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区交通主干道的综合整治问题分析——以嘉兴市中山路整治为例论文_倪强

城市核心区交通主干道的综合整治问题分析——以嘉兴市中山路整治为例论文_倪强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嘉兴,314050)

【摘 要】城市核心区的交通干道以承担交通通行功能主,但因城市经济活动的需要,交通干道也往往要求兼有服务功能。而这一类的道路往往都是建设年代较早,期间又反复经历多轮大小改造,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牵一发动全身。因道路改造期间交通通行和经济活动受到影响,故工期要求严格,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而且往往这类道路的改造又需要兼顾多重供能属性,所以就项目本身而言,改造难度较大。

本文以嘉兴市的中山路改造为例,从设计单位的角度,在工程设计方法和施工问题总结两个大的方面,对该类工程进行全面梳理,对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类似的工程设计积累经验。

【关键词】核心城区;交通主干道;综合整治;路权;PPU;PCU;数字模型法

1.引言

一座城市的核心区交通主干道,往往见证了这座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完整过程,是城市的名片。

嘉兴市的中山路就是这类道路的典型代表,她从东西方向横贯新老城区,沿线分布了大量的商场、酒店、医院、小区,经济活跃,人流密集,是嘉兴市中心城区路网中重要的交通性主干道,同时又兼备了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2.一些设计思路和方法

类似于案例道路这类重要的、复杂的道路设计,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应放眼全局,从更高的角度切入,尽量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周全,以提高后期施工阶段的效率。结合案例工程,笔者从设计的角度简单谈谈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2.1 新老路面结构差异处理

新老路面结构差异处理历来是个难题,必须对新老路面结构的强度差异、沉降差异进行有效控制。着重加强新建结构的强度设计和检测量化指标,在条件允许时尽量设置结构搭接错台,在基层上部设置抗拉防裂性能优良的土工格栅,减少面层的直接受拉,能减少和延缓路面病害的发生。

2.2 建立正确的交通评价标准并优化交通流线

城市道路的工程设计,应与交通分析有效充分的结合,重要节点的土建改造须以交通需求为导向。

PCU是当量小汽车的简称,是道路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评价单位,主要用来评价以小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问题。而就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而言,小汽车出行比例还不高,如采用PCU作为评价标准,就会严重低估公交及行人的人数。PPU是通行者当量的简称,是单位时间内某个道路区间的出行者通过人数。观测或折算时应按步行者、骑行者、公交乘客、小汽车驾乘者、出租车乘客分别统计。在实际交通分析中,PPU指标能够更准确地为不同交通方式间合理分配路权提供量化依据,指导项目实施。

国内市政道路,尤其核心城区的交通干道,往往慢行交通系统脆弱,干扰因素过多。案例道路在整个交通体系重新梳理和构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了慢行交通的权益,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路权,使整个交通系统得到了再平衡。

2.3 数字模型法对管道建设规模的修正

市政道路排(雨)水管道设计,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结合计算机模型法校核的手段进行设计。推理公式法相对简单,应用广泛,但其计算结果基于恒定流原理,因而不能准确反映管道内水流的真实状态,而借助计算机模型可以实现非恒定流法模拟排水管道中的水流运动过程,能够完整呈现产流和汇流的整个过程,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推理公式法中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首先,根据雨水管线资料在模型MIKE URBAN模块中建立一维排水管网模型并运行成功获得降雨径流模拟和管网水力模拟的结果,然后在MIKE 21模块中建立地表高程模型和设置边界条件并运行成功获得二维地表漫流结果,最后在MIKE FLOOD模块中耦合MIKE URBAN和MIKE 21的模拟结果并联合运行,最终得到排水管道及可能的地表积水区域的排水流态,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排水管网中水流和地表漫流的交互,模拟出地表积水及退水等情况。

3.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城市核心区的主要道路建成时间长,中间大修小改无数,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尤其经历过“深挖洞、广积粮”、“大干快上”等特殊年代,加之建设、管理、资料存档等环节的不规范,给道路改造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不可预见因素。因此必需尽最大可能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尽最大可能排除潜在干扰因素,尽最大可能兼顾现状优化设计。

3.1 老路结构

现状路面结构因建设年代不同,路面结构也千差万别。设计期间除做好必要的资料收集整理,现场探查也是十分必要。路面强度检测、钻孔取芯等,而且需要加大探查的密度和频率,确保能获得准确的实际承载能力以及各结构层的材料组成和厚度。施工过程中,道路开挖后揭示的结构断面等实际情况可能还会与设计图纸存在偏差,设计单位应及时调整设计,针对每一个情况制定对应翻修补强方案,灵活应对。

3.2 交通影响

核心区交通主干道,其交通重要性不言而喻。道路改造不可能做到彻底中断交通全封闭施工。考虑实际交通出行需求和联系通道情况,为保障施工期间的基本通行能力,开工前应专门制定施工期间的临时交通组织方案。

案例工程主要采用如下方式处理:一般路段道路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双向通行,之后统一铺设细沥青面层。路段公交临时站点结合主要单位出入口设置,并根据工程进度前后调整,交叉口出口道的公交临时站点位置预留并相应调整。大型交叉口按四个象限分别施工,之后统一沥青罩面;小型交叉口结合一般路段一并完成,施工侧支路全封闭,开放侧路口“右进右出”。实践证明,施工期间虽然道路通行能力被压缩,但交通秩序井然。

3.3 地下设施

核心老城区的地下设施种类繁多,案例道路下就存在雨污水、弱电、强电、交通管线、、甚至还有废弃的人防通道老河道浜岸等,已经基本占据了所有的地下空间。

这些管线或地下设施的的存在,直接影响工程实施。需尽量掌握地下管线的竣工资料,或通过实际开挖揭示位置,逐一比对调整。

4.工种配合及部门协调

4.1 多专业配合

大型复杂道路的改造涉及道路、交通、给排水、电气、结构等多专业的协调配合,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对自己的专业技术驾轻就熟,而且需要对其他相关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各工种在优化自身设计成果的时候能更好地兼顾到其他专业的可操作性。

4.2 多部门协调

此类工程因其重要性,一般都会作为重点工程来安排,各部门重视程度极高,各级领导也极为关注。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会安排各层次的会议。在这些会议上,各部门往往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来提出各类要求和意见,可能会出现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间有相互影响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这就对设计单位负责人的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极高,在相关会议上对意见走向要有一定的掌控力,促成各部门相互退让妥协,最终达成目标。

5.结束语

城市核心区的交通干道的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建设主体、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周边公建及小区等各方通力合作。这其中设计单位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设计阶段就能深入的详细的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有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对案例工程的全方位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以资参考。

参考文献:

[1]CJJ 37-2012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2]熊文 姜超 潭丽婷 周玉豪《PPU模型与城市路权分配研究》

论文作者:倪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城市核心区交通主干道的综合整治问题分析——以嘉兴市中山路整治为例论文_倪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