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海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海

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 山东 德州 253100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标准中的落实,并将制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纳入新课程标准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离不开生物课程,离不开教学,生物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教学

我国传统的教学活动过于强调应试教育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步伐,并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生物教学,实现社会需要和教育功能的有效匹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给予正确地指导,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学方式不能过于拘泥,要灵活变通,在方法上要灵活,在教学上要实用,特别是互动式教学模式,其变动性与灵活性也非常大,只要是符合教学理念,有益于教学活动的,能够提升教学水平的都可以引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敢于引入新方法,推动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对于创设情境实现互动要求教师有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对教材的精确把握,对方法的灵活运用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自主探究法、概念图解法、列表比较法、讨论分析法的掌握与实践等,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与能力的提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创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共同进步。

二、“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精心设疑,营造参与的学习氛围就十分必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且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参与激情,促进他们的参与欲望。例如学习初中生物基因一课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大家在生活中见到双胞胎,他们长得很像又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什么原因呢?还有,父母是双眼皮,可是孩子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问题使学生立马活跃起来;又如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问:“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教师讲课时如果讲的内容不生动活泼,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学习。一般地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材料要比无形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再次,生物教学应广泛联系生活实际。生物科学是一门与实际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照本宣科,而应广泛地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必能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些零食进行分析研究,学生们经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后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进行交流,然后我再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如何注意食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感到收获不少。

最后,生物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生物是一门比较注重实践能力的特殊学科,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避免不了生物教学实验。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兴趣。通过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三、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我们知道,学生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将来肯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学是一门兴趣无穷的科学。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既是生物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实际上,教无定法,教师只有结合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起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收获很大、学到很多。

论文作者:刘洪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