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电厂锅炉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不仅是给锅炉创造一个安全运行的环境,同时也是降低锅炉运行风险的关键所在。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起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好锅炉的各项工作,让锅炉时刻保持优质的运行状态。
关键词:锅炉;运行维护;保养
1电厂锅炉检修的特点
现今电厂检修锅炉一般包括故障检修跟定期检修2类形式。电厂产能作业时,锅炉可能被各种原因约束,因而其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同时加重了锅炉检修人员的工作量。可是,现在鉴于基本的检修核心技术都是被锅炉生厂商掌握,使得普通企业仅能实现常规的检修作业,不仅其检查效果不太明显,也难以科学的处理锅炉作业出现的问题。此外,进行锅炉作业检修时,多数员工都是凭借个人经验去判断锅炉作业情况,并未掌握先进的检修手段,检修的准确性也无从保证。
2锅炉运行的相关概述
2.1锅炉运行的遵循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一定的及时性原则。所谓的及时性其实就是对于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与应对策略。在锅炉运行的环节中,一旦出现设备的故障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需要与实际问题情况相结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问题的解决,从而避免危害生命的情况出现。其次,应该遵循一定的分散性原则。对于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问题,首要的工作就是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接着找出其中出现故障问题的地方,并把注意力放在没有影响锅炉运行的设备位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锅炉运行的损失以及威胁。最后,应该遵循一定的果断性原则。这里的果断性往往针对的一些严重设备故障问题的出现,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当锅炉运行发生严重的故障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的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以及原因,也无法进行其他部位的转移,这时应该果断停止锅炉的运行,并认真寻找出现故障的地方。这一过程中,需要切断电源,避免发生意外与危险的事情,同时应该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加强相应的重视,从而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
2.2锅炉运行的衡量标准
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应该以水质为标准,对于水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通过一些数据与实践可以发现,假如锅炉的水质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以及规定要求,这说明在水里面会含有大量的杂质,容易出现水垢的产生,从而影响着锅炉的传热工作效率。有的甚至会对锅炉的管壁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其中的叶片受到损坏。因此,需要结合衡量的标准要求,来控制好锅炉的正常与安全运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应该根据锅炉的水质标准来进行锅炉用水的选取,并做好相应的用水过滤环节,对于水中的杂质要进行一定的控制,避免超标的情况出现。第二,应该做好相应的排污工作。对于锅炉设备的里面应该定期进行相应的排污措施,及时对于其中的杂质进行处理。第三,要对其中的汽包水位进行合理的调整,保障锅炉蒸汽的正常运行,同时控制好锅炉运行中的负荷,避免实际负荷超出的情况发生。
3锅炉的运行维护要点
3.1对于汽压的控制
在锅炉平时的运行中,我们要注意其内部汽压的稳定性,保证其能够随时达到指定的标准,满足锅炉用汽系统的要求。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相关汽压不能够超过允许的标准,一旦超过标准就会让排汽阀进入开启的状态,继而让有效资源浪费。同时运行人员还要注意的是,当安全阀出现问题或是失控的状态,那么就会引起超压事故的出现。正常运转的锅炉,其实通过内部汽压的改变,来处理蒸发量以及蒸汽符合之间的均衡干系。这是因为锅炉在工作的环节里,蒸汽远远不断的流入锅筒里,在经锅筒内将蒸汽送放到关联的用户。如果蒸汽量过大的时候,锅炉内的汽压就会相应的提高,当过小的时候就会相应的下调。而其关键就是依托蒸发量来进行汽压的管控工作。这是进行维护锅炉工作的重要原理,因此需要相关运行人员要格外注意锅炉内部的燃烧情况,在适当的环节来控制锅炉内部的蒸发量。
如果锅炉出现运行负荷过大的时候,汽压就会下降,那么运行人员可以通过提高锅炉燃料量,并增加炉内的风量,提高火势让燃烧的更加充分,依靠这种方式来增强锅炉的蒸发量,控制蒸发量与给水量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中。如果锅炉出现负荷过小的时候,锅炉的汽压就会提高,这时需要运行人员减少炉内的燃烧量以及风量,让火势能减少,再结合给水量的调整,保证期能够在一个安全指标内,当情况稳定下来之后,在作出有效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于运行温度的控制
对于温度的控制,一直是锅炉运行维护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温度系数的变化影响着锅炉自身的安全特性。所以运行人员要严格的监视锅炉温度的变化,并作出及时的调整。比如说,锅炉的出水温度在理论上是要低于运行压力下的相应饱和温度,在以往都是以二十摄氏度为标准,在对于回水温度监控时要保证温度偏差不超过八摄氏度,如果锅炉运行温度出现超出温度标准线的时候,锅炉内部的水就会汽化,同时汽压也会直接升高,如果没有做出及时的处理,那么就会出现爆炸的状况,危及人身、设备的安全。
3.3锅炉运行维护工作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来说,我们进行锅炉维护工作要注意的事项有三个方面。首先,运行人员要防止汽化。在锅炉平时工作中,在保证对其压力与温度在正常标准以外,还要保证锅炉每个部位水流循环的正常均匀。这能够将锅炉外体所散发的热量带走,能有效降低汽化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点是需要运行人员注意的,要实时关注个循环回路的温度系数以及压力的先关变化,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其次,运行人员要做好时常排气的工作。锅炉在平时的运行中,会不断的产生气体,如果集气装置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恰当,或是在充水工作中锅炉放气放的不够干净,都会让锅炉管道,预计大量的空气,并导致气塞状况的发生。这不仅不利于锅炉装置水的正常循环,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的供热效果。因此,要做好锅炉的排气工作,保证正常工作的开展。
最后,运行人员要做好减少失水量的相关工作。做这项工作前要对锅炉的排水设施做好检查工作,如果出现漏水的状况发生进行修理,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锅炉的维护保养策略
4.1锅炉的停炉保养
在锅炉停炉的过程中,由于其设备表面还停留着一定的余温,还会吸收周围的水封,并与氧气产生一定的水磨蹭,这是有着一定的腐蚀性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防腐与防锈的处理。在锅炉停炉保养的环节里,主要是采用压力保养策略、湿法保养策略、干法保养策略、充气保养策略等。这些策略都是平时需要用到的保养方法。当针对一些停炉时间较长的锅炉,要通过干法保养策略进行保养。首先将干燥剂放到锅筒或是锅炉内部,在结合停炉的放水过程的过程,对水沟与污垢进行清除。在关闭蒸汽管道以及供水管道上的阀门以及排污阀,让锅炉进行自我干燥的处理。我们还可以通过微火加热,来让锅炉的干燥加快速度。
在保养的善后工作中,运行人员一定要保证锅炉内部的干净,不能够有一点积水在里面。并且,由于锅炉内的氧气会与其本体金属部件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在停炉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隔绝氧气的相关工作,尤其是需要特别长时间的停炉,就更需要做好氧气隔绝的工作。结合密封、关闭炉门、挡住透气孔等工作,切断与外部氧气的联系。
4.2构建合理工作制度,提高锅炉维护保养的有效性
想要更好的保证锅炉的运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就需要为运行人员制定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制度,并要他们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执行。在制定工作制动中,要保证运行人员能够落实自身的工作,并对工作细节做详细记录。当锅炉出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准确的记录能够提高维修人员的效率,同时这些记录的组合能够准确对锅炉设备的整体寿命有一个判断。并且,在工作制度的构建中,还要注重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做好各种安全保障措施在进行工作,同时还要将这些安全意识落实在自己对于锅炉维护保养工作中,让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竟然有序。
结束语
锅炉是一种特种设备,同时也作为一种压力的容器,其在平时的运行工作中,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做好其日常的维护工作与保养工作,是锅炉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从锅炉自身系统来看,其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所以要做好这种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不仅需要相关运行人员有着专业的知识与工作经验,还要做好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让锅炉更加稳定的发挥其日常作用,并且当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作出调整,将危险与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莫海江.工业锅炉运行与维护措施的探讨[J].节能,2017,36(12):44-46.
[2]赵卉.电厂锅炉检修运维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169+232.
[3]王健.电厂锅炉的热效率提升与运行维护[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7):179-180.
[4]李欣展.浅谈锅炉的运行维护和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48-49.
论文作者:石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锅炉论文; 工作论文; 就会论文; 人员论文; 温度论文; 标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