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_赵 燕

赵 燕(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3012)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高血压患者共164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由专业护士以定期家庭访视或电话访视的形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持续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情况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自我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85-01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为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因此,有效地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更好地控制血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新闸街道社区,符合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4例,其中男性83例,女81例,平均年龄65.5岁,病程1~45年,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80例病人常规口服降压药治疗,并给予一般的高血压知识宣教。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84人患者及家属进行干预,干预内容包括:1)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高血压防治宣传,举办高血压病有关知识讲座,心理、饮食、运动咨询等,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每2月进行1次面对面随访,对病人血压、心率以及用药依从性等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和相关指标。随访时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个人辅导。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日常护理、自我监护、预后以及并发症等。2)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限制钠盐及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并戒烟、限酒。3)运动干预:鼓励患者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太极拳、慢跑、骑车、游泳、快步走等,每周≥3次,持续20~30分钟[1]。4)服药干预:为病人选择了合理的药物联用方案,并且对于服药的周期、剂量、用法、副反应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病人的实际服药情况。严格控制病人出现自停药、更换药物或减量的现象。5)自我监测血压的干预: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患者家中最好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血压两次,分别是上午6~10点和下午4~8点(这两个时段的血压是一天中最高的)测量这两个时段的血压可以了解血压的高峰。特别是每日清晨睡醒时,此时的血压水平可以反映服用的降压药的降压作用能否持续到次日清晨[2]。若血压控制不稳定或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和诊治。

2 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2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血压的比较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0.05或p<0.01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有效控制血压有重要作用。上述结果显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规范服药、自我监测血压等社区护理干预,实验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表示社区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控制血压方面发挥了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医院,而是扩大到社区家庭中,通过开展社区护理干预,使人们了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1] 黄一文,徐三红,综合干预在中老年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j]. 当代护士,2005,6:3~5.[2] 李春玉.社区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论文作者:赵 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论文_赵 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