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路_图书馆论文

构建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路_图书馆论文

建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服务体系论文,资源共享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253:G258.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167(2000)03—0006—03

1 重提文献资源共享的新理念

图书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知识的宝库,是一个国家教育文化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肩负着汇集反映古今中外历史、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各类典籍的任务,同时为迎合开发利用的要求,担负着建构文献信息资源有序化开放系统的任务。与其它信息服务部门相比,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更具有学术性、连贯性及稳定性的特点。因此,图书馆应该面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读者与日俱增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加快馆藏文献电子化和服务网络化的步伐,进一步开阔生存空间,拓宽服务渠道,成为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信息服务业的中坚。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劳动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生产资料的信息含量不断增加的历史性变革时期,信息资源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源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已成为测定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目前,我国图书馆虽然基本上采用了不同先进程度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事文献的采访、编目、流通和检索等方面的管理,但一般只局限于本单位内部的管理,而文献信息资源也只局限于部门内部的局部共享。而且文献资源的共享,没有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环境的形成,电子出版物的涌现使得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献资源共享的内涵随之赋有新的理念。即文献资源建设必须破除过去封闭式独立经营的管理体制,走开放式联合协作办馆的模式。正如李岚清副总理视察北京国家图书馆时所指出的:“将文献资源数字化,通过网络与周围的教育、科研机构联接,然后与全国联网,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这是个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馆藏文献数字化看作是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从发挥图书馆整体功能出发,尽快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2 重视文献资源共享内容的新扩展

在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大兴学习之风的大好形势下,各单位、各地区应从实际出发拟定文献资源共享的具体方案。由于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变化,以及文献信息管理模式的变化,使得文献资源共享的内容发生了下列变化:

2.1 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扩大文献资源保障范围

各协作单位要按学科专业,文献载体类型,文献语种,出版类型等实行分工,进行协作采购,使藏书布局合理化。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书刊大幅度涨价以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新购文献入藏量直线下降所引起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则可以建立起既具各馆特色的馆藏体系,又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2 协调外文书刊的采购,扩展采购渠道

随着国际文献信息交流行为的加强,我国加强了境外信息流的研究和引进速度。鉴于外文文献信息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外文书刊采购渠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能定期召开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外文书刊文献订购协调会议,开展代订、补订、委托国际交换等项业务,不但可以增加文献订购的品种,而且可以大量节省外汇。此工作在我国高校系统已经协调成功,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协调方案。

2.3 实施网上联合编目

以国家图书馆和地区中心图书馆为主干单位,组织专门机构,集中专门人才开展全国性和地区性书刊文献网上联合编目,共建联合目录数据库。这样会更有利于实现文献报导的规范化,有利于在分布式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计算机书目共享网络。

2.4 加快馆藏文献数字化速度, 增强合作开发电子文献的力度

由协调机构组织协商馆藏文献数字化的范围,编制出数字化文献的目录,作出明确的分工,为避免资金浪费切忌重复进行。协调机构还应组织各协作单位共同研制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集中各方面优势,合作研制二次文献数据库。对多媒体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资源,应加快虚拟化和电子化的速度,为网络化环境下建设中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奠定基础,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比例。

2.5 扩展联机信息服务范围,优化网上信息确保提供质量

各地区,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为共享网上的电子信息奠定了基础。但是,针对目前上网的电子信息品种单一、数量不多的情况,各馆要加大馆藏信息电子化的力度,拓展资源共享服务的范围,建立特色数据库向网上发布本单位的文献信息。为了满足网上用户的咨询要求,相互提供网上预约、外借、传送全文和参考咨询等服务以及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各馆应配备高水平的网上信息提供人员,以适应优化网络信息服务的要求。

2.6 拓宽业务交流,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人员的素质,重视人才培训是解决网络环境下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当务之急。协作单位可以采用办培训班、研讨会、学术报告会,考察学习扩大业务交流范围等多种形式,来加快人才培养。

只有在文献共享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的培训领域和内容,此项工作才会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3 重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模式

按照目前我国文献资源的现状和将来发展的趋势,可以构建下列多种“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模式。

3.1 横向模式

即实现同一地区各馆之间协调合作的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于为该地区的教育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它打破了隶属行业分割的局限,实现三大类型图书馆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联合,以实现馆际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现行条件下的合作,应该是从文献资源协作配置,传统文献载体和网上信息合理布局,到馆际互借、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具有联系方便,符合读者就近借阅的文献利用心理,也符合效益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尤其在当今社会需求高新技术人才与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之间的矛盾,以及文献资源供需矛盾交织严重的条件下,建构这种模式对于解决上述矛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和“武汉地区高校协作网”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3.2 纵向模式

这是指同一系统或同一行业各图书馆之间,在馆藏结构和服务类型具有相似或类同的特点而进行的协作。但是采用这种模式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检索系统以及具有交通方便的条件,并且必须要有龙头图书馆在中间起强有力的协调作用。“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全国民族院校图书馆协作网”采用的便是这种模式的组织机构。

3.3 纵横结合型模式

这是在前两种协作网的基础上把相对独立的协作网络组织进一步联合起来,实现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全面性协作。这就要求建立以地区中心馆为网络主干,辅以各馆密切配合的协作网络形式,乃至建立起以国家级文献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性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这种模式的协调组织必须要有一定的行政权威才能进行组织协调,并且需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及强有力的指导程序,需要配备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并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将彼此独立分散的各类型图书馆集合起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种模式是当前最理想的构思,必须花大力气才能抓出成效来。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资本,是各图书馆实现联合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为此,在构思协作模式的同时,还可以按地区划分建构文献资源配置的模式。即在同一地区内,由图书馆按主干学科系统建构本地区的文献保障体系。各馆按学科专业性质,确定收藏重点,然后按协调的原则形成各自的收藏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网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专业齐全,点面结合,使用方便,能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4 重树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观念

改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又是搞好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

4.1 实现协作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的转化

为保证文献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协作机构一定要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和自愿参加的原则。克服“大馆一统天下”的局面,各成员馆之间应相互平等。但在共享网络内涉及一些高层次读者,向资源丰富服务水准高的大馆流动的结果,由此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价值规律在馆际协作中的作用,即在经济效益的回报方面,必须实现谁提供的服务多,谁的经济利益也应该多的原则。当然在开展文献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一定要提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有偿协作与无偿协作并举的原则。在对参加协作的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收取合理的信息服务和文献损耗费用也是正当的。但是,在协作过程中切忌各行其是,巧立名目乱收费,否则会损害协作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协作的持久性。

4.2 实现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共建的观念

网络化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而建立虚拟馆藏则又是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针对各馆现行馆藏依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文献资源拥有权,轻使用权的情况,我们应该冲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在文献资源的配置方面走配置物理馆藏和购买虚拟馆藏使用权相结合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图书馆花费有限的经费,能使读者共享到最丰富的文献资源,才能通过馆际互借与网上资源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提供最充分的文献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只关心“物理馆藏”而忽视“虚拟馆藏”的封闭意识,把具有自身特点的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资源,在创造条件适应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入网络组织以便共享电子文献资源。

一言以蔽之,走联合之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是现代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收稿日期】2000—09—06

标签:;  ;  ;  ;  

构建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路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