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实施评价及思考论文

小尺度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实施评价及思考

盛 华 星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00)

摘 要: 当前城市中大量的传统旧社区由于缺少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而存在着社区管理缺位的现象,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自组织管理模式近年来逐渐兴起,以重庆市枣香苑社区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社区自组织管理方式的构建、管理内容的实施、居民视角的评价以及当前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探讨,并提出了对社区自组织管理优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小尺度社区,自组织管理,实施评价

1 研究背景

当前“社区自组织”的管理方式在一些物业管理滞后的老旧社区中逐渐兴起。社区“自组织”是区别于“他组织”的社区管理组织方式,主要依靠内部组织因素的相互认同与协调,因居民群体自身需要而自发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的社区组织类型,社区居民通过内部推选等方式成立自组织管理机构,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市场化的物业公司承担的社区管理职能。

冬日保湿是每个女性的必修课,想必你在成为孕妈妈之前都已经修炼了数年,但你会发现,怀孕后,皮肤更容易干燥了,以往的方法似乎不起作用了。而且做孕妈妈之前用的化妆品和保湿产品也不敢随意使用。冬日里,孕期保湿怎么办?

笔者试图通过对重庆市枣香苑社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小尺度社区进行自组织管理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对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提出些许思考。

2 枣香苑社区自组织管理的构建

2.1 发展历程:社区自组织的发展

枣香苑社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菜市场附近的山城步道上,社区周边相应设施配套齐全。社区共152户,360多人,分为三栋居民楼,统含三个院坝,是较小尺度的传统旧社区。2016年之前,该社区因缺乏物业管理而出现了社区治安混乱、盗窃时有发生、公共设施缺乏维护、社区环境无人整理等问题,很多原住民因无法忍受环境的恶劣而纷纷搬至别处,但是此处因地处主城,生活便利,社区逐渐成为外来人口的聚集地,社区管理的任务更加任重道远。

2016年9月,该社区在地方政策推动下成立了自治委员会,开始了社区的自组织管理,在社区环境改善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也成为了重庆市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典型案例。

2.2 社区特征:流动人口较多的中低收入社区

2017年12月~2018年3月,笔者走访了枣香苑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到190份,有效问卷为188份)、与自治物业管理人员及居民的访谈,笔者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认知。

由图1可见,该社区主要为中老年人居多的中低收入社区,21岁~40岁的中青年占不到5成,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9%,在走访和访谈中笔者得知,由于之前社区环境不佳、微交通(位于山城步道)不太方便等原因,社区原住民大量外迁,现社区外来流动人口所占比例约为50%;居民月收入4 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约占80%,而2017年重庆的薪资平均水平在4 103元,可见该社区是典型的中低收入社区;从学历来看,超过6成的居民为初高中和大专学历,本科以上占17.7%,居民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

2.3 自治管理:面临低收费与多事务的现实困境

驿站打造了“蒲坂微心愿”品牌,开展了“你来说,我来做”活动,建立了群众意见登记、认领、上交、办结反馈闭环管理工作制度,保证群众心愿的实现。

3 枣香苑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内容与方式

3.1 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改善社区物质环境

自治组织会根据节庆活动或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安排社区活动,比如给山区儿童织毛衣、传统节日慰问老人等活动,虽然受到资金、人员等条件的约束,但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融合,提高了居民对自治物管的信任度和对社区的归属感。

所谓人性化服务:是以网格为基础,动态掌握各类特殊重点人群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逐一匹配相应工作力量,逐一落实针对性的服务管理措施。将一些特殊群体如重病、特困、重点人也设置于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下一级相对应的网格中,掌握详细情况,对重病、特困的离退休职工进行亲情化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于重点人密切关注,必要时要特别走访,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离退休队伍的稳定。

在对枣香苑的走访过程中笔者得知,自治委员会成立以来,对道路和院坝经过了整改和硬化,对垃圾进行统一的收集和转运,对街道家具、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都进行了修整或增设。三个院坝上的花坛、座椅是在2016年9月自治物管开始实施时政府资助修建的,建成后每个院坝上都有了可以休息停留的集聚空间,同时增加了院子里的绿化面积,因此受到居民们的喜爱(见图2)。另外2016年以前,一层住户为获取更大空间,在门外院子里私搭乱建棚子,自治物管开始后出于安全的原因被政府整治,改成统一的入户雨棚,既方便了一层住户,又让院坝公共空间整洁干净(见图2)。

由此可见,自组织物业管理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居民议事上,将居民的合理诉求向上反馈,以争取政策性支持。

3.2 政府管理部门对自组织管理的干预与引导

自组织管理机构虽然是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但是机构设立、日常事务开展、评审监督等事务仍然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下进行。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采用美国麦克公司Au-toPoreⅣ9510型全自动压汞仪,将实验样品在110℃条件下真空脱气2h后进行压汞实验,汞的表面张力为485.0mN/m,汞与煤样的接触角为140°,仪器的压力范围为0.1~60000Pa,测量的孔径范围为3.0nm~1000μm。

枣香苑自组织社区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为每户每月20元,远低于市场平均收费,为了维持社区活动开展,社区也通过多途径来筹集活动资金,根据事务类型,笔者将社区资金收支分为三大类:一为物业费支出,主要用于公共设施的维修;二为政府拨款,主要用于物业费不能支撑的大型设施完善、环境改善等项目,以及自上而下组织的社区活动;三为企业赞助,主要用于节庆主题活动的安排,如腊八节给居民发粥、组织新年百家宴等。

二是对自组织管理事务进行监督。自组织物管并不是将所有社区管理权力下放到基层社区放任其发展,而是在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共同监督下,透明、公正地行使管理权力。在本案例中,学田湾社区每月都会查阅枣香苑的财务报表及其他工作情况,从而保证居民物管费用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三是对社区自组织管理进行奖惩评价。地方政府部门将自组织社区的管理人员纳入地方评优的范围,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社区自治管理人员周阿姨在2016年被评为“5好家庭”,2017年被评为渝中区先进个人,另一位管理人徐叔叔也被评为上清寺街道先进个人。政府对他们的褒奖是对“于平凡中见伟大”的普世价值观的认同,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们为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4 枣香苑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实施效果

居民们反映,自组织物管实施以来,院坝和楼道内的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之前由于无人管理社区卫生,院坝上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和宠物粪便,实施自治物管后,每户只需交20元物管费,社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每个院坝内设置一个垃圾箱,居民的生活垃圾不再搁置楼道,而是直接丢入垃圾箱,每天都有专人打扫院坝、楼道卫生,并清理垃圾箱;坝子上配备了宠物便纸箱,宠物排便后主人直接清理。

4.1 改善了生活环境

经过两年的实施,枣香苑在社区自组织管理下,从物质空间的完善到居民关系的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见图3)。

4.2 提高了社区归属感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社区自组织管理机构的一项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的沟通职能,向上沟通街道、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由于社区自组织管理组织的物业管理费用较低,社区环境欠佳,设施老旧,因此社区物质环境的改善需要自上而下的支持。

一是支持社区自组织机构的成立和完善。2016年9月份枣香苑自组织社区在政府的倡议下成立,由于之前了解“自组织物管”概念的居民并不多,在成立之初政府做了大量的协调宣传工作,并组织居民民主投票选出管理人,帮助社区自组织完善章程、规范管理,可以说,政府部门是枣香苑基层自组织物管最重要的组织力量。

4.3 居民对自治委员会的满意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整理了居民对社区自组织管理的满意度评价(见图4),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满意度最高,近八成的居民对社区环境非常满意;对自治物业的服务水平也基本持肯定态度,超过六成表示非常满意,并表示对管理者比较信任,而10%表示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对每月20元的物管费存有疑问,同时有许多流动人口对小区的自制制度还不熟悉,对社区活动的事务参与较少,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相应服务。考虑到社区人口构成的特点,如何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各群体,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从邻里信任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居民表示平时不常发生邻里交往,这也与外来人口比重较高有关,总体上邻里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居民也提到自治委员们会及时介入到矛盾的解决当中,并且表达了对自治委员会管理人员的信任。

5 对社区自组织管理的思考与总结

5.1 社区自组织管理存在的困境

第一,诸多限制条件导致管理服务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社区管理琐事较多,管理人员多为本社区年长居民,对现代城市社区自组织认识不足,工作上缺乏对不同特征居民的心理和行为的深层次理解,仍然用陈旧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加之人员配备存在缺位,导致管理人员在事务管理方面的力不从心。

第二,资金来源受限,社区资源整合能力较低。由于物业收费标准较低,无法完全满足社区活动组织的需要,社区的自组织力量非常有限。

5.2 社区自组织管理发展的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社区自组织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自组织规定”,明确各社区主体的职责、功能,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建立各项激励政策来选拔管理人才。

依托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采取“总馆+分馆+服务点”运行模式,分级运行。以松江区图书馆为总馆,负责分馆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和人员的统一培训,同时对分馆进行业务指导,形成区域图书馆服务体系,协调开展读者服务。以17个街镇图书馆为分馆,按照总馆的工作安排和服务标准,面向基层群众提供与总馆水平相当的规范服务。负责辖区内下属馆外服务点之间的图书流动,同时做好分馆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服务工作。以街镇下属居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为馆外服务点,负责做好服务点的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服务工作。

1.2.3 合理增加每日摄入总热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患者代谢加快,加速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分解速度,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理想体重值、血糖控制水平,合理调整患者热卡值并适当增加每日摄入总热量。

第二,增强城市社区资源整合能力,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政府部门引导社区与相关机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通过政府补贴、单位共建、企业出力、居民参与、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 胡 冰.城市社区治理中自组织发展的特性分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6):86-88.

[2] 曹媛媛.社区自组织模式的制度设计[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4):17-21.

[3] 孙亚梅.社区自组织运行机制及作用的比较研究——以开封市两个社区自组织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69-70.

[4] 曹飞廉,万 怡,曾凡木.社区自组织嵌入社区治理的协商机制研究——以两个社区营造实验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21-131.

[5] 杨贵华.转换居民的社区参与方式,提升居民的自组织参与能力——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7.

[6] 张建利,曲 峡.社区自组织治理的路径研究[J].科技风,2017(4):282.

The evalu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small-scale community

Sheng Huaxing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00,China )

Abstract: Due to the shortage of market-oriented property management in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old communities, the problem of absence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exists. Recently,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dominated by residents gradually arisen. This article takes Zaoxiangyuan Community in Chongqing as examp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comments and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manage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finally make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small-scale community, self-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文章编号: 1009-6825(2019)13-0195-03

收稿日期: 2019-03-03

作者简介: 盛华星(1996- ),男,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小尺度社区自组织管理的实施评价及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