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_矩阵管理论文

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水平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21(2007)10-0002-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向社会经济各领域日益广泛地渗透和扩散,信息竞争力愈来愈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已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乃至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的进程,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然而,现代信息服务活动的种类日趋复杂化,如何准确评价国家或某个地区一段时间内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区间,进一步以唐山市为例运用线性规划决策法计算出在不同时间段内,处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最优权重。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运用IAHP搭建指标体系,逻辑清晰,有利于充分吸收不同方面的意见,且指标易于调整。首先,按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取能够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有代表性的指标。其次,在指标的选取上,尽可能做到质和量的平衡,使整个指标体系尽可能科学、合理和实用。最后,广泛征求专家及行业人士的意见确定指标。

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系统的结构框架,指标名和指标值是其质和量的规定。考虑到现行统计数据中有关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数据的残缺不全、口径不一、更缺乏动态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采用咨询专家意见,选择现行统计指标可以查到的定量和抽样统计数据,构成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该指标体系由现代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规模、研发能力、行业规范程度及信息服务评价等4个方面3个层次、14个分指标构成。

图1 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1 产业发展规模

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首先是看它的规模现状。本文主要从产业总产值、产业利润总额、占第三产业比重及从业人员数等4个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讲,产业总产值与从业人数是描述某个产业规模总量的最基本的指标;产业利润总额是用于衡量产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指标;由于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包含在第三产业内,因此,测量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情况也是了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1.2 研发能力

科研能力的强弱是一个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促进产业的不断繁荣,而反过来,随着产业的不断繁荣也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该大类包括研发投入占总利润比重、研发人员占从业人数比重、科研绩效等3个二级指标。

1.3 信息服务评价

对于一个服务型行业来讲,服务就是该产业的产品。对信息服务的评价就是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产品的评价。我们主要从服务的领域及范畴、服务形态的多元化、服务质量等几方面来分析。服务的领域及范畴用来衡量产业的广度,服务形态的多元化用来衡量服务的方式,服务质量衡量信息产品的质量。

1.4 行业规范程度

对于行业规范和标准化这个指标,本文更多的是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来考虑的。现代信息服务业由于其服务的差异化、个性化和不透明性,导致消费者在信息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等等会产生疑虑,这就需要行业协会或政府通过行业准则或政策法规的形式进行规范。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城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该大类包括服务收费标准、服务内容的规范化、政策法规是否健全、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等4个二级指标。首先,服务收费标准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最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一个行业规范与否,必然要考察这一指标,由于信息服务形式的多样性,消费者对各种服务内容并不十分清楚,这也是该行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其次,规范化必定由一些政策法规和监督机制作为其保障,所以其健全程度也是需要衡量的。

2 指标权重区间的确定

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区间。

2.1 构造两两比较区间判断矩阵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要得到各层次结构中的局部权重,就必须逐层建立判断矩阵。如要得因素B1、B2、B3、B4相对A因素的权重,就必须将B1、B2、B3、B4对A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比较结果可以形成一个4×4的判断矩阵,通过求解该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可得到这4个因素相对A的权重,对应因素权重的判断矩阵称为因素判断矩阵,它是关于某个因素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而形成的。

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层次中各因素之间的相对上层因素的重要性需要由专家组以数值的形式给出判断,这种专家两两比较的定性描述标量化的依据是A.L.Satty的1-9标度方法。

用A.L.Satty的1-9标度方法,使决策判断定量化。按照两指标重要性大小程度,重要性分5级,比率标度为1、3、5、7、9。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我们把各个专家对每一组因素的比较所得的数据组以区间的形式表示,最终得到每一层次区间判断结果,见表2。

2.2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专家对各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判断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专家认为因子A明显优于C,B稍微强于C,因此A应优于B。而实际比较A与B时,可能做出二者同等的判断。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在参与两两比较数量较多时更容易出现。这时判断信息的可靠度降低,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计算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结果。因此,有必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加以校验。

2.3 求解判断矩阵权重

以上形成的判断矩阵元素均为区间数,因此必须采用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求解算法。本文采用区间特征根法进行权重求解,以区间数为元素的向量或矩阵称为区间数向量或区间数矩阵,它们的运算通常按数字矩阵或向量的运算定义。

于是得到区间数权重向量的计算方法,成为区间数特征根方法(IEM)。由此,对表2各因子的权重区间进行计算。

采用“和积法”计算其最大特征根,以A[-]为例,计算步骤如下:

(1)将矩阵按列归一化

(2)归一化后的矩阵按行相加

3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以唐山市为例介绍从指标的权重区间内找出最优权重的方法。

3.1 指标值的确定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建立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定量与定性两类指标,分别采取不同的途径获取。

3.1.1 定量指标

可直接通过查阅统计资料获取,这类指标有C11、C12、C14等3个指标;也可根据规范统计资料求得,这类指标有C14。指标C21、C23由于资料有限不能获取,在以下分析的过程中统一取值0.2000。3.1.2 定性指标

如科研绩效、服务的领域及范畴等,采用专家调查法,邀请信息行业内专家、学者对唐山市2002-2005年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打分,以分数的大小来评价产业程度的高低。具体方法如下:

各定性、定量指标最终取值如表10所示。

3.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由表10所列数据可知,评价中所选取的指标性质不一,不具备直接可比性,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不可能简单的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必须将指标转换成同一标准数值,消除量纲影响。根据评价指标的性质,本文采用最大值方法,把数值标准化到最大值为1,公式如下:

无量纲化后的指标值见表11(其中,C21、C23各年份取值均为0.2000)。

3.3 最优权重的确定

以上通过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区间,以下将运用线性规划法计算出针对唐山市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分别在不同年份里,各评价指标的最优权重。

运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分别对唐山市2002-2005年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最优权重进行求解,所得数据如表12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区间进行计算,最终得到一个权重区间,也就是说在这个权重区间内的权重都是合理的。但由于被评价的产业所在地区不同或时间段不同,因而,产业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就不同,从而,权重取值也会不尽相同。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每一个区间权重内,总有一个权重来体现产业发展的比较好的方面,即最优权重。这个最优权重是个动态的权重。因此,本文进一步运用线性规划法对这个最优权重进行了计算。希望能为现代信息服务产业评价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标签:;  ;  

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研究_矩阵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