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论文_王康

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论文_王康

江苏弘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高邮 225654

摘要:本文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基本特点,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实际出发,以不同角度分析其优越性,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最终得出我国在现有发展阶段应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将迎接的挑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1 装配式建筑定义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建筑。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单体建筑需满足下列条件,才能被评定为装配式建筑:

1.1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混凝土材料时,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应低于50%;

1.2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承重构件主要采用金属材料、木材及非水泥基复合材料时,竖向构件应全部采用预制部品部件;

1.3 楼(屋)盖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应低于70%;

1.4 外围护墙采用非砌筑类型墙体的应用比例不应低于80%;

1.5 内隔墙采用非砌筑类型墙体的应用比例不应低于50%;

1.6 采用全装修。装配式建筑评价结果应划分为A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几列规定:1)装配率达到60%~75%时,评价为A级装配式建筑;2)装配率达到76%~90%时,评价为AA级装配式建筑3)装配率达到91%及以上时,评价为AAA级装配式建筑。

以上定义仅为《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目前建设部仍在根据各地装配式建造情况不断完善装配式定义标准。

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

目前在建筑施工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影响到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开展,房屋空间过于固定,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展开系统的设计,而预制装配式建筑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更为灵活的进行建筑施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空间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选择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借助混凝土构件,在工厂中完成构件制作,生产建筑主体结构中的混凝土结构,将预制装配完成的构件通过专业运输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留有预留孔完成后续的灌注过程,最后与构件连接,形成了最后的构建主体,满足建筑结构强度需求。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的质量,可以实现商业化生产,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预制装配式建筑一般会选择新型材料,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样能满足建筑的正常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需求,提高建筑物的质量,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减少不再生能源的利用,利用一些绿色环保材料,通过一些装饰手段,保证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和传统的建筑类型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不高,施工步骤更为简便,不需要全部在现场施工,可以预制部分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施工,这样就有效的缩短的施工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后续施工,各个构件施工和剩余现场施工可以同时完成。

3 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

3.1工艺设计方面

工艺设计结合原图纸设计的同时,要同步考虑工厂生产、现场施工组织、后期工具设计配合(如架体预留洞或预埋件、吊钩和外挂架等),进行图纸分解、拆分细化。尽可能拆分成规格少以方便现场施工。工艺设计,需要统筹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等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每块预制构件的尺寸、洞口预留、水电预埋、各种连接件、保温板、配筋图、需要准备的材料品种、规格、型号一览表、各种视面图等均要有所反应,要使工厂拿到图纸时就明白如何生产,每个板每个位置都表达的非常清晰。反过来工艺设计也是装配式建筑由设计转向生产,由图纸变为实物的关键核心,工艺设计能力也是整个装配式产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目前没有关于工艺设计的规范性文件,工厂工艺和布局存在较大差异,在场地选择和布置之前,需明确预制工艺的各项细节问题。

3.2材料质量

3.2.1 装配式建筑参与单位需要加大关键产品、材料的科研力度,对产品、材料等实施与国际水平相当的质量标准。

3.2.2 优化装配式建筑材料标准机制,切实做到产品性能、材料等方面均有可遵循的标准,且关键材料的质量指标应当与国际水平相一致。

3.2.3 对装配式建筑的材料质量标准与要求进行大范围的介绍与推广,尤其引导建设监管部门、采购单位了解材料质量性能、技术标准。

3.2.4 针对装配式建筑涉及到的重要产品与关键材料制定备案制度。

3.2.5 以我国建筑行业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材料质量认证认可制度。

3.3安装尺寸偏差问题控制

墙板拼接缝隙大于规范许可缝隙就是安装尺寸偏差。在装配式墙板衔接中,因为接缝之间存在上下不能有效衔接,甚至出现错误标高等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属于技能不足,对此,我们可以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在工程施工操作过程中的监督和检验,从而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规范其操作行为,降低人工操作过程中的失误,保证装配式施工建筑的质量。其次,完善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体系。目前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现象,使得装配式施工管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之间不能有效开展。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需要重新建立管理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为装配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制定符合现代化装配式管理的体系。其次,针对管理部门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将责任下发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建立良好的责任制度,完善用人制度,制定监督控制制度。

3.4工厂生产方面

3.4.1 工厂参照构件详图,进行模具设计并开模。按照工艺设计图纸和工具设计图纸准备好材料和工具,根据工期要求、工厂堆场要求、现场堆场要求统筹好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含启用几条生产线、流水计划和人员安排等。

3.4.2 工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有质量可追溯机制。工艺图纸对生产工人进行交底。生产过程中提前通知监理公司参加隐蔽验收。考虑到预制构件尺寸、预埋预留精准度,模具使用超过规定数量频次需要更换。

3.4.3 工厂生产对工艺设计提出的许多细部节点要重点关注和控制。

3.5施工质量

3.5.1 对施工质量标准进行完善与细化处理。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性能要求、构件类型、技术体系等进行全面的编制。

3.5.2 对施工技术进行管控与研发。对装配式建筑所包含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与应用,并基于此制定与参与单位现状相吻合的工法手册。从施工质量管理、技术等方面出发,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程序进行更强的监管。

3.5.3 对施工质量监管方法与流程进行优化处理。装配式建筑所包含的重点内容与关键技术,需要由专业的人员制定完善的技术监管机制与流程,并引导主管部门完善可以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技术手册与监管文件。之后,对装配式建筑参与人员进行施工质量培训。

3.5.4 加大施工工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各工种的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人员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技术管理要求与管理流程。为此,参与单位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以便确保所有的参与人员均能够切实掌握施工技术操作流程与工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目前属于有待开发的技术,但是需要许多专业领域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目前受制于技术水平,并不能实现很好的开发。但是,这项技术的优势也很明显,继续研究,努力实现建筑施工领域的创新,打造绿色建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关晶.浅谈装配式建筑发展与特点[J].装饰装修天地,2017,(3):71.

[2]孙逊.装配式建筑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7,(2):81.

论文作者:王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浅谈装配式建筑技术管理要点论文_王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