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分析论文_舒祖文

沅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怀化 419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16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疾病的发生情况,对疾病的病种、临床感染类型、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816例肺结核患者,工人和农民658例,占80.64%,学生和儿童110例,占13.80%;男536例,占65.69%,女280例,占34.31%;18~48岁属于肺结核疾病的高发年龄;肺结核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发病较多。结论: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分布的特点,由此在预防结核病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其发病规律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特点;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入侵人体鼻腔、气管以及支气管等部位后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且范围较广、传染性强,因此该类疾病较难控制,属于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在特定情况下能够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上世纪末,西方国家大规模调查与研究肺结核以及麻疹等传染病,制定相关标准。非典爆发后,我国也制定了相关隔离防护措施。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部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2],特别是结核病发病率的升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816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特点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16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患者疾病的发生情况,对疾病的病种、感染类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

1.2方法 参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有关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对符合条件的体检人员进行胸部X线摄片,显示纤维化,胸膜增厚,肋膈角变钝,肺部有浸润灶等合并或无既往肺结核病史者进行分析(临床考虑为陈旧性或活动性肺结核)。

2.结果

2.1疾病的人群分布分析研究 816例肺结核患者,工人和农民658例,占80.64%,学生和儿童110例,占13.80%。

2.2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 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为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分布。816例患者,男536例,占65.69%,女280例,占34.31%;年龄2~79岁,发病人群年龄多集中于19~49岁患者,共596例,占73.04%;肺结核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见表1.

3.讨论

肺结核严重危害了人们健康,其中2009年新发142182例,死亡390例[3],表明肺结核发病率在传染病中仍然较高,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我国,结核病防治仍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措施,因此,国家加大了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但大多数人们对结核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仍存在疑惑[4],国内肺结核每年发病率仍高居不下。控制肺结核疫情工作刻不容缓,国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人员和医疗机构提出了很多严格要求,各医疗单位为更好控制传染病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5]。因此,必须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灵活的传染病控制系统与监测体系,以应对传染病传入,监测体系需要有完善而快速的信息网络以及快速准确的信息沟通系统;能够准确无误的疾病预警等能力;并提供科学依据,使有关机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公共卫生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6]。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疫情形势发展以及灵活应对各种公共卫生风险。

为有效预防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2)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区域,同时配备面纱以及口罩;(3)在日常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应该注意清洁手部,同时定期消毒;(4)若发生发热或考虑自身有上呼吸道疾病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擅自用药,从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的发展;(5)早日进行预防接种;(6)根据天气变化适量更换衣物,避免着凉感冒;(7)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应该多饮白开水,从而能够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8)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同时做到劳逸结合,增强自身抗病力;(9)保证睡眠充足。只有这样才能对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的发展采取更加有力的防治,从而保证生命健康;(10)积极主动做好医院的防治工作,相关医护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好呼吸道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特征、防治方法以及相关诊断标准,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避免疾病的发展。同时在疫情的流行期,应该注意隔离疑似病例和普通病例,采取相应筛查方法,从而确诊这些疑似病例。通过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情况,积极调配医护人员。

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隔离治疗患者,这是控制流行传染病的有效手段;(2)追踪观察接触者,通过流行病的发病范围和人群,有效观察密切接触者,及时发现感染患者;(3)保护易感人群,应该重点保护儿童和老人,积极开展接种以及预防性服药;(4)健康教育,加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综上所述,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性别、年龄以及季节分布的特点,由此在预防结核病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其发病规律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2]杨小兵,赵鑫,贺圆圆,等.三峡库区湖北宜昌段蓄水前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3):62-64.

[2]雷静,王光俊,李霞,武振军,罗政福.银川市2004-2010 年5 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性集中趋势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17(08):98-99.

[3]曹松玉,王蓓.我国肺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 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2):119 - 122.

[4]吕伟,李岚,段琼红.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2):79 - 82.

[5]时照华,苏虹,秦凤云,等.ARIMA模型在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7):1259-1260.

[6]李晓卉,栗达,黄维,等.长沙市中学生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9(4):183-184.

论文作者:舒祖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防控对策分析论文_舒祖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