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元容

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218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患者实施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找出更好的填充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到本院来治疗牙髓病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30人;分组完成后,对A组患者采取适量填充的方式,对B组患者采取超量填充的方式,而在对C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则采用欠量填充的方式,在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及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三种填充程度各自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均要轻于B组及C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A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为96.67%,而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C组的治疗有效率最低,为73.33%。结论:通过对本次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适量填充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今后针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更多的采用此种填充方式,使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关键词】根管填充程度;牙体牙髓病治疗;临床效果

当前临床中患有牙体牙髓病的患者人数非常多,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急性、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等,针对此疾病当今医院一般都采用根管填充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1]。而在此过程中,根管填充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疗的有效率[2]。当前通过一些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对治疗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就旨在通过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三种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程度来分析其各自的应用效果,进而为找出更高质量的填充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提供一些依据。本次实验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选取了自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一年间到本院来治疗牙髓病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本次实验过程中所选取的90例患者均对该实验过程知情并自愿加入到其中。在A组中共有18例男性患者与1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59岁,最小的是19岁,平均年龄是(37.15±2.76)岁,其中牙髓坏死、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肩周炎、慢性肩周炎患者的人数分别为9、7、3、5、6;在B组中共有17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2岁,最小的是21岁,平均年龄是(36.98±3.05)岁,其中牙髓坏死、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人数分别为11、3、4、7、5;在C组中共有15例男性患者与15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57岁,最小的是17岁,平均年龄是(37.54±2.59)岁,其中牙髓坏死、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人数分别为6、9、5、7、3。此外,三组患者之间在年龄、性别、症状等方面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者之间的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1.2方法

针对三组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均采用根管填充的方式。首先,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以分析患者根尖周以及根管的状况,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其次,对患者进行开髓根管等工作,并将患者牙齿内的一些残留组织进行清理[3]。再次,在进行根管填充之前,做好器材器械的准备工作,所选用的根管长度应该得到准确测量,并逐渐将前牙根管扩大为40号,前磨牙,磨牙根管,扩大到比初始号大3号,整个扩挫过程中,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对根管进行交替清洗,根管成形后,将根管内残留的清洗液用消毒纸尖吸干,待根管完全干燥之后运用侧压方式对其进行填充操作[4]。A组患者在进行填充时保证根尖位置上的空间被填满,而对B组患者进行填充时则使填充物超出根尖位置,对C组患者进行填充时使填充物刚好填满缝隙。

1.3评价指标

在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在疼痛程度及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三种填充程度各自的临床应用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试验过程中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单位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来进行表示,同时用t对结果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通过对90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A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3.33%,而B组的疼痛发生率是10.00%,C组的疼痛发生率为16.67%;在治疗有效率方面,A组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为96.67%,而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C组的治疗有效率最低,为73.33%。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患牙体牙髓病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该疾病在临床中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前我们必须要寻找出恰当的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更好或者更持久的疗效。本文对三种不同的根管填充程度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对患者实施根管填充时,采用适量填充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为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更多的采用此种治疗方式,使临床利用价值真正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庆林,孔辉,余擎,等.P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3):179—181.

[2]周艳勤,钟晓波.根管治疗难度评估系统及根管充填材料的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9):5455—5459.

[3]柳锋,胡礼明,黄卫东等.冷牙胶侧方加压和高温热塑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体外实验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564—566.

[4]王剑平.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不同程度根管填充55例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1):89-90.

论文作者:周元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分析不同程度根管填充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周元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