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文/华南农业大学 李晨光 李娇娇 张永亮

一、引言

2017年11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中指出:要打赢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必须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发展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推进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医教协同、部委协同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实现更多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在文、理、工、农、医、教各专业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引领基地,引领带动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效[1]。2018年8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学科建设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支撑引领专业建设,推进实践育人,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2]。综上所述,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成效直接关联着高校实践育人成效和高等教育改革成效,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国家多个部委的认可、重视和支持。

幼儿园应在一日活动中建立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指南,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定期开展教师的集体培训,让教师明确自己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具体的责任。教师之间也要经常交流经验与教训,分享经典的教学案例,这样有利于共同促进幼儿园教学的进步。

考虑到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同时结合车体各部件的受力特点,车体主要选取低成本非热压罐成型工艺(OOA),并且配合热压罐、拉挤和树脂导入等工艺制造而成。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直接关联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项工作在不少高校仍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课题组在对国内多所农业大学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出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农业院校已有成功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就如何构建基地建设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二、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农业院校由于其学科专业特点导致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依赖性较其他高校更强,其实践教学基地通常由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成,而其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往往面积较大且独具特色。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打破科研教学壁垒,加强多功能基地建设,实现基地共建共享共用

一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农业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保障。

二是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三是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实践教学基地是综合性训练平台,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体现办学特色、行业特点以及对社会服务的交流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深化农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有力的支撑作用。

河北省沿海区域的潮汐比较特殊,潮差非常小。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0m线高程差较小,只有约30cm,通过无人机获取的DEM,虽然从测绘角度上满足1∶2000精度,但实际上无法对3条线(尤其是平均低潮线)进行正确、有效的提取。下一步应考虑开展海岸线附近区域LiDAR扫描工作,或采用LiDAR和水下地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海岸带更加精细的DEM。

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

目前,国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和维持不少是靠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法规,“好则建,坏则断”,容易产生一些基地名不副实或有名无实的现象,导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难以稳定持久。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多数高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增多、校舍加建,导致农业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面积与以往相比各有减少。

(2)校内有限的基地多数为科研所独占。根据调研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上报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多数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面积不足校内基地面积总量的50%,只有个别高校实践教学基地面积能占到校内总面积的60%。

(3)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缺乏整体的规划设计。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3]。由于经费不足,对基地建设投入不够,导致基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规模小、条件差、交通不便、管理薄弱等问题;同时,由于对基地规划不当或缺少中长期建设规划,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和科研脱离,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4]

财政部门可考虑延长“一上”上报时间,预算单位在充分的时间内,开展调研,尽可能将预算编报的科学合理。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不应按照实际的人数作为分配标准,应根据绩效管理原则,按照实际承担具体职能的标准人员测算基本支出,尽量减少冗员的开支,有效改善“吃大锅饭”的状况,体现价值绩效考评的导向,并将论证充分、目标明确、绩效达成度较高的项目列入预算。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整体情况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地数量虚高,部分基地有名无实

为提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高校应加强以下工作:

2.2.3 首次发病年龄分布 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内者占71.04%(341例),3~7岁者占23.75%(114例),大于7岁者占5.21%(25例)。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统计数据表明:不少农业高校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达到200个以上,有的多达500多个,结合各个高校所办专业数来看,数量虚高;同时从上报数据来看,一些基地1年内根本没有学生去实习,形同虚设。

(2)基地运行不够稳定持久

根据课题组对国内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农业院校的调研,由于受高校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农业院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地缩减。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不少高校在大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虽然多数农业院校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但其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基地管理机制不健全

查阅国内多所农业院校的基地管理文件发现,多数高校注重基地建立机制,但缺乏基地淘汰机制、评估机制、投入机制等。

四、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

高校必须改变以往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的不足,做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推进构建大平台供多学科多专业共享、共用,既要满足不同学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又要满足跨学科实践教学的需求,还要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

为保障有限的校内基地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基地建设工作: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每年都对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各高校可借此契机对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梳理,对于当年没有学生实习的基地给予重点关注,同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动态调整机制或者退出机制,对于未达到学校开展实践教学要求的基地予以提醒直至淘汰。

(1)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确保校内基地优先满足本科教学的需求

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基地在不同高校由不同的单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基地服务于本科教学与教务管理部门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联动机制,从而造成不少高校校内基地多用于科研,甚至出现以“教学名义拿地”来开展科研的不良现象。高校应根据新时代本科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校内基地服务本科教学发展的机制。

白云山风速随海拔变化(图5b)来看,风速都是随高度先减小后增大,其中夜间风速随海拔的变化幅度更大。另外,白天与夜间风速曲线在海拔700 m左右出现交叉,即700 m以上高度,夜间风速大于白天,700 m以下高度,白天风速大于夜间。

科学研究能为基地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投入,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校内基地建设若能把科研和教学有机结合则能实现共赢。山东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部分校内基地建设采取了这种模式,既有效提高了校内基地的利用率,也同时保障了基地的持续建设和投入。

(3)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找准抓手,精准发力,为基地建设提供持续的人、财、物的支持

中国电力新闻网近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着力补齐能源等领域短板,加快推进跨省跨区输电,推动实施一批特高压输电工程。

一方面,基地建设可与课程建设等教学项目紧密结合,以保障基地建设资金的持续投入;例如华南农业大学通过开设全校性的《农事通识技能训练》课程,对部分校内基地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管理,在首先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允许课程负责人利用基地进行科学研究,有效解决了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考虑基地建设经费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例如北京农学院通过引入70多家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基地,有效解决了基地建设和运行成本不足的问题。

(4)加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总体而言,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建设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对于日常教学中由于成本过高或极度危险等原因造成无法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通过开发或购买相应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虚实结合、以虚补实,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推进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农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资金、仪器设备、场地设施、技术人员等各方面的不足,是保障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年前,有着优越家世的古意,顶着耀眼的光坏,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跟青梅竹马的女友十分相爱,已经准备谈婚论嫁。

(1)完善建立机制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必须设立合理的条件和规范的程序,并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能弄虚作假。

(2)规范运行机制

随着近年来数字测绘档案管理的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开始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所以必须要认识到构建数字测绘档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因此,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培养。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支持力度,结合测绘档案管理需求开展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档案管理,提高测绘信息档案的管理效率,推动我国数字测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3)建立持续的投入机制

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对基地进行适当的投入,投入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人才、技术支撑等;同时,投入应具有持续性。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1992年8月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至今,一直坚持“双方互投”,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3.大力加强校外综合性实践基地的建设

目前,不少高校存在校外同一个基地挂多个牌子的现象,例如同一基地可能挂了“教学基地”“产学研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基地”等多块牌子。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绝大多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只是由于基地挂牌单位不同导致“一地多牌”的现象。在这方面,山东农业大学做了统一规定,学校把所有校外基地统一命名为“山东农业大学校外实践基地”,此举既便于管理也值得借鉴。一个好的基地应该是集“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和就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基地,而且只有基地与高校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才能与高校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延伸——共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

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些高校主动与知名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以企业命名的各种创新实验班在国内高校不断产生,例如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建“大北农班”[5];华南农业大学开设有温氏班、芭田班、拉多美班等。通过校企联合办班开展人才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创新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同时企业也得到了技术支持、合作科研和选人用人的机会。这种模式实现了校企共赢,有效推进了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5.产学研深入结合的产物——共建“产业学院”

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是严重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我们要对中学生在校园玩手机大声说“不”,以下我提出几点措施:

产业学院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更深层次的合作,相对于过去主要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培养为辅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产业学院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更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及时调整,有利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即可就业和创业,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近年来,国内不少省市积极推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等共建产业学院工作;福建省在2017年开展了省示范性产业学院评选工作,广东省在2018年开展省示范性产业学院评选工作等。目前,广东省不少高等院校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共建了多个产业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建立了360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华为网络学院、中兴通讯学院等9个特色产业学院[6];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古镇灯饰学院、家造网装饰设计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7];佛山科技学院建有半导体光学工程学院等23个产业学院[8]

根据广东省内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情况调研,笔者认为产业学院建设不应局限于某一类院校某一类专业,只要找准切入点,农业院校同样大有可为,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已经建立了乡村生态振兴产业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有效推进了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五、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探讨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对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长期的规划设计,也需要对教学急需基地进行短期的重点建设。为保障“实践育人”效果,政府、企业等应协同发力共同推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1.完善立法和建立健全各种实习法律法规

国家应尽快完善立法和建立健全各种实习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实习教学的开展,推进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实习制度的相关立法,无论是《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都没有涉及大学生实习的具体要求和细节[9]。在国家和个别省市的文件中虽有“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减免税收的政策”,但由于没有配套政策,难以长期有效执行。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认为:为解决实习实训难,应尽快启动大学生实习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出台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实习条例。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和义务,规定好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在责任分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相关各方有法可依。另一方面,也要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接收学生实习的安全生产责任等[10]

硬件电路设计则选用TPS43000作为PWM控制器;采用同步BOOST电路为电源转换电路。为了降低开关管的损耗,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应尽量小,NMOS 开关管选择 Si4866DY,其RDS(ON)为 10 mΩ;PMOS开关管选择 Si4403DY,其RDS(ON)为 17 mΩ。参数设计同仿真设计相同,如表1所示。电路原理图如图9所示。

2.主动推进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农业院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高校应主动推进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全面开展,高校应至少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基地管理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农业大学在校本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在校外建立曲周实验站、上庄实验站和教学实验场等三个教辅单位,有效保障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为保障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得到持续的建设,农业院校应设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项经费”,例如江西农业大学设立了每年300万元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有效改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

与轻质薄板相比,ALC板、AS装配式墙板的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较好。对比ALC板与AS装配式墙板,ALC板更多地是替代了传统建筑维护墙体,其缺点是强度低和本身不具备装饰性。AS装配式墙板的各项性能均非常优越,外墙板为混凝土清水色饰面,质感厚重大气,可作为墙体和外饰面使用,不需要做额外的外装饰。由于AS墙板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和防水防火性能优越,也可用于露天防火墙和围墙。AS墙板全干作业且施工安装效率高,耐久性强,维护成本低,更符合装配式变电站的发展趋势。

3.积极参与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水库始建于1955年,建成于1973年,运行50年来,大坝出现了渗漏、滑坡等安全问题,经2007年大坝安全鉴定,为 “三类坝”,并于2010年年初起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重点对大坝进行了综合防渗处理。工程于2011年10月完工,同年12月通过了验收。实践证明防渗效果显著。

企业应主动承担新时代的社会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和“产业学院”等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目前,国内不少企业例如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主动与一些农业院校开展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已经实现了校企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多个典型案例证明,校企协同育人不仅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林蕙青.努力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3日.

[2]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8-08-08).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808/t20180823_345987.html.

[3]刘林场.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要勇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4]李井葵,张晓东.农业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04).

[5]王秋丽.我校首届“大北农班”成立[EB/OL].(2013-12-05).http://news.nwsuaf.edu.cn/xnxw/40238.htm.

[6]雷爱侠.东莞理工学院 在产业问题中寻找教学科研命题[EB/OL].(2018-04-02).http://www.dgut.edu.cn/dgut/mtgg/201804/cab6be2cf89448f49208f3495dd416b6.shtml.

[7]产业学院[EB/OL].(2018-05-11).http://www.zspt.cn/info/1153/14373.htm.

[8]迎接高校新工科与产业学院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EB/OL].(2017-11-24).http://www.sohu.com/a/206354114_683393.

[9]刘敏.国外大学生实习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10]林蕙青.应出台国家层面大学生实习条例,解决实习实训难[EB/OL].(2018-03-09).http://www.yxtvg.com/toutiao/2018/20180309A0V7TS00.html.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省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新兴县校地结对实践育人基地项目、广东省2017年度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项目和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编号为“JG17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何丽华

标签:;  ;  ;  ;  ;  ;  ;  ;  ;  

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