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艳

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艳

杨艳重庆市潼南县龙形镇卫生院 402672

【摘 要】目的 分析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患者各25 例,患者经长期按医嘱服用西药治疗,然后在西药治疗基础增加中药打粉剂治疗,治疗4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中药粉剂治疗前后,高血压组SBP、DBP 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中药粉剂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为(7.54±1.35)mmol/L,治疗后(4.46±1.36)mmol/L,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效果,对于慢性疾病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疾病;中药打粉剂;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8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69-01

慢性疾病防治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项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但是目前西药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而以控制临床症状为主。中医在慢病防治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并总结了较多经典的方剂,治疗效果较好[1]。

本次研究中,对我国慢病中发病率较高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应用中药打粉剂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并选择我院于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和2 型糖尿病患者各25 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中药打粉剂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各25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

两组患者病程均>2 年,参与研究期间,非急性期。高血压组,男15例,女10 例,年龄45~69 岁,平均年龄(61.34±5.24)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24±1.87)年;糖尿病组,男11 例,女14 例,年龄45~70 岁,平均年龄(60.37±6.75)岁,病程3~7 年,平均病程(4.52±1.86)年。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1.2 方法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患者均长期按医嘱服用西药治疗:糖尿病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双胍、利格列汀片等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高血压组患者采用沙坦类(替米沙坦、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等药物,口服治疗[2]。两组患者用药剂量、方法均由本院专科医生结合患者病情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两组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增加中药打粉剂治疗:糖尿病患者中药方剂为:水蛭、三七、丹参、茯苓、怀山药、桑葚、苦瓜,按照0.2:0.5:0.5:0.8:1:0.8:0.5 比例配置好药物,每周打粉1 次,患者清早空腹服用中药粉6~8 克,1 次/d;高血压患者中药方剂为:三七、天麻、丹参、山楂、牛膝,按照1:0.5:1:0.8:0.5 比例配置好药物,每周打粉1 次,患者每天清早空腹服用5~7 克[3]。治疗期间,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每月来院复查一次,分别检测血糖和血压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中药粉剂治疗前,高血压患者SBP/DBP为(129.87±9.74)(/ 91.23±8.65)mmHg,治疗后SBP/DBP 为(110.57±9.57)/(80.54±6.97)mmHg,治疗前后SBP、DBP 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粉剂治疗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为(7.54±1.35)mmol/L,治疗后(4.46±1.36)mmol/L,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我国中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丸、散、膏、丹、醑及汤剂等多种剂型,各种剂型均有不同的适应症,且剂型也决定的用药量的大小差异。中医常用的汤剂、水煎剂属于剂量较大的剂型,适用于急性期使用,对于慢性患者而言,需要长时间维持剂量用药,因而并需要长期服用汤剂。打粉剂是中医独特的一种剂型,用药量较汤剂少,服用方法简单,只用水冲服即可,疗效较为可靠,适用于疾病缓解期使用。本次研究中,给予慢性病患者中药打粉剂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组治疗效果均较之前提升明显,可知中药打粉剂治疗慢病的疗效较为理想。

中医认为糖尿病为肾气不足,血精亏虚所致,故本次研究中糖尿病患者选用了水蛭、三七、丹参、茯苓、怀山药、桑葚、苦瓜等药物,具有活血补虚,通络补气之效,表现出了较好的降糖效果。高血压属于气血不足,邪气上升所致,故选择三七、天麻、丹参、山楂、牛膝等药物,具有补虚降逆,升阳举起之效,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效果,对于慢性疾病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杨丽丽. 不要盲目把中药打粉冲服[J]. 人人健康,2011,7(23):49.[2]税丕先,欧丽兰,张春,等. 有关打粉中药问题的商榷[J]. 中国药房,2011,10(03):287-288.[3]钱振兴. 中药煎煮好 打粉未必妥[J]. 家庭中医药,2013,5(09):47.[4]税丕先,孙琴. 打粉中药应纳入监管[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7(05):71.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慢病患者应用中药打粉剂的效果分析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