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排水管网开挖后的局部道路维修论文_邹德荣

浅析排水管网开挖后的局部道路维修论文_邹德荣

邹德荣

(温州市排水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由于排水管网开挖后回填等各种原因造成的管道沟槽路面的沉降、破损这一问题,结合实际施工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给出解决的对策,并对每项解决对策的施工注意事项及适用范围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路面开挖;路面沉降;道路修复

一、前言

城市排水管网贯穿一座城市的主城区地下,构成一个完整的地下排水网络,为保障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水的及时排出,以及汛期排涝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拥有一个功能完善、分布广泛的地下排水管网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并且由于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的限制,以及道路沉降对排水管网的破坏,需要实时对其更换、维修,保障其排水效果。或以连接旧有管网的方式扩大地下排水管网。这就需要对城市路面进行破除开挖施工,待管道施工完毕后进行路面回填修复。但由于铺设管道会进行土方开挖作业,这就势必会造成路面回填后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使修复后管槽及周围的路面会产生沉降、破损现象,因此优化路面修复技术,严格规范修复程序,避免路面出现沉降、破损现象,保障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是路面修复的首要要求,本文就此项施工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对相关市政道路的掘路修复和沟槽回填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二、路面沉降、破损原因分析及措施:

2.1避免回填空隙

市区的地下管道现多为钢管或靼料管,由于埋设时对管底地基处理要求不高,因此往往在管道埋设过程中管底留下较大的空隙,给回填带来困难。留下空隙较大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管道端头位置回填料难以充满空隙。处理时应先派人工在空隙处用回填料捣实,避免修复后随着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充实空隙。

(2)管道交叉处对于回填料难以填充的空隙,施工中应当指定人工向空隙位置捣实回填料。

(3)管道接头处应向两侧路面扩宽一定宽度。

2.2 提高沟槽路基强度

通常情况下,直接采用原路基土回填时,由于垂直开挖沟槽宽度一般较为狭窄,分层回填压实难以机械化施工;再者温州地区土质多为黏土,机械挖出时多数是含水量高的块状体,直接回填沟槽必然留下空隙,许多沟槽修复后的沟槽路基强度小于开挖前的状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填料匮乏,黄砂和石料从内地运送,成本较高。若整个沟槽均采用黄砂回填,则成本较高,且黄砂的整体稳定性较差,一旦遇到流水后易发生冲刷和流砂现象而导致沟槽沉降。为此,结合材料施工简便(主要考虑夯实)、造价经济和整体稳定性等,可采用钛石膏—粉煤灰等材料回填沟槽。

2.3 两侧开挖成台阶式修复结构

为提高开挖与非开挖区域的共同作用,将沟槽两侧的非开挖区域老路上开挖成台阶式修复结构。开挖台阶对沟槽有以下优点:有利于向非开挖区域传递荷载,当修复区域受行车荷载作用时,部分轮载可以通过台阶传递给两侧的老路。从而减小沟槽路基的附加应力,防止结合部位刚度差异较大而产生剪切破坏,起到过渡段作用,便于施工机械操作。提高回填土路基和基层压实度(小型夯实机械难以调头来回夯实,夯实次数和质量难以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实施中采用沟槽两侧扩宽台阶的处治方法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开挖位置处于慢车道,开挖台阶所占据道路空间不影响交通:开挖宽度越狭窄,越需要扩宽台阶,可根据实际开挖宽度来调整扩宽宽度,但总的原则是扩宽后的沟槽宽度不小于小型二轮压路机最小操作宽度。

2.4 路面结构加筋

为了减小行车荷载和路面结构在回填土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可以对沟槽应用加筋技术。适用于大型排污或排水管道,需要将半幅路或整幅路的基层和面层重新修建。目前应用较多的加筋材料为土工网(塑料)和土工格栅(塑料或玻纤),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回填土的填料及其压实度。

2.5 加强开挖与非开挖区域接触面处治

通常由于开挖与非开挖区域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沿开挖与非开挖区域的接触面产生剪切破坏。所以,一方面控制(减小)修复区域变形量及两个区域之间的不协调变形,另一方面采取处治措施来保证开挖与非开挖区域接触面的良好结合。

(1)沟槽路基接触面处可沿着接触界面向两侧贯入水泥净浆,形成水泥处治土,提高界面摩阻力。

(2)结构层接触面处通常采用粗粒式沥青碎石或粗粒式沥青混合料作基层和沥青混合料作面层,采用乳化沥青处治;在采用半刚性基层(三渣、水泥稳定等)时,采用水泥净浆处治接触面。

2.6加强监督,避免路面结构层偷工减料

施工过程中,由于为了加快工期,减少维修成本,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往往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在管网敷设后的路面修复结构层做文章,没有按照施工图中的路面结构进行修复,比如减少基层、垫层以及砼路面厚度,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标号。

(2)因单个项目工程量不大,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实,通常会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因加水量不准、计量错误、搅拌不均、搅拌时间短等问题,造成的混凝土离析;水泥配比不合格,造成混凝土表面强度的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流程不规范,出现漏振现象,造成密实度不够;压光收抹的控制时间不足等。

(3)因切割不平整或开挖时不慎将接缝处的原路面破坏,导致新旧路面接缝处最先开始破损。

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必要时市政监督部门要派专员对各项市政道路维修工程施工中的各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将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工作进行拆分,把施工质量的管理责任追究到个人。

三、结论

道路的交通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路面的养护尤为重要,所以,在维修养护中必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施工单位到建设监理单位要层层重视、层层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从而确保道路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和发挥。新型的路面修复技术在满足了一定的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了所有的可利用的路面材料,不仅节约了资源,节省了造价;同时其主要工作由机械化完成,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的可靠度,加快了工程进度,是市政道路路面修复工程中值得推广的新技术。本文针对路面回填施工沉降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修复方法,确保修复后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市政道路路面修复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单戈.埋设管道造成沥青路面网裂、下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3,23(4):445-448.

[2]刘邵元,赵磊,李学民.旧城市政管道改造中的沟槽快速回填[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16(3):批36.

[3]钱金石.污水管沟槽的砂回填新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0):50-51.

[4]盖玉杰,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及沉陷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5]虎威沥,青路面破坏分类与成因浅析,陇南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

[6]李冰.焦生杰.振动压:路机与振动压实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48—60.

[7]刘吉士.阎洪洞.公路路基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27—132.

[8] 叶观宝,叶书麟.地基加固新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0—75.

[9]郑仲琛,丁建.冲击式压路机及其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00(4):53—54.

[10]赖永.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分析

论文作者:邹德荣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浅析排水管网开挖后的局部道路维修论文_邹德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