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疗效的影响论文_房帅

浅谈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疗效的影响论文_房帅

齐齐哈尔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 阐明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日常中草药管理中发现的炮制质量问题和处方的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中药炮制对临床合理用药影响很大。结论 应加强中药炮制、依法炮制、遵古炮制,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用药;疗效

中药炮制,历史上又称之为“炮炙”、“修治”、“修事”,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用药需求和药物自身的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的炮制方法与功效关系密切,若药物炮制方法不当或者质量不佳则会严重影响药效发挥。掌握科学合理的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充分发挥具有实际意义。

1 炮制对药物性能的影响

1.1炮制影响药物的四气五味

中药炮制可以影响药物的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因此,炮制需得当才有利于药物发挥其原有的药性。第一,可以通过“反制”来纠正药物过偏的药性,如栀子加姜汁制后,其苦寒的药性得到了缓和。第二,应用“从制”可以增强药物的性味,增强疗效,比如以胆汁制黄连,可增强黄连的苦寒药性,即所谓的“寒者益寒”;另外,以酒制仙茅,可以增加仙茅的温性,温肾壮阳,即所谓“热者益热”。第三,可以通过“炮制”改变药物药性,增加药物的实际用途。比如,天南星本属辛温,一般用于燥湿化痰及祛风止痉,而胆汁苦凉,若二者合制成胆南星,就具备苦凉之性,用于清热化痰,熄风定惊。

1.2炮制影响药物升降浮沉

经过炮制后的药物,其在人体的作用趋向可以发生改变,例如,黄柏原是清下焦湿热的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也能清上焦之热。通常,酒炒可以助性升,姜汁炒能助散,醋炒能助收敛,盐水炒则助下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炮制影响药物归经

通常药物的炮制都是依据归经理论为指导的,尤其是某些辅料炮制药物,例如,药物归经原理通常是,辛入肺经,甘入脾经,酸入肝经,苦入心经,咸入肾经,所以加醋炮制可入肝经,加蜜炮制归脾经,加盐炮制入肾经等等。

1.4炮制影响药物毒性

有些药物具有毒性的较强,因此,需通过炮制去毒或降低毒性。常用的炮制去毒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以及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传统认为的“人参去芦免吐,山茱萸去核免滑”,以及现代蕲蛇药用需去头去尾,讲的便是药物的净制。

2 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造成的影响

2.1 处方不分饮片生制的作用

临床中,许多医生开具的药物未能明确区分中药饮片的生制情况,出现以制品代替生品使用,生品当做制品的现象。制品与生品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表现在作用靶位、作用强弱、作用路径、作用机理有所差异,而且其用途明显不同。若不能正确区分生品、制品对应的药理作用,则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例如,生的莱菔子具有涌吐风痰的作用,清炒后则能够消食除胀与下气化痰;生用黄芪固表止汗的效果明显,蜜炙后则可以达到润燥与补中益气的目的。

2.2 用药不辨中药归经意义

中药炮制能够导致中药归经发生变化,相应的会引起药物作用趋向、路径与靶位出现变化,影响中药治病部位与药理作用。盐炙能够入肾经,醋炙可以入肝经,若不能明确归经理论。或者不能区分制品与生品的正确使用,则往往临床疗效不佳。例如,生柴胡具有明显的升散作用,适用于需要解表退热疾病的治疗中,而醋柴胡则具有相对缓和的升散性质,疏肝止痛效果显著,常用于月经不调、腹痛与肝郁气滞的治疗中。生用小茴香能够开胃进食,一般用于治疗饮食少进或者呕吐,具有理气调中的功效。温茴香主要治疗疝气疼痛,温肾暖肝效果良好。

2.3 服用不清中药四气作用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升降沉浮与寒热温凉,因临床中不能正确区分制品生品,处方中不能明确寒热温凉,而且不辨升降沉浮。治疗时应当使用性质温热的制品,却反用性质寒凉的生品。由于不能严格遵循正确的药性理论,致使治疗效果同治疗目标之间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影响中药药效的同时损害患者身体健康。例如,若患者需要清热凉血与滋阴补肾,应当使用生地黄,而若需要滋阴养血,则应使用熟地黄,二者功效区别明显,临床中应当注意区分。

3中药炮制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3.1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中药材由于其特殊性,有些药材会带有较强的毒性,但这些药材又因为这些毒性作用而发挥出特殊的疗效来,因此必须想办法将毒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既保证药效的发挥,又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的伤害。而炮制就是通过对中药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单方药材的毒性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中药的疗效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的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中药多是通过方剂来应用的,而炮制不仅能够降低单味中药的毒性,而且能够降低中药方剂的副作用,减少服用中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3.2提高临床药效 临床中使用的中药在单独使用时其疗效往往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如果加入一定的辅料进行使用,则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中药炮制不仅是对药材进行处理,而且会根据疗效目标加入一定的辅料共同进行处理,这样能够使中药方剂在辅料的作用下引出更好的疗效来。如炮制方法中的蜜炙方法就是在中药方剂中加入蜂蜜共同进行拌炒,使蜂蜜的药性能够渗入到方剂之中,增强药效。如蜜炙琵琶、款冬花等能够增强方剂本身润肺止咳的药效,蜜炙黄芪、党参等能够增强方剂补脾益肾的药效,蜜炙升麻、桂枝等能够缓和药剂本身过强的药性等。

3.3增强归经作用 中医上强调人体经络、脏腑的协调统一性,而所谓归经就是指中药对人体的选择性作用,中药在发挥治疗作用时主要是针对患者机体的某几个部位产生作用。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药效可能会对人体多个经络和脏腑起作用,归经作用被分散,而为了使中药能够集中在患者病变部位,就需要通过炮制来增强归经作用,对中药的作用部位和升降沉浮进行修正,突出中药对主要脏腑和经络的作用。

总之,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影响很大,为了保证中药功效,应加强中药炮制,更应进一步研究中药炮制理论,严格按炮制规范,提高中药炮制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玉凤.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2(04):49.

[2] 卢泓.中药炮制对临床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22-23.

[3] 高飞,傅超美,胡慧玲,王战国,毛茜,傅舒.关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5):352-355.

[4] 苏旭春,程国华,梁傍顺,邬晓东,闫冰川,孔嘉欣,刘晓燕.炮制后六君子汤有效成分变化与缓解化疗消化道反应的关系[J].中药材,2010,11(5):694-695.

论文作者:房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浅谈中药炮制对临床用药疗效的影响论文_房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