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犯罪及其法律保护_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论文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犯罪及其法律保护_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论文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及其法律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计算机软件论文,法律保护论文,著作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当今世界,软件产业正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其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但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和普遍使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法律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的概念及特点

1.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的含义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行为”在本文是指有关组织和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实施的计算机软件盗版行为而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计算机软件盗版行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而依法应受到刑罚制裁的行为称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犯罪。“盗版”(pirate/piracy)是一个外来语,按美国韦氏法律词典的解释,是指“未经版权人授权而复制、发行或者使用”。其从形式上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盗版仅指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该计算机软件的行为;广义的盗版除包括上述行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超出许可范围使用、传播、销售软件的行为。

1.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1)软件盗版形式多样,涉及面广。目前软件盗版主要表现为;①仿冒他人软件产品并进行非法复制和销售。②计算机硬件经销商在销售时进行未经授权的软件安装。③最终用户侵犯软件著作权。④未经授权通过网络销售软件或擅自将软件上载到网上提供给网络用户。⑤通过“客户机——服务器的‘滥用’”侵犯软件著作权。

(2)软件盗版容易,防范与查证困难。计算机软件具有无形性和易复制等特点,储存、携带十分方便。在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可通过网络进行异地传输,防范十分困难。加之财会制度管理不严,即使明知他在大量盗版,从其账面上却抓不到证据。这比侵犯传统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文字作品、美术作品著作权更加难于防范、查证和控制。

(3)侵权行为普遍,后果严重。计算机软件自身具有的经济价值与软件盗版者的开发费用之间有巨大利益差。这种利益驱动使得软件盗版现象十分普遍。盗版率使得正版软件厂商受到极大打击,高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利润回报,不仅无法吸引优秀人才进行新技术开发,阻碍企业发展,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而且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2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对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尽管世界各国一般都很重视,普遍运用法律手段加以防范和打击。但实际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一是软件盗版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二是软件盗版犯罪中存在高科技因素,执法、司法机关往往依赖被侵权人或者被害人提供线索,认证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案件结案率较低。

2.2 原因分析

(1)认识存在偏差。首先,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相互依赖程度的基本认识不足。社会道德发展落后于技术的发展和对行为危害结果的认识,因此社会对这种行为的容忍度出奇得高。在缺乏道德谴责的社会氛围中,人们心安理得的购买盗版软件。占便宜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具传染性的,很多人希望以极度低的价格买到与真品无两样的软件。其次,法制观念淡漠,公众缺乏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意识,客观上为盗版业的生存提供了基础。

(2)追逐眼前私利。一是一些执法部门认为使用盗版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短期内有利于扩大知识的传播和利用,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国民素质,因此对软件盗版使用持一种默许的态度。二是软件著作权侵犯者尤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盗版活动,可以在很小付出的情况下牟取暴利,这种巨大的眼前利益助长了软件盗版行为。三是使用盗版软件的最终用户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自身的经济压力。

(3)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一是有关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法律出台比较迟,且不完善,尤其是缺乏针对侵犯软件著作权特点进行惩处的法律手段、程序。二是已有软件保护方面的法律也执行得不尽如人意,存在执法不严、违法未究的问题。三是由于计算机软件自身的技术性特征,给软件盗版犯罪的侦破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降低了盗版者的犯罪成本。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中国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购买正版软件太贵。盗版猖撅,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是市场本身需要和区域经济不平衡所形成的矛盾。

3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对策探讨

3.1 严厉打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与犯罪行为

(1)运用刑罚手段对软件著作权犯罪行为进行严惩。严格按照《刑法》的规定,对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法规定,未经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人许可,进行软件著作权犯罪的行为进行严惩。

(2)采取刑罚手段与民事、行政制裁手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惩处。

3.2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有效防范和惩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违法行为

建立以著作权法为核心,由专利法、商标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部法律相结合的法律保护体系,可以弥补单独法条的不足,从不同角度对软件进行保护。

3.3 规范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

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将软件最终用户使用盗版列为刑事犯罪的做法,我们可以在刑法中明确规定购买软件为本人或本单位使用,而非将其复制成商品出售的最终用户,未经软件权利人许可,非法复制计算机软件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行为为犯罪行为。制定严厉的惩处措施,对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类最终用户进行规范。同时在民事法律中,对最终用户侵权行为增加相应的赔偿条款,使软件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相应的补偿。

标签:;  ;  ;  ;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犯罪及其法律保护_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