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圣陶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及实践论文_李正堂

论叶圣陶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及实践论文_李正堂

李正堂 教育科学出版社

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家、语文教材编辑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材编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语文教材体例的科学性、选文的典范性、文体的多样性、练习的启发性等方面卓有建树,对当下语文教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 语文教材 编写思想 编写实践

叶圣陶(1894-1988年),字秉臣,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他不仅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还是成就卓著的编辑出版家。本文择要加以探究。

一、体例的科学性

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国文教材,但编者大都对语文教材的科学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人认为语文学科不是一门科学。因为语文不像数理化等理科课程那样,学科知识有着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对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易把握。还有,当时的国文课本中,古今论文及文艺理论方面的内容超过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针对以上现状,叶圣陶首次提出了要“给予语文教学以科学性”的命题,他在《<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中指出,“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1]叶圣陶所编的出版于1935年的《国文百八课》,是一套初中语文课本,共分6册,每册18课,合计108课。本套教材从关注学生身心规律和特征与教材体例上的科学化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它改变了历来课本选文各不相关无章可揗的模式,将语体文言合编,古今中外皆选。每课之中设置了四个板块: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每个课文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按照这个目的,写出一段文话并选编两篇例文,从中取出文法或修辞,最后针对本课的内容提出练习题。依据语文结构的内在逻辑,每课自成单元,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全套书层层递进,前后照应,形成系列。

以上编辑体例打破了传统的私塾启蒙教育死背古书的先例,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科学的逻辑体系,有利于青少年循序渐进地掌握系统的知识,拓展想象,培养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选文的典范性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课本后掌握阅读的方法,叶圣陶从学生的思维特征、语言发展规律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在选文时要注意内容的生活化、体裁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从而提出了选文的“三不原则”:一是不“唯名主义”,叶圣陶在1962年写给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封信中说:“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帮助。”“绝不宜问其文出自何人,流行何若”。[2]二是不选旧避新。正如叶圣陶本人所说:“故我人不须顾及课文之老不老,句为文质兼美之篇,有裨于学生之诵习,虽新必取”。比如,他本人早年首次将胡适翻译的《最后一课》收入《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1923 年),就是经过时间淘洗成为的经典。三是不“拣到篮子里就是菜”。叶圣陶要求,编写教材“要像蜜蜂那样,吸取百花精华,酿出蜜来”。在教材编选的态度上,编者要“反复讽诵,潜心领会”;对拟入选的课文,要“心焉好之”。在方法上,编者要仔细斟酌;在内容上,要去旧补新,“要注意各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避免重复和累赘”;“从效果上讲,要做到让老师便于教,让学生乐于学。”此外,选文忌“炒冷饭”。叶圣陶认为,应立求“煮一锅新鲜饭”。

三、文体的多样性

以前的国文课本,只注重学习文学,而叶圣陶则强调学以致用,认为体裁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3]在叶圣陶所编的《国文百八课》中,众体兼容的特点十分突出,吕叔湘统计道:“应用文有十多篇,其中有书信,有调查报告,有宣言,有仪式上的演说词,有出版物前的凡例,有公文标点与款式。说明文有二十来篇,篇幅之多,方面之广,也都胜过同时的别种课本。”[4]这种设计和安排,表现出叶圣陶在语文教材方面“实用性、社会性”的追求,因此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实际需求。

四、练习的启发性

在《开明国语课本》(初小用书)中,叶圣陶不仅在选文上注重了社会生活有关的各种文体,还在课后练习题中加大了对各种应用文体的训练力度。这些练习题是要求学生进行应用文的写作,其题材皆来源于学生本身熟悉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易于达到练习效果。基于练习题的启发性原则,叶圣陶提出,练习题的设计要不断创新,“题目的内容和形式不要拘于一格,越多样越好。……帮助记忆的题目,巩固理解的题目,当然也需要,但是促使学生动脑筋得到自己的发现的题目应该占相当的比重。”

总之,叶圣陶在语文教材编写工作中作出了不懈的探索,使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走向更合理、科学、规范的轨道,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编辑思想和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借鉴和传承。

参考文献

[1][3]叶圣陶 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127,44。

[2]张谦芬 吴立贵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3。

[4][5]叶圣陶 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9,163。

论文作者:李正堂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论叶圣陶语文教材的编写思想及实践论文_李正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