司的盈利成长性不及市场预期,股价就会迅速向下调整。所以惯性投资策略进入时机晚,宁愿退出早些,以确保最后一段增长的价格上升空间,但其持仓成本比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较高,抗风险能力比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较弱,导致此类投资者执筹心态较不稳定,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讲,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会在长线操作方面倾向于采取合理价格的成长投资策略,仅仅在短线操作上倾向于采取惯性成长投资策略,快进快出。

总而言之,成长性投资策略应注重发掘以下四类股票:

1.有极佳的成长性,还没有为其他投资者发掘,价格处于低位的股票。

2.实际的成长性比市场预期要佳的股票。

3.市场有一定反应,但价格与其内在价值还有较大的安全空间的股票。

4.既具备价值型又具备成长型特征的股票。

二、我国股票基金价值型和成长型投资策略的运作

基金股票投资的风格可分为价值型和成长型,但在实际运用中,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并不完全采用单一策略,他们往往顺时而动,投资风格有时会有所侧重,有时会加以调整,有的干脆对二者加以结合,采用混合策略。以下是较为典型的基金投资策略案例,从中我们对这两种风格股票基金的运作有所了解。

(一)价值型投资策略

1.投资对象

内在价值被低估,潜在价值高,股票回报高的股票。

2.选股方法——EVA经济附加值

经济附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税后营业净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简称NOPAT)减去资本费用的余额,用公式表示

  EVA=NOPAT-资本费用

  =NOPAT-资本投入额×加权资本成本率WACC

其中资本投入额=股权资本投入额+债务资本投入额

每股EVA:EVA/PS=(NOPAT-资本投入额×WACC)/总股本

3.投资操作

(1)计算全部公司在最近两年的经济附加值和每股经济附加值。

(2)计算经调整的经济附加值和每股经济附加值。对于有两年数据的公司按照前一年占30%,当年占70%的比例进行加权平均。

(3)分别按照调整后的经济附加值和每股经济附加值排名,将两项排名平均,得出最后排名。

(4)列出总排名前300名的公司,选取排名前50%的公司。

(5)剔除(4)中最近3个月涨幅最大的20%的公司,剩下的30%的公司进入投资组合。

(二)成长型投资策略

1.投资对象

(1)至少连续未来3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高于GDP平均增长率2倍。

(2)总股本较小,股本扩张潜力大。

(3)避免微利企业。

2.其他标准

(1)是否具有优异的R&D,并能领先推出功能性佳,具有市场性的产品。

(2)是否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有效率的投资确保领先和获利的成长空间。

(3)企业管理层是否具有前瞻性眼光,不断开拓新市场。

(4)企业管理层是否具有强烈上进心和责任感。

3.投资操作

(1)研究发现成长最为迅速的一些行业,在他们中间选择相关上市公司。

(2)从历史财务资料推断下一阶段的成长性,尤其是建立季度财务数据库,动态预测成长性。

(3)研究员对公司实地调研,准确判断成长性,避免重大欺诈行为。

(4)建立券商研究员业绩预测数据库,提取重要信息以供综合判断。

(5)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精选个股。

三、我国股票基金的投资风格

一般而言,股票基金投资风格与其基金定位有关,如价值型基金则其股票组合投资策略偏重于对投资组合中价值较低者,而成长型基金注重投资对象的成长性;同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经验也会影响基金风格。但基金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重要地,市场大势(熊市或牛市)对基金投资风格的转变有重大影响,这与下文观点相映证;因数据来源的局限性,虽仅以2000年至2002年数据为分析依据,也能反映基金风格与证券市场的关联性。

表1

各类基金数量占基金总数的比例

成长型 混合型 价值型

2000.12 32.26% 41.94% 25.81%

2201.6

57.58% 33.33%

9.09%

2001.12 20.00% 53.33% 26.67%

2002.6

30.61% 22.45% 46.94%

2002.9

18.87% 15.09% 66.04%

如表1和图1所示:2000年12月,各类基金分布较为平均,其中又以混合型基金占比较高,为41.94%,价值型基金占比最低,为25.81%;其后的2001年6月出现较大逆转,成长型基金占比猛升至57.58%,而价值型基金占比跌至谷底,与当时股市见顶的牛市相对应;2001年下半年混合型基金占比回升,占据了主导地位,占全部基金总数的53.33%,显示投资策略逐步趋于稳健;至2002年,大部分基金向价值型回归。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6月我国股票市场见顶2245点以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深受“5.19”行情的影响,偏爱投资于成长性股票,因此2001年6月成长型基金比例最高;另一方面,从2245点股票市场见顶以后,我国股票市场进入了长达5年的熊市,在这期间,成长型投资策略被基金所抛弃,基金开始探索股票的内在价值,偏重于进行价值型投资策略,因此价值型基金比例逐步升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股票基金的投资风格虽受制于基金定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经验,但市场大势对股票基金的总体投资风格有重大影响。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股票基金的投资方式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