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及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发展逐步打破了传统供电模式,朝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电力系统及其配电线路自动化运行不仅解决了传统供电不稳定的情况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与持续性,还明显推进了电力企业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电力系统配线线路自动化运行的主要功能及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给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言
时代的发展使得市场对电量的需求急剧加大,也给配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和供电的稳定性,急需引用新的智能化技术加强对配电网线路的建设,提高配电网线路的输电效率和安全性。
1 配网线路自动化的简介
配网线路自动化就是科学合理的对线路进行整合配置,通过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有效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递,这需要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支持,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技术从而将配网线路搭建起来,成为自动化智能化的配网线路。一方面用户的用电安全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全方位监控电网运行的状况。如果电网运作期间出现问题,则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处理,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其中用户智能终端、子站监控系统和主站监控系统三者构成了配网线路自动化系统,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电力系统也需要在技术方面进行革新,提高供电性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2 配电线路自动化建设原则
2.1 适应性原则
基于配电线路运行特点,因为其与用户保持直接联系,如果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则代表建设效果不当。现在我国提高了对配电线路建设的重视,设备容量与线路长度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可以更好的适应我国发展形式,但是对于不同地区还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为缓解此类问题,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性与适应性高的技术,不得单独模仿成功案例,缩小因不适应产生的局限性。基于因地制宜理念,从区域需求出发,保证充足的建设资金,在满足用户实际用电需求基础上,提高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
2.2 健全性原则
为降低自动化建设与技术应用的难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可以保证各项功能的健全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建设难度,对配电建设基本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总结以往建设工作经验,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初期阶段线路电压控制设备与组配开关建设,中期阶段供电各支线配电开关,控制和通信设备,实现合理调配,后期阶段通信功能完善,利用微机控制运行信息,对整个配电线路运行进行自动化管理。
2.3 控制性原则
对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进行自动化建设,核心目的就是提高系统供电质量,这样在选择自动化技术时,就需要以满足目标为基准,并搭配合理性和操作性高的技术方案,降低系统建设难度的同时,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传统技术方案内经常会应用重合断路器,对配电设备功能的影响比较大,并且部分设备还具有延时功能,这样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时,可以应用的时间比较少,并且分析故障所需时间会小于合闸时间,对供电连续性影响比较大,落实控制性原则,即通过对电流的控制,消除此类问题的发生,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3.1 加强配网线路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提高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其中强化建设城市配网线路基础设施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城市中刀闸、变压器等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如果发现有损坏情况,就需要及时更换,专变用户更是需要注意,要加强检查的力度,配变设备如果长期无人管理,就必须加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管理,从而促使电网设备的运转稳定。另外根据上文提到的配网线路超负荷问题,需要及时更换新型导线,避免出现线路老化造成的电力事故。除此之外,传统开关可以进行替换,用新型分解负荷开关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得用户用电更加安全稳定。
3.2 加强巡检技术应用
巡检设备是城市配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配网线路的评估发现其中故障,进行及时维修,降低企业资金的损耗。信号分析处理器,信号采集装置等是在城市配网线路建设中常用的设备,其优点是使用方式便捷,因为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检查配网线路,使用范围较大,极具便捷性。而且在检查过程中不必断电,省去很多麻烦。而且设备检测正确率高,可以帮助城市减少很多不必要损失。因此强化巡检技术,可以促进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电网运作顺利。
3.3 运用自适应保护技术,有效保护线路安全
继电保护是对配电网线路实施保护的传统技术手段,由于电力配网系统中的设备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传统的继电保护技术很难完全适应复杂的配电网线路的运行,容易出现保护失灵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继电保护已经无法满足对配电网线路的保护需求。智能化线路保护技术的出现及时满足了配电网线路的保护需求,自适应技术是智能化配电网线路智能化保护技术中最突出的一种,它拥有自适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系统,能够不用通过通信设备实现与本地信息的有效结合,但是如果既要利用本地信息,又要利用远方信息,就要借助通信设备才能达到目的。自适应保护技术在保护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方面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有效提高线路保护的灵敏度。
3.4 馈线自动化,主动隔离线路故障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把故障隔离开来的一种智能化技术。变电站的供电设备到用户的用电设备之间的线路被称为馈线,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线路的自动化检测,当输电线路存在故障时,馈线自动化可以及时把故障检测出来,并且及时进行隔离,保证配电网线路能够进行正常的供电,既减少了安全隐患,也有效的防止了大面积的停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系统的经济损失。馈线自动化运用的开关分为两种,分别是电压型开关和电流型开关。电压型开关和电流型开关分别起到不同的线路监控作用,但都是根据输电线路的具体输电情况发现线路的异常,并判断出线路中的故障点,有效隔离线路中的故障点,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可以防止发生大面积的停电。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已经在国外很多地区展开,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电力行业的竞争,加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电力企业配电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在为自己工作尽职尽责的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郭欣.城市配电网线路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6,03:15-18.
[2]张桢彬.探析城市电网中配网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质量探索,2016,06:100+99.
[3]王振庆.分析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6,17:151.
[4]许伟琨.智能化技术在城市配网线路建设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00.
[5]金文佩.城市配电网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党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线路论文; 网线论文; 技术论文; 城市论文; 配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