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质量论文_黎艳兵

浅谈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质量论文_黎艳兵

江西华航检测有限公司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为提供一个准确和公正的数据,在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计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做好计量认证的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质量,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实验室;计量认证;质量检测

1 实验室的计量认证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通过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部门的审核后,可以对相关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计量认证的审批则是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为依据,评审条例则是按照检测和校准试验能力的通用要求所指定的,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目的解释如下:

第一,使实验室能够增强在市场竞争力和可信度,依据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在政府和社会上获取信任。

第二,经过国家认监委的评审,证明其实验室已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且获取国家认证资质,认可计量证书,以及生成每份测试报告时可以使用的国家计量认证标志。

三是实验室将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模式,结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认证工作管理水平,优化系统。

2分析实验室测量和认证工作的要点

若想保证实验室得到试验检测的效果,我们必须做好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工作,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验室,它使实验室能够根据相关标准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实验室的测量和认证对实验室有一定的影响,必须进行实验室测量和认证工作。

2.1 确定实验室的计量认证范围

进一步明确实验室测量和认证的范围,实验室应显示相关 CMA章节测试报告的范围,在此阶段,计量认证范围通常在资格认证计量证书的时间表中确定。为出示检测报告提供一定依据。

实验室中的仪器和设备是测试所需的所有项目。在划分测量和认证范围后,必须匹配测试产品的规格和参数检测方法,以匹配测试设备。在正式检测阶段,各设备适用性都与检测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进行设备配备的时候,必须满足其要求。经过国家强制的检定,或是需要自己进行校准的仪器设备,都应该贴有统一的标签,比如说:合格或是停用。这些标签上,也需要明确的写上仪器设备检测的时间、检测的单位和仪器的编码等等。

2.2 加强管理实验室的检测仪器设备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都是检测所需的物品,设备性能就成为检测工作的一项保障,实验室配备的各仪器设备应该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在对计量认证范围进行划分好之后,我们必须结合其检测产品、参数检测方法的规范,匹配各检测设备,在正式检测阶段,各设备适用性都与检测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进行设备配备的时候,必须满足其要求。经过国家强制的检定,或是需要自己进行校准的仪器设备,都应该贴有统一的标签,比如说:合格或是停用。这些标签上,也需要明确的写上仪器设备检测的时间、检测的单位和仪器的编码等等。

如果说是在实验室的仪表设备,应该建立一份档案,并且派有专人进行管理,做好相关仪表设备的检定和保管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仪器设备所建立的档案内容主要是购买合同或是协议、验收记录、仪器使用说明书、检定记录和维修记录等等,除去档案以外,每台仪表仪器都应该有相关作业指导书。在试验中使用的各检测设备,应该严格按照计量法中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准、检查,没有进行检定的或是检测不合格的设备,是坚决不能使用的。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质量检定的申请,再由检定部门,对其设备进行检定后,出示相关的证书,正确评价其检定的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实验室检测要求,决定其是否可以使用,注意原始记录的检定有效期限。除此之外,加强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使得所有标准物质都有可靠地机构,在一定期限以内。

2.3 确定实验室的计量认证人员和管理

在实验室的计量认证标准中,我们必须详细解释其实验室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实验室的测量和认证管理是所有人员的工作。若想顺利开展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我们必须加强建立管理体系,并且全体人员应该按照规范的要求,检测工作范围则是结合其不同岗位人员进行确定。在确定人员的位置时,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是关键人员,是实验室测量认证的保证。我们必须明确界定我们的责任。我们可以多分配一些技术负责人。

2.4 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

在实验室开展检测的时候,管理体系直接贯穿至整个过程,主要是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的准则而制定的,主要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指导书和记录等。质量手册提供检测业务范围、管理人员、各岗位人员职责、实验室管理机构等,规定相关要求,比如说:设备检测,对各工作人员的要求,检测结果的控制、规范其检测报告等等。而程序文件则是对质量手册有着支持性的文件,介绍怎样才能达到管理体系的各标准、各部门的人员实施相关的检测活动、质量活动程序等,对某项质量活动的目的、范围、活动程序进行明确的规定。作业指导书则是一种检测活动指导性的文件,对某活动都进行明确规范,并且介绍出工作人员在参与各活动的方法,比如说:安全规范、检验标准、样品制备和数据处理等。在检测活动完成之后,我们应该进行相关的记录,记录能够为检测结果提供相关的依据,是个现象、事实、所观察到的事物记载,记载还分为多种方式,比如说:文字形式、图像形式、数据图表形式等等。

管理体系的文件制定必须结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按照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建立,并且随着所依据的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有效的确保管理体系文件地有效性。

2.5 校准证书的确认

校准证书提供的信息类似于验证证书。因此,由验证证书确认的信息基本相同,并且不再详细描述。主要区别如下。由于未给出结论,实验室应确认校准结果并确定如何使用该设备。当要校准的物体是计量标准仪器并且测量结果的可能值接近正态分布时,通过估计有效自由度 veff,应采用适当的置信水平(包括概率) p(通常为 p=95),查找表格以获得临界值 kp的 t值,并找到扩展的不确定性。应在校准证书上给出扩展的不确定性上升和置信水平(包括概率)p和有效自由度veff的值。当使用计量标准仪器进行下一级验证或校准时,它用于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当不估计自由度时,直接取 k值(通常为 k=2),当得到扩展不确定度 u时,扩展的不确定度和包含因子 k的值应同时在校准证书上给出。CNAS-GL27:2009年“声明测试或校准结果和符合规范的指南”:“当规范中规定了上限和下限时,测量不确定度与此规定的比例应该相当小”。根据我的理解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当校准证书的不确定度小于或等于被校准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时,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您可以直接将校准证书上给出的指示误差与仪器手册中的允许误差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合格。(2)当不确定度大于被校准设备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时,必须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将校准证书给出的设备的最大误差与设备允许的最大误差与指示误差的扩展不确定性之间的差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计量设备的确认过程和数据应作为客观证据记录。实验室应准备仪器和设备确认表,并由设备管理员和用户确认。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实验室检测的时候,我们的计量管理所担任的角色也比较重要,若想实现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获取社会和各界的信任,我们必须落实实验室计量认证的工作,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本文首先探讨了实验室计量认证的目的,并且阐述实验室计量认证应该注意的内容,希望对实验室计量认证体系可以不断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云.强化计量认证,提高实验室检测与分析能力[J].人民长江,2012.

[2]《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1

[3]《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

论文作者:黎艳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浅谈实验室计量认证(复审)质量论文_黎艳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