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范子芬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范子芬

13112719900623xxxx

摘要:建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加强全过程施工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在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环节比较多,实践中应当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紧紧围绕着工程项目建设目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1导言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施工环节涉及步骤繁琐,人员复杂,很难统一管控,因此在细节让容易出现疏漏,给整个工程埋下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工程返工需大量资金投入,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导致工程效率低下,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应该提高自身意识,结合目前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管理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前进。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质量体系是确保工程项目有效运行和文件得以执行的基础,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施工方案编制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施工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应紧贴作业面,而管理人员只会笼统地照搬方案,并不重视现场材料检验工作,导致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加上施工过程检验不合理,工程质量管理不规范等,进而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技术质量缺陷

在现代化科技持续发展与进步阶段,建筑项目在工艺技术方面的技术含量也在持续提升,还有很多施工企业会配套部分先进一进来工作,由此来提高建筑项目建设质量。在现代工程中所包含的专业及内容很多,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及内容所要的技术、空间部位与施工顺序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及标准。所以,施工企业相关设计师要全面根据多方面因素展开考量。但在实际施工中,因为会有很多施工企业交叉工作的影响,而导致在部分细节上不能获得周全的考量,进而导致建筑质量出现问题。

2.3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部分承包方获取项目后,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在材料采购上打算盘,在材料采购时,他们未能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和相关规范优选材料,不注来材料的类型、规格和质量等;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选择劣质的施工材料,从而给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极显得极不完善,不重视材料质量控制,允许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合理控制。

2.4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生产始终是建筑企业施工过程的主要理念,如果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当前的进度水平与长远的建筑质量水平。在实践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应对较为紧张的工期进度,往往过于注重工作速度,而忽略了安全措施与安全意识的推进,甚至出现安全问题为工程进度“让步”的消极状况,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3.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应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的条件和已有的管理机制来进行优化及创新,从而使管理体系可以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满足建筑工程对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主要是为了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达到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同时需要确保管理制度可以覆盖到到施工中的各项环节,使工程管理工作的执行达到有据可依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管理流程进行明确,其主要是为了确保管理工作开展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来顺利地实行,这样也可以使各项制度更好地落实到施工过程中,避免在管理工作中留有疏漏问题,提升施工质量控制的效果。最后,制定施工质量预控机制,施工质量预控机制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有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科学地对施工过程进行管控,对施工中可能存有的干扰因素及时地进行处理,达到提升施工质量的效果

3.2严把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关

在材料采购时,先优选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应从信誉、资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要严格把好材料质量控制关,在材料进场时,要求具备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在施工前,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绝阻止进入施工现场,当材料进入现场后,应分区堆放材料,并加强管理。对于易损的材料,要加强防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尽量减少材料占用量,以免材料发生损坏或变质。

3.3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第一,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运行机制。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有效地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要从两方面考虑: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确保执法定位的精确度,根据企业实际状况适时调整。执法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其科学、有效、合理性;执法过程中要明确各部门责权,避免职权模糊,造成执法过程中部门管理之间出现交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划分责任区,避免管理上的混乱。通过制度的规范,让一切监管都显得条理清晰明了,做到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碰到的问题,不断整改,加强完善,确保整个监管更系统化,更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质量全面提升。

第二,严格工程进度的管理。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结果有效反映计划的执行,是分析和调整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实现的重要步骤,需要将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按定期检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比较,发现偏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将偏差数据录入工程进度的执行专家系统,分析影响施工进度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协调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进度计划的补救,保障施工进度的有效完成。

第三,强化成本管理。施工成本对工程建设效益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在工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在施工流程中的各环节各工序执行前进行成本的预算和计划,在施工进程中严格监控并细致核算各现场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机械设备成本等,根据成本的应用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加强成本节约措施,充分降低能耗,充分提高各成本的利用率,为降低总体工程成本的提供保障。

3.4加大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力度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质量。实践中针对上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管理制度执行乏力等问题,笔者建议采用专门的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到个人,以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同时,还应当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强化监理措施。在此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当严格律己,根据规范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协调好建筑工程管理以及建筑施工质量管控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有效提高拟建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建设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若想全面提高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就需要全面掌握与了解目前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问题展开科学认真的分析,采用妥善的措施处理,切实有效的管理项目成本,并提高对建筑项目管理及质量控制,由此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开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140+159.

[2]郭士干,李发强,周正双.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64-65.

[3]陈辉.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8(03):185-186.

[4]刘志刚.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176.

论文作者:范子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分析论文_范子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