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经济会否效法日本呢?_股票论文

香港的经济会否效法日本呢?_股票论文

香港经济会步日本后尘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后尘论文,日本论文,香港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香港经济会不会步日本的后尘连续衰退多年?近一段时间已经成为香港一些专家们的热门话题。但笔者认为,尽管香港经济状况和日本有些相似,但总体上来说差别不小,因此可以乐观地说,香港经济不会步日本经济连续衰退的后尘。

日本:昔日的辉煌、今日的衰退

1990年,是日本发展的顶峰期,也是日本经济泡沫最厉害之时,代表股市的日经指数曾上升至40000点左右,房地产价格贵到买楼按揭得用100年,即祖孙三代来还。当时日本人说笑话,单是一个东京的地皮价格,已经可以买起整个美国。

当时,全球最大的银行排在前三位的皆是日本银行,市值最大的企业排首三位的也是日本企业,全球豪富排名打头的也全是日本人……美国好多大学的商学院教授都在努力研究日本的成功之道,日式管理哲学占据了美国众多商学院的课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全球似乎都在“学习日本”。

12年后的今天,日经指数跌至10000点左右,东京房地产价格下跌八成。期间,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富豪开始都不相信日本的股市和房产会连续衰退这么多年,他们不断地将钱投入日本,希望买便宜货,希望搏反弹,结果全部套住。其中也包括一些香港超级富豪,要想解套不知猴年马月。

负资产拖死日本?所有银行全破产?

日本经济从兴旺繁荣到衰退简直是一场恶梦。今日,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都在为日本经济诊断,得到一个为较多人认可的理由,就是“负资产”,是负资产拖死了日本经济。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不论股市或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大量资产蒸发,于是许多人和许多企业都成了负资产。日本企业的问题特别严重,因为日本企业当时盛行“你持有我的股票,我持有你的股票”,但大家都把对方的股票送到银行里当抵押品,借更多的钱来投资。股票价格一跌,这些企业手中的股票全成了负资产,而那时日本政府不敢正视这个问题,并没有要求银行“斩仓”,即马上抛售银行手上的股票以套现。日本政府和银行都希望股票价格会回升,负资产问题自然解决。但是,一年不回升,两年不回升,12年过去了,愈来愈糟,不断地创新低。房地产价格的情况也是一样,这是另一个负资产的源头。

银行借钱给客户买股票和地产,而这些股票和地产价格大跌,全变成负资产。银行持有这些负资产,是不是也该变成负资产?是不是该撇帐销掉?但是日本银行没有这么做,因为如果撇帐销掉的话,所有的银行就会变成资不抵债,全部得宣布破产。如果全部银行破了产,情况会有多严重?!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不断地捂住这个重磅炸弹,不让之爆炸。12年来,日本政府换了9个首相。谁也医不好这个病。

香港和日本有相同之处也有根本区别

香港近年来经济不景,失业率居高不下,但人们更多担心的是:香港经济会不会像日本一样连续衰退12年?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香港和日本的确有许多相似,有些遭遇仿佛是“双胞胎”。

首先从股市来说,1997年,香港代表股市的恒生指数接近17000点,曾有人估计要冲击20000点,如今只剩下10000点左右。期间,借助1999年至2000年的科技热潮,也曾创新高,达18000点以上。其次从房地产来说,香港的房地产价格和日本一样,也是“寸金之地”。1997年,香港代表房地产市道的中原城市指数为100点,今日只剩38点,下跌幅度超过六成。香港目前也有数十万家庭因此成为负资产,惨不可言。

然而,尽管香港和日本有类似之处,但远没有那么严重和糟糕。特别是股市,和日本相比,香港还是要好很多。香港的经纪行和银行都能坚守止损原则,手起刀落,将就快变成负资产的股票全数卖掉,这种果断的手法救了股市,也救了股民,使之不沦为负资产。

有人甚至说,如果当年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也采取同样的政策,将跌近负资产的楼房一口气卖掉,今日香港的情况也许不会这么糟。不过即使如此,香港目前的20万户以上负资产家庭(幸好还没有达到人人皆负资产的惨况),还够不上对银行的威胁。香港银行不可能会因为这20万户负资产借贷而搞到自己破产。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香港的负资产问题基本上并没动摇银行体系的稳定,也不会影响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在经济转型,各个经济范畴倍受考验的今日,金融业仍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香港:金融业竞争力胜97前

经历多番风雨洗礼,香港金融业的竞争力已经超过1997年以前。回归五年来,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曾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考验。第一次考验是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风暴,第二次考验是2002年初的三大风险汇集难关,香港都已经安然度过。

1997年7月,亚洲金融风暴在泰国爆发,10月风暴登陆香港。1998年8月,在国际对冲基金的猛烈阻击下,港府狠下决心,不惜动用千亿储备救市。1998年8月13日,对冲基金对香港汇市、股市及期市展开立体式进攻,恒生指数低见6544点。8月14日,港府决定动用外汇基金入市大手吸纳,同时购入恒指成份股和8月期指,恒指急升564点。8月18日,政府大手买入33只恒指成份股,恒指守在7200点大关。8月24日,在期指造8月好仓、9月淡仓,逼国际炒家平8月淡仓。在现货市场积极入货,出现新的御用经纪,港股大升317点。8月28日,8月份期指结算,国际炒家企图压低恒指牟利,但超过九成的蓝筹股沽盘由政府接下,8、9月期指差价拉大至600点水平。当日大市成交增加至历来最高达790亿。此时胜负大致已定。

此后,期交所又采取一系列招数抗击炒家,新措施包括加按金,提高呈报要求及查核身份,金管局也推出强化联汇制度的新措施,包括保证以7.75港元的固定汇率兑换美元。到了9月23日,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出事,触发银行界向对冲基金收紧信贷,一些冲击香港的对冲基金被拓平仓离场。据传金融风暴期间,仅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就在香港损手达20亿美元。

这批政府救市的官股,从1999年开始以发售盈富基金方式(一篮子成份股)减持,至去年4月底,外汇基金出售官股及股息的总收入,已达1498亿元,足以覆盖入市的1180亿元“弹药”。

近几年来,政府透过制定政策、修订法例及鼓励行业自行调整等,已大幅增强香港金融体系的实力和竞争力。去年初港府面对公共财政赤字、日元贬值、阿根廷金融危机的风险汇聚,都能安然度过,原因就是香港实行金融改革,已建立了防范风险的体制,加上外汇储备雄厚,足以化解各种危机。

负资产的恶性循环不能小瞧

尽管香港金融业的竞争力比以前增加了,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小瞧。和日本一样,其负资产的恶性循环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香港负资产问题带来的是消费欲望的下降。

负资产一族本是香港最大的消费群体,如果他们不变成负资产的话,这些人消费能量是很大的。现在,他们成了负资产,他们不消费或降低消费的结果是百业萧条,消费场所生意少了,削价竞争带来通缩,而通缩更进一步压抑所有人的消费欲,这种由负资产而产生的负效应,杀伤力还是很强的。

由于消费减少,一些商店因此而倒闭,不少企业也因此而裁员,大量的失业人口就更不敢,也没有能力消费。失业率一路上升,没失业的人也开始逐步减少消费,这是一种典型的“信任危机”。

长此以往,消费市场就会不断萎缩,通缩问题一日比一日严重。这一点倒又和日本有点相同了。

不过,和日本相比,香港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中国大陆。近几年来,不少国家都在走下坡路,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对外的一个“桥头堡”,其作用和地位将是非常重要的,其发展的后劲也是强有力的。目前香港经济不景只是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阵痛”,只要善于把握机遇,调整好心态,凭着香港人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实力,再加上“桥头堡”的潜在效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香港经济的复苏指日可待。

标签:;  ;  ;  ;  ;  ;  ;  

香港的经济会否效法日本呢?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