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信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_幼儿园论文

智能通信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_幼儿园论文

智慧沟通让家园关系更和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慧论文,和谐论文,关系论文,家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果妈的苦恼:

果妈最近有些烦恼,儿子果果上幼儿园才半年多,嘴里的“老师说……”就多了起来,而且这些“老师说”还常常与“妈妈说”截然相反。例如:吃饭时,果果把洒在桌子上的饭粒捡起来吃了下去。“果果,你怎么给吃了,这样多不卫生?”“老师说不能浪费,要捡起来,在幼儿园就这样。”妈妈给果果削了个苹果,苹果太大果果没吃完,就把剩下的递给妈妈,说是要分享。“吃剩下了才和妈妈分享?妈妈是怎么教你的?”“老师说,饭菜如果没吃完就让爸爸妈妈吃,要分享,不能浪费。”

果果妈觉得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偏差,为此苦恼不已。

其实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都会碰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怎样处理家园之间的矛盾、分歧,真正做到家园“共”育而不是“各”育,不仅要有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智慧。

看看我们身边这些家长的做法吧!

让老师了解你的想法

以我的经验,要做好家园共育,沟通是最重要的。老师每天要面对的孩子很多,难免会有照顾不到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你认为老师的做法有什么不妥,指责、埋怨或回避,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双方坦诚地进行沟通,让老师了解你的想法,寻找出双方都认为满意的答案。

不久前,我家悦悦的幼儿园组织文艺汇演,演出前一天老师才通知她,她和另外3个小朋友被淘汰了。此前孩子一直在兴高采烈地练习着,结果,老师一句话让她整个人都焉了。演出那天,她死活不肯去幼儿园。看着她灰心丧气的模样儿,我心疼极了。我去找她们老师讲了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选拔和竞争,最好能避免只淘汰个别人情况,选中少数淘汰多数与大部分入选只淘汰个别人,对被淘汰的孩子的打击是不一样的。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这个群体中表现最差,或者是老师最不喜欢的小朋友。”老师听了我的分析,也说明了她当时的想法,因为那时太忙乱,没想那么多,只考虑到舞台不够大,容纳不了这么多孩子,就把最后一排给撤了。“事已至此,怎么弥补呢?”我和老师商议了半天,一致认为该给这4个淘汰的孩子组织一场“复活演出”,让她们给来开家长会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单独表演一场,为此,老师和正式参演的小朋友,都纷纷为她们的重新排练出主意、想办法,开心的笑脸终于又回到孩子的脸上。很多时候,老师并不是针对你的孩子怎么样,直接和老师说出你的想法,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悦妈)

参与活动,让配合更默契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会有分歧很正常,双方要互相理解、协作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我家孩子入园已经快两年了,他入园没多久,我就多了一项工作——给他们班做“义工”。比如,帮助搜集准备一些活动课需要的材料、道具;给幼儿园的宣传栏写写家长心得;有时候班里搞活动,去给孩子讲讲课或帮忙组织一下……虽然看起来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时间长了,就会见到不一样的效果。

对老师来说,家长的积极参与,表明了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心,对幼儿园的关注,对老师的支持,家长的这种积极态度必然也会反过来影响老师的态度,让双方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对孩子来说,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关系很好,常常参与班集体的事情,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露面,就会感到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对家长而言,参与活动就增加了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教育孩子时也能与老师配合更默契。平时孩子在园里遇到的问题,或是对老师哪些做法、理念不太认同,在这些特殊的见面机会中,都能很自然的聊起来,还不会引起老师的抵触。以前我总觉得以自己的学历和经历,教育孩子是小菜一碟,对孩子老师的一些教育方法也不太认可。和老师接触多了我发现,初为父母的人即使受过很高的教育,在指导孩子方面也确实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而幼儿教师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孩子有着更具体、细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具有的。因此,还是要多和老师沟通,尊重她们的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互相理解、默契合作。(君鸿)

不要在孩子面前激化矛盾

孩子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或老师之间有些磕绊很难免,有时候家长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就会失去客观的立场,把责任都推给老师或其他小朋友,甚至在幼儿园或家里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其实这样做除了激化矛盾以外没有任何好处。即便老师有错,也应该私下解决,帮助老师树立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而且家长也可以借助老师的威信做好家庭教育。

有一段时间,儿子昱昱回来总说他们班李老师不好,情绪很低落,甚至吵着不去幼儿园了。我仔细问了老师批评他的原因,有时候是因为他调皮、不守纪律,也有时候的确是被冤枉的,这让孩子有点难以接受,还问我“妈妈,你说李老师是不是大坏蛋?”对于孩子被冤枉,我心里也是不高兴的,但却没有跟着孩子一起说老师的坏话,反而让他想想是不是因为平时总调皮,才会让老师误会他。而私下里,我又找到李老师,很诚恳地对孩子调皮给她惹麻烦表示抱歉,并说了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变化,婉转提到有几次是被冤枉的,跟老师商量,他有错应该批评,如果有机会能不能表扬他一下,这样可能会效果更好。听了我的话,李老师也痛快地承认,有时候没有仔细核实就批评孩子,是她的疏忽,她会处理好孩子的情绪问题。后来几天,李老师果然找机会在班里表扬了昱昱,孩子的情绪明显好转,再没说不去幼儿园。我再问他李老师是坏蛋吗?以后要不要听老师的话?孩子笑了。(叮当)

标签:;  ;  ;  

智能通信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