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的思考论文_唐熙

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的思考论文_唐熙

(遂宁市河东实验小学校 遂宁 629000)

【内容摘要】 本文从语文主题统整教学中价值取向、构建单元文本、教学特点进行探究,阐释了如何提供阅读平台和如何设计阅读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效阅读能力提升。

【关键词】主题统整 建设思路 选文 活动

一、主题统整的建设思路

采取631工程建设的模式。具体讲,6是指依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再重组,以主题重构,丰富其内容,让学习内容更加地有血有肉,思路更加地清晰明白。这种丰富体现在围绕一个主题去选文,比如从体裁方面讲可以按照诗歌、小说、散文;比如从文章思想艺术方面讲可以按照正反方面去选文。例如“母爱”主题,可以选如大山一样无私无畏的母爱,可以选把孩子关在笼子里的爱,还可以选过分的溺爱,让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题材中感受母爱的表现方式。这是保底固本的选文训练,这是在没有脱离教材没有脱离大纲的内容。还有,呈现文本题材的不同(文言文白话文)。3是指对学生一个综合化的素养的培养,编三个主题,围绕教学目标,确立小的目标,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掌握的难点的一个训练过程。比如,我们在进行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的时候,怎么对学生进行作文提高。1是指一个开放的过程教学,要求从学生中来,把孩子的作品编成一个主题单元。比如学校的文化建设,对生活的理解,还可以是家乡的一种情怀为主题的建构。在选文的时候,我们不能太僵硬,需要我们有打开窗子呼吸空气的精神,有站得高看得远的精神,通过不同的版本教材,通过网络的渠道去获得我们需要的题材。选择的时候要从正反两方面选择材料,追求趣读,用不同的内容体现相同的主题。

二、领会主题统整的内涵,找准教学的方向。

首先,我们要清楚群文阅读与主题统整的异同。相同之处是增加阅读量,感悟文本的快乐。在读中实现拓宽学生的视野,知识的积累。所以,这两者都是提倡学生多读,在读中发展,在读中提升能力。但是细细比较,主题统整与群文阅读又有本质的不一样。群文阅读是浅读泛读,或者说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读,而主题统整是对文本的精读审读,有目标地读,在读中实现对语文素养的提升。

什么是主题统整?依据课本,结合生活、国际国内时事等确定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选文,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主题下带着一定的目的去学习,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写作特点、语言艺术等,以及它带给我们情感的享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说明白一点,主题统整就是指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之前,围绕一个主题去构建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话题。这就需要老师要有统领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走出课本的束缚,以一种更高更广的角度去处理教材,选择文本,选择学习的方法,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知。

比如:我们建构“桥”主题的时候,结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桥》一课,我们从表现桥的不同思想内容去设计,选择文本。第一是生活中的桥,它可以让人从这边到达那边,可以为人方便——《家乡的仁和桥》;有悠久历史的桥,比如《赵州桥》;比如赞美人世间互相帮助的友谊之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这里看到了两岸人民血溶于水的品质;反映红军不怕牺牲的《泸定桥》,还可以是人与人理解之桥,走向富裕之桥。在我们构建学习活动的时候,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桥的内涵,那么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五年级下册的《桥》,老汉跨越了什么(为了老百姓的生命不顾自己的安全,不顾儿子的安全)——儿子跨越了什么(与父亲一道组织群众转移,自己献出了生命)——这桥是什么样的桥(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你想对老汉说什么。。

三、主题统整教学设计思路

1.文本的取舍。人教版课文里,一个单元有1——2篇课文为精读,我们可以根据确定的主题对其余略读课文进行取舍,然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选取适合于学生阅读的文章,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要有统领文本的能力,准确把握我们的教学目标,但目标一定不要太多,最多两三个。

2.教学内容的取舍,确定一个主题统整,要将问题变话题,设计一个个问题的追问中去实现对目标的实现。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应该将问题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我们设计的活动中参与学习,用活动推进我们的教学任务,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

3.教学环节的取舍。为了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活动之后的共同进步,对学生的完成任务之后的一个认可。在处理单元文章的时候,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做到将教师的讲解活动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解决。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展示自学成果,围绕主题,把活动抛给孩子实践环节,在读中去掌握,在写中提升,在讨论中实现学生由外到内的转化。

四、选文要求

我们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一是乱改原文,断章取义,导致学生对原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编者在对名家名作选用时,为了需要将原文肆意改动,断章取义,不见了原文的精彩不见了原文的主题,脱离了真实,容易导致学生对原文的误解,一旦这种错误的印象形成,很难去纠正;二是孩子喜欢读有趣的故事中,比如对动画片里的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兴趣极高,我们老师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选取那些枯燥乏味让孩子生厌的文章,或者是与孩子生活一点也没有联系的内容,或者让学生无法理解的文章。

五、找准实现目标的突破口

当然,主题统整教学中容易导致老师只注重读,而忽略了对字词的掌握。具体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上,避免顾此失彼的发生。课堂的学习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作业,老师在设计的之前,要认真想一想自己要求学生完成的目标,明白我们该给学生什么之后,将我们要求学生的东西渗透到教学之中.

提供路径和方法:朗读能力,想正确流利读课文,需要从字音、节奏、平长韵段方面让学生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词语理解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用近义词等方法,学习工具的设计与运用,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在读中完成.

六、用活动促进统整教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习的技能化和情景化,在这种学习中,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懂得将文章的精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及口头表达中,这种学习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化,通过有趣的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习不枯燥有乐趣。因为阅读的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信心.

参考文献

1《从课堂走向课程》——我的语文之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蒋军晶;

论文作者:唐熙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主题统整教学的思考论文_唐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